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复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1376187U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921593222.3

    申请日:2019-09-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复合结构,包括声障板主体,所述声障板主体包括空腔钢板、阻尼层和吸声层,所述空腔钢板为主体支撑结构,所述吸声层和阻尼层均通过粘胶粘贴在所述空腔钢板的两侧,所述空腔钢板由空腔钢板单元通过法兰搭接构成,且空腔钢板单元由立面、法兰面和底板焊接成型,所述空腔钢板单元内设有空腔,所述阻尼层为聚氨酯水声阻尼材料,所述吸声层为尖劈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空腔钢板作为隔声结构,利用阻抗失配效应,反射来自船尾的螺旋桨噪声、机械噪声及船体振动辐射声,达到反射隔声作用,降低这类噪声对水下探测设备的影响,从而提升设备探测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

    公开(公告)号:CN211376188U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921593671.8

    申请日:2019-09-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水下探测设备的声障板组合,包括水下探测设备、隔声障板和吸声障板,所述隔声障板在所述水下探测设备的后方横向布置,所述吸声障板纵向布置,且吸声障板位于所述隔声障板与所述水下探测设备之间;本实用新型的隔声障板在设计上集成了阻尼、隔声、吸声等功能与结构,其隔声量可达15dB,吸声系数可达0.9以上,吸声障板两侧采用吸声尖劈作为第二吸声层,将隔声结构居中并起支撑作用,吸声障板吸声系数可达0.9以上,对声信号的插入损失为8dB,在水下探测设备后方组合使用隔声障板和吸声障板,在保障水下探测设备150°视角的情况下,降噪量将可达3~8dB,提高水下探测设备信噪比、增益。(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船舶相对位置判别装置及具有其的船体

    公开(公告)号:CN215098155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22335326.3

    申请日:2020-10-20

    Inventor: 顾璇 林壮 贺征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相对位置判别装置及具有其的船体,所述外箱体1外部顶端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7,外箱体1前侧下端安装有LED显示屏4,外箱体1前侧上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5和湿度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5和湿度传感器6与LED显示屏4连接,外箱体内部安装有蓄电池8、微处理器9和存储模块11,GPS模块10和存储模块11分别与微处理器9连接,微处理器9分别与LED显示屏4和蓄电池8连接,蓄电池8与太阳能电池板7连接。本实用新型定位更精准,还能显示船舶的长度和宽度,温湿度传感器,能够实时测量温湿度,及时应对天气变化。

    一种船舶减振装置
    4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271921U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22446303.X

    申请日:2020-10-29

    Inventor: 顾璇 林壮 贺征

    Abstract: 一种船舶减振装置,所述防撞板外侧设置橡胶阻尼凸块,防撞板内侧设置有橡胶防撞块;所述减振缓冲装置设置在防撞板内侧,减振缓冲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盘、第一横杆、第一基座和第一缓冲装置、第二固定盘和压杆,第一固定盘固定在防撞板内侧,橡胶横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连接,第二固定盘与压杆连接,橡胶横杆贯穿连接第一缓冲装置与第一基座,第一基座固定在第一缓冲装置上,压杆与安装面板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船舶停靠码头难度大,使船舶受损。

    一种船舶碰撞保护装置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705732U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22739541.X

    申请日:2020-11-24

    Inventor: 林壮 顾璇 贺征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碰撞保护装置,包括固定基座、缓冲减震模块和导向装置,所述固定基座前端安装在码头上;缓冲减震模块包括第一支撑板、缓冲弹簧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固定基座后端连接,第二支撑板与导向装置连接,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连接;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固定板、顶杆和转轴,固定板的前端与第二支撑板连接,固定板的后端与顶杆连接,顶杆分别固定在固定板后端的上下两端,转轴两端分别与顶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缓冲减震模块和导向装置保证当接触层与船舷贴合后,缓冲减震模块不受船舶横向力作用,导向装置与船舷滚动摩擦可减小接触层与船舷阻力,保证接触层与船舷不会相互磨损而损坏。

