-
公开(公告)号:CN11594579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258699.2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安焦视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3K26/364 , B23K26/0622 , B23K26/60 , B08B3/12 , B08B3/08 , B29D11/00 , G02C7/02 , G02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微通道及透镜阵列型防近视眼镜,其制作方法包括基材清洗、微透镜阵列成型、微通道成型、湿法刻蚀工艺及超声浴洗步骤。本方法采用飞秒激光技术在基材表面制备微米级且任意形貌的微透镜阵列,并在基材下表面与微透镜阵列竖向对应加工出同轴度高的微通道结构,可满足不同患者近视需求的防近视眼镜。其由微透镜阵列构成的离焦区域,然后将微透镜和微通道耦合在一起的,光线通过不同的屈光区域,在经过微通道之后,更有利于将图像聚焦在眼睛的视网膜上,使得入射到眼镜镜片的光线在比预定位置更靠近物体的位置处聚焦,其中微通道会消除杂散光的影响,从而抑制近视的发展,实现满足不同患者对眼镜的不同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52172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16152.6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09J7/25 , C09J7/24 , C09J7/22 , C08J7/12 , C08J7/04 , C08L83/04 , C08L27/06 , C08L21/00 , C08L27/18 , C08L2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式非金属超滑减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现有减阻材料存在的额外增加化学试剂或设备、难以长时间使用及减阻性能易破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一体式非金属超滑减阻材料,包括非金属基底和设置在非金属基底上的高分子材料层;非金属基底为弹性聚合物,高分子材料层为固化的高分子材料,其分子间隙内储存有润滑液;非金属基底和高分子材料层的接触面为微纳粗糙结构,高分子材料层上表面设置有沟槽结构,润滑液渗出在高分子材料层上表面及沟槽结构表面形成一体的自润滑层。
-
公开(公告)号:CN115219076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794191.8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L1/14 , G01L9/12 , A61B5/11 , B23K26/0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性能电子皮肤触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高性能电子皮肤触觉传感器,包括封装层、液态金属电极以及介电层,封装层具有双面微金字塔结构的超疏水表面,内部为空腔,在超疏水表面对应的空腔内壁上印刷有液态金属电极;介电层具有双面微金字塔结构的超疏液态金属表面,介电层被封装在封装层的空腔内,且介电层上下表面均与液态金属电极相接触;该传感器具有超高的灵敏度、快速响应时间和极高的耐久性,解决了现有柔性压力传感器中存在的灵敏度低、响应时间慢以及耐久性不高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该传感器的制备方法,通过制备介电层‑制备封装层‑印刷液态金属电极‑封装等步骤制备得到高性能电子皮肤触觉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520207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37153.6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安焦视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2C7/04 , B23K26/362 , B23K26/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渐变式复眼结构的防近视眼镜镜片,包括光学镜片,所述光学镜片包括两交替设置的光学区域,两所述光学区域包括中央有效光区和周边离焦区,所述中央有效光区位于所述光学镜片的中部,所述周边离焦区由多个微透镜围绕所述中央有效光区渐变排列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渐变式复眼结构的防近视眼镜镜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基材清洗、基材固定和烧蚀准备、飞秒激光烧蚀三大步骤。本发明上的微透镜的焦距以逐渐增加或者减小的趋势连续变化,可以造成逐渐离焦的效果,实现屈光度的连续变化,从内至外逐步调整眼睛锥角,以减少眼轴伸长,从而有效缓解近视的进一步发展,尤其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具有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11474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627163.7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1H17/00 , G01M13/00 , G06F111/10 , G06F119/10
Abstract: 公开了基于脉冲序列生成的非接触式测量的校核方法与系统,方法中,转子叶片进行简谐振动并获得模态信息、振幅及节径;以转子叶片不振动作为理想到达时间基准,获取转子叶片实际到达时间;拟合实际叶端定时传感器产生的波形,基于脉冲持续时间和阈值确定实际模拟波形,在转子叶片实际到达时间上重构模拟波形;基于模拟波形获得脉冲波形;信号发生器将脉冲波形的数字脉冲信号转换成电压脉冲信号,导入到叶端定时硬件系统得到实际到达时间序列,实际到达时间序列与转子叶片实际到达时间对比,完成对叶端定时硬件系统的校核;基于实际到达时间序列获取转子叶片模态、节径和振幅,与转子叶片实际模态、节径和振幅对比,完成叶端定时软件系统的校核。
-
公开(公告)号:CN11277054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1613131.9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集成度液体金属柔性电路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柔性电路制备方法存在特征线宽过大、集成度低、制备流程复杂、成本高以及无法制备多层液体金属电路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步骤一、清洗柔性基底;步骤二、飞秒激光直写电路图案;步骤三、分别清洗带有电路图案的柔性基底和另一片未加工的柔性基底;步骤四、氧等离子体键合;步骤五、液体金属灌注;该方法流程简单快速、成本较低,使得液体金属电路不再局限于单层电路,而且能够很容易实现多层液体金属柔性电路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100194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266377.0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23K26/362 , B23K26/0622 , B23K26/082 , B23K26/04 , B23K26/70 , B08B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路印刷方法,具体涉及基于超疏液体金属表面的柔性电路印刷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抗液体金属表面”理化稳定性差,容易脱落,加工工艺缺乏普适性,只能在特定材料表面制成,且图案化过程复杂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调控飞秒激光单脉冲能量、光学聚焦镜头、三维平移台的平移速度等参数,在材料表面的特定扫描区域实现超疏液体金属性,而未扫描区域保留亲液体金属性,当液体金属铺展在整个材料表面上时,便会自发地形成图案化,实现柔性电路印刷。
-
公开(公告)号:CN105653820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610052523.X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克服万向节转角限制的Delta机器人结构参数设计方法,属于Delta机器人结构参数设计领域。万向节的转角范围通常是一个90°的锥角空间,相较于球铰链的转角范围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能让采用万向节的Delta机器人具有较好的工作空间,需要通过计算来优化其结构。本发明能够克服万向节对Delta机器人工作空间的影响,使其能够拥有更大的工作空间。本发明的计算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明确Delta机器人的已知参数及待设计参数;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系内确定主动臂和从动臂的四种特殊运动位姿;根据期望工作空间设计能够给克服万向节转角限制的Delta机器人结构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906177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47699.1
申请日:2018-09-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2B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器件微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下抗油污微透镜阵列及其制备方法。结合飞秒激光湿法刻蚀工艺、模板复制法、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和等离子辐照的制备方法。通过在微透镜阵列间,使用飞秒激光构造粗糙结构,制备出具有超疏水性能的微透镜阵列,然后通过氧等离子体改性处理,使其形成水下抗油微透镜阵列。解决了微透镜阵列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不能抵抗污染的问题,制备的微透镜阵列可以不仅具有优异的光学成像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水下超疏油特性,可被广泛应用于水下光学探测、生物监测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498315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510979755.5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实现油水分离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上下均设置有开口的过滤容器、将过滤容器上下隔开的支撑滤网、铺设在支撑滤网上的一层细沙、设置在过滤容器下开口下方的接水容器;支撑滤网的孔径小于细沙的粒径;细沙为被水润湿的细沙。首先将细沙铺设在上下均开口的过滤容器内的滤网上方;再用适量的水将细沙全部润湿;再将油水混合物从重力式分离装置的上方缓慢倒在过滤容器的细沙上;再用接水容器收集过滤容器下部开口处流出的水;留在细沙上方的液体即为从油水混合物中分离出的油。本发明步骤过程简单,细沙价格低廉且可以大规模使用,油水分离的效率很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