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锌指蛋白基因SCTF-1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181454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110103285.8

    申请日:2011-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锌指蛋白基因SCTF-1,是大豆中新发现的与低温相关的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经实验表明,SCTF-1编码的蛋白能够定位到细胞核中,该基因过量表达后能够明显提高转基因植物的抗冷性,具有提高植物综合耐逆性的功能,本发明的基因来源于大豆,具有适合于大豆等双子叶植物的优化密码子,其基因工程受体主要适合于双子叶植物的大豆、烟草、棉花等,此外也适合于水稻、小麦、玉米等单子叶植物。

    一种基因组重排木霉菌及其制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260371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810050619.8

    申请日:2008-0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因组重排木霉菌及其制备及其应用。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 No.2360。该菌株可用于固体发酵生产纤维素酶,对其固态发酵过程为:接种量为5%~15%浓度,水料比为1.0~3.0,发酵培养基中包括1.5%~2%质量浓度的碳源和1.5%~2%质量浓度的氮源,发酵曲的初始pH值为4.5~7.0左右,发酵于26℃~31℃条件下进行需氧发酵培养,发酵72h~84h。在降解玉米秸秆的过程中,可叶片的薄壁组织降解,使叶片分层并将细胞内组分释放出来,只剩下表皮部分。

    一种利用乳酸乳球菌工程菌发酵生产大豆异黄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2779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11503.8

    申请日:2010-0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异黄酮的制备方法,尤其是公开了一种利用乳酸乳球菌工程菌发酵生产大豆异黄酮的方法,利用工程菌发酵底物产生异黄酮为大豆异黄酮的来源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且克服了传统大豆异黄酮工业受含量低和大豆原料本身的熟期限制。本发明所用的乳酸乳球菌为安全的食品级微生物,质粒pNZ8149以LacF基因取代了常用的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其宿主菌乳酸乳球菌NZ3900已删除lacF基因,避免了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水平转移,更加安全,符合临床应用要求,为将来工业开发利用工程菌代谢生产异黄酮开辟了应用前景。

    一种具有防御素功能的粟酒裂殖酵母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57899A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710055954.2

    申请日:2007-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御素功能的粟酒裂殖酵母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粟酒裂殖酵母工程菌,是将含有防御素基因的重组粟酒裂殖酵母表达载体导入粟酒裂殖酵母中获得的。本发明将防御素基因插入到粟酒裂殖酵母表达载体的多克隆位点处,将构建的粟酒裂殖酵母表达载体导入粟酒裂殖酵母中获得重组粟酒裂殖酵母,培养重组粟酒裂殖酵母使防御素基因得到表达。本发明弥补了传统防御素制备方法以及原核表达系统、酿酒酵母和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不足。发明应用于工业化防御素的生产时,具有生产规模大,防御素活性高,杀菌能力强,生长周期短,提取成本低的优点。

    一种食用菌发酵装置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970488U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720287199.X

    申请日:2017-03-21

    Abstract: 一种食用菌发酵装置,属于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其特征是:控制箱出风口与发酵罐入风口连通,控制箱回风口与发酵罐另一排风口连通,控制箱的蒸汽口通过与发酵罐蒸汽接头连通,在控制箱顶端设置通风口,在第一风扇的下方设置单向阀门,在控制箱中设置控制安装各种控制器件,并与设置在控制箱外侧表面的控制操作区域按键对应连接;在发酵罐设置压力表和控制阀,发酵罐罐体中央通过平衡支撑架的连接轴与平衡支撑架相连;在发酵罐罐体的一侧设置罐体舱门,在发酵罐罐体的另一侧设置马达,在发酵罐罐体内设置搅拌组件,搅拌组件与马达相连;在发酵罐内且在搅拌组件下方设置网状底板。有益效果是:以使发酵装置底部的发酵菌不会因高温而被杀死,进而提升单次生产发酵过程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发酵效率和质量,增加了发酵产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