    一种气幕艏封结构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846280U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20550722.4

    申请日:2015-07-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70/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幕艏封结构,具体的是一种提高局部气垫双体船越峰性能的气幕艏封结构,该结构是在连接桥湿甲板艏部位置开一排细密充气小孔或一条细长型气缝,通过高压风机向该密集小孔或气缝充气,以形成一层类似于气幕的密封膜,该气膜既能够密封气垫舱内的气体又消除了由于艏封装置触水而带来的推水阻力,本实用新型从总体上降低了阻力峰值,达到提高该种船舶越峰性能的目的。

    一种具有独立逃生舱室模块的快艇

    公开(公告)号:CN204750480U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20393693.5

    申请日:2015-06-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独立逃生舱室模块的快艇,本实用新型通过可独立逃生的舱室模块及其他辅助设备实现安全逃生功能,可逃生的独立舱室模块采用仿胶囊式设计,是一个可独立于主船体的、可封闭的舱室,且直接坐在底部减振装置上,减振装置一般可采用气囊或弹簧,在独立舱室模块外壁两侧,通过钢丝绳穿过固定于独立舱室模块舱壁外的爆炸螺栓及艇体内壁上的金属猫爪,将独立舱室模块与艇体连接,顶部舱盖与独立舱室模块作为一个整体,可形成密闭空间,当快艇遭遇恶劣海况受损严重有淹没危险时,通过遥控爆炸螺栓,断开艇体与独立舱室模块之间的连接,切断独立舱室模块电力供应,使得独立舱室模块与艇体脱离,确保独立舱室模块内的人员安全逃生。

    一种船舶摇动减缓装置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620170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2725584.2

    申请日:2020-11-23

    Inventor: 林壮 顾璇 贺征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摇动减缓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底端设置有铅块沉重层,船体上设置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包括固定块、活动转轴、第一连接杆、转动翼板、伸缩杆和液压缸,固定块固定在船体上,固定块安装有活动转轴,活动转轴将第一连接杆底端与固定块活动连接,第一连接杆顶端与转动翼板底端连接,转动翼板与伸缩杆顶端连接,伸缩杆底端与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液压缸固定在船体上;所述船体设置有冲撞测力器,船体还设置有船鳍装置,船鳍装置包括船鳍、鳍叶和第二连接杆,船鳍上设置有鳍叶,船鳍与第二连接杆连接,第二连接杆贯通船体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减缓了船体的摇动,提高了船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种可调节式船舶防撞设施

    公开(公告)号:CN206273676U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621263838.0

    申请日:2016-11-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可调节式船舶防撞设施,包括橡胶防撞本体、分别与橡胶防撞本体上下两端的硫化法兰连接的上端结构体和下端结构体,所述橡胶防撞本体是柱状中空的层状结构且由内至外依次是内层胶、帘布骨架层和外层胶,上端结构体外部设置有用于吊装和系泊的吊耳,上端结构体内设置有与橡胶防撞本体相通的注水口和注气口、排气阀和安全阀,下端结构体内设置有手动排水阀或自动排水阀,排气阀和安全阀以及自动排水阀分别通过线路与母船上的控制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撞设备本体自身液位的调整,能够满足不同船舶、不同水下结构防护深度的使用要求。

    输油管道静电接地状态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863155U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20859856.3

    申请日:2017-07-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油管道静电接地状态的监测装置,属于接地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主接地检测模块、一个或多个副接地检测模块、防爆隔离模块、中控模块和接地点,接地信号通过防爆隔离模块输入主接地检测模块和副接地检测模块。主接地检测模块用于采集处理被测设备的电阻信息和副接地检测模块内的电阻信息,并把信息传递给中控模块;副接地检测模块用于采集处理被测设备的电阻信息,并把信息传递给主接地检测模块;防爆隔离模块用于限制电源和采集信号线的能量输出;中控模块用于管理和处理主接地检测模块传递的信息。本装置通过实时采集被测设备的接地电阻值,并与设定的基准电阻值进行比较,实现设备接地状态的监测和报警指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