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纳米压印工艺的可见与近红外光吸收体

    公开(公告)号:CN204575880U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20316108.1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纳米压印工艺的可见与近红外光吸收体,涉及电磁波吸收体。本实用新型为3层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衬底、金属层和介电层,在介电层上设有金属微纳阵列。所述衬底采用单面抛光硅片。所述金属层可采用金层或银层;所述金属层的厚度可大于100nm。所述介电层采用介电氧化物层,所述介电氧化物层可选自Al2O3或SiO2;所述介电层的厚度可为10~50nm。采用电子束直写技术制作的纳米压印模板,其精密程度完全可以满足器件对阵列周期以及阵列直径的要求。精确模板的使用可以很好地保证每个阵列单元的一致性。由于纳米压印技术的采用,使器件的制作成本降低,且可用于工业中的大量生产。

    一种介质材料电磁参数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848193U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20641017.4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介质材料测量领域,提供了一种介质材料电磁参数测量装置,介质材料电磁参数测量装置包括: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异型同轴测量夹具;分别连接所述异型同轴测量夹具两端的输入同轴电缆和输出同轴电缆;与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连接的GPIB数据采集卡、以及与所述GPIB数据采集卡连接的计算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介质材料电磁参数测量装置,通过设置异型同轴测量夹具并在异型同轴测量夹具内设置用于封装测量样品的测试盒,利用了谐振腔法测量精度高和传输/反射法测量频带宽的优点,从而使所述介质材料电磁参数测量装置测量精度高且测量频带宽,通过设置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和计算机自动分析测量数据,使测量速度快。(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混合极化双通道探地雷达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101725U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20637837.2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混合极化双通道探地雷达系统,涉及探地雷达。设有双通道矢量网络分析仪、混合极化天线阵列、计算机;所述分析仪与天线阵列通过同轴线连接,计算机通过GBIP数据线与分析仪连接;分析仪设有雷达主机、发射机、第1接收机、第2接收机;天线阵列设有圆极化平面螺旋发射天线、线性极化接收天线,发射天线与发射机的发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1线性极化接收天线与第1接收机输入端连接,第2线性极化接收天线与第2接收机输入端连接;第1线性极化接收天线与第2线性极化接收天线互相垂直,发射天线与两个接收天线的主轴方向互相平行,视在相位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即两个接收天线的孔径中心到发射天线中心的距离相等。

    一种共发射源探地雷达多偏移距数据自动快速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439848U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20144495.5

    申请日:2015-03-13

    Abstract: 一种共发射源探地雷达多偏移距数据自动快速测量系统,涉及探地雷达。设有共发射源探地雷达数据自动快速测量装置、计算机、雷达主机,测量装置设有螺旋杆、固定扣、传动螺母、探地雷达发射天线、探地雷达接收天线和步进马达;发射天线与步进马达固定在螺旋杆两端;接收天线固定在螺旋杆上;计算机通过数据线与步进马达和雷达主机连接,步进马达通过传动螺旋杆控制探地雷达接收天线的位置;雷达主机控制发射天线向地下介质辐射电磁波,并由接收天线记录反射回波;传动螺母用于传动接收天线的位置;螺旋杆用于承载接收天线的移动;固定不动的发射天线用于向地下介质辐射高频电磁波脉冲信号;接收天线用于接收和采集来自地下目标的回波信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