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98489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110308208.6
申请日:2011-10-12
Applicant: 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厦门大学
IPC: B60D1/1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新型铰接结构的装载机车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和铰接十字轴,该铰接十字轴具有左接头、右接头、上接头和下接头,该前车架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而转动套接在左接头和右接头上;该后车架通过第二连接机构而与上接头和下接头相连,该第二连接机构具有销轴、上关节轴承和下关节轴承,该销轴与后车架固定相连,该上关节轴承设置在销轴与上接头之间,该下关节轴承设置在销轴与下接头之间;该铰接十字轴上还设置有限位凸缘,该前车架上还设置有摆动限位板,该摆动限位板具有凹部空间;该后车架上还设置有限定整个车架转动角度的限位块。本发明实现了前后车架摆动与转向转动的集成,并具有结构简单和装载强度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44195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75092.6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互相关和寻优算法的质量线法数据优选方法及装置,涉及测试与分析技术领域,方法包括:S1,获取频响数据并进行预处理,确定质量线频段并进行切分得到子频段;S2,以子频段为寻优算法的候选解,以子频段的互相关系数作为寻优算法的目标值对候选解进行更新,迭代至满足迭代结束条件,得到最优子频段;S3,将最优子频段的互相关系数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如果大于预设阈值则执行S4,否则执行重新S2;S4,根据最优子频段计算质心位置,并与实际测量质心位置进行误差计算,误差在预设误差范围内则数据有效,否则重新执行S2。本发明基于信号间互相关系数利用寻优算法动态选择频段,能够快速并准确地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质量线法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25517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41019.2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厦工(三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IPC: H04R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传递路径分析的声品质优化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采集被测对象的噪声数据,计算噪声数据的特征并评价噪声数据的噪声舒适度值作为噪声数据集;基于XGBoost的网络结构构建预测模型,利用噪声数据集对预测模型进行优化,获得XGBoost声品质预测模型;通过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计算各个路径对目标点的噪声贡献作为路径噪声,利用XGBoost声品质预测模型预测路径噪声的噪声舒适度值作为声品质贡献量;针对声品质贡献量最高的前M个路径进行Shap值分析,得到优化特征及优化频率以实现声品质优化。本发明引入XGBoost声品质预测模型建立声品质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能够在传递路径分析中快速找出影响声品质的主要路径及其特征和频率,以指导声品质优化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004993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111241720.3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18/2411 , G06F18/23213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STM速度预测优化的IA‑SVM行驶工况识别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车辆历史运行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构建运动学片段数据库并获取行驶工况在线识别训练数据;建立基于IA优化SVM算法的行驶工况在线识别模型,通过行驶工况在线识别训练数据对基于IA优化SVM算法的行驶工况在线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行驶工况在线识别模型;建立基于LSTM的速度预测模型,以车辆的历史行程作为速度预测训练数据对基于LSTM的速度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速度预测模型;获取实时采集到的车辆运行数据,输入速度预测模型实时预测得到未来速度序列,将未来速度序列与历史速度序列拼接构成识别序列,将识别序列输入行驶工况在线识别模型,识别出车辆行驶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08522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1102295.4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量速度可主动调节的数字变量柱塞泵,包括斜盘式变量柱塞泵和变量速度控制回路。变量速度控制回路包括变量活塞缸、复位活塞缸、控制阀组、变量速度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和角位移传感器;变量活塞缸和复位活塞缸的活塞杆与斜盘相连,控制阀组输入油口与柱塞泵出油口相连,输出油口与变量活塞缸无杆腔相连,控制进入变量柱塞缸无杆腔的流量;变量活塞缸无杆腔与控制阀组输出油口之间还设置有阻尼装置;变量速度控制器根据传感器反馈信号与设定信号偏差经计算输出控制信号至控制阀组,通过控制阀组内不同数字阀开闭实现柱塞泵变量速度主动式无级调节,解决传统变量柱塞泵变量速度不可主动调节问题,提高变量系统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5277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1910419182.9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23K3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车踏板骨架焊接柔性夹具,包括底座及纵向设置在该底座上方的四块限位板,该限位板之间通过铰链机构连接,该限位板的顶面设有可横向滑动的定位块和夹紧块,该限位板上对应该定位块和夹紧块分别设有滑槽,该定位块和夹紧块分别通过螺栓组件锁定在该限位板上,该定位块和夹紧块相互配合夹紧骨架纵向杆。根据一系列客车踏板骨架的结构差异性,精确、快速地将焊接夹具调节至指定位置,并进行相应的夹紧、固定,实现了平面及空间上多个自由度的调整,提高了夹具工装的使用范围及柔性,减少了制造成本、制造时间。夹紧块和定位块通过螺栓组件来固定,保证刚性定位,又可保证定位精度及夹紧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44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024086.7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5 , G06T7/80 , G06T17/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载机自主铲掘过程的数字孪生机理模型建模方法,包括:采用双目视觉相机和激光雷达分别获取铲掘作业时料堆状态信息,利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将激光雷达的深度信息和图像颜色纹理信息进行融合,提取料堆三维信息;分析装载机自主铲掘过程机械、液压、控制、负载、环境的耦合机理,构建基于Modelica的多领域耦合模型;利用装载机自主铲掘过程的速度、轨迹和料堆三维信息,依据不同作业方式构建装载机满斗铲掘的轨迹模型,之后依据铲前料堆三维信息输入,输出可能的铲掘轨迹信息;基于开发的装载机多领域耦合仿真平台,获取可能的铲掘轨迹信息,进而在仿真平台上进行轨迹寻优,并输出相应的最优轨迹与对应的仿真作业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87857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63826.X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挖掘机挖掘阻力测试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模拟挖掘装置采集挖掘过程中动臂油缸位移、斗杆油缸位移、铲斗油缸位移,铲斗铰接处销轴受力数据以及实际挖掘阻力数据;步骤2、建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运动学模型以及铲斗的动力学模型作为机理模型,计算挖掘阻力理论计算值并与实际挖掘阻力数据作差得到估计误差数据;步骤3、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拟合相关输入数据与挖掘阻力估计误差数据的关系,得到误差估计模型;步骤4、结合机理模型与误差估计模型,得到挖掘阻力软测量模型;步骤5、在实际挖掘作业中利用软测量模型测量挖掘阻力;本发明能够较为准确地获取挖掘机挖掘作业过程中的挖掘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81872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68325.3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漳州众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空气净化器的滤网检测方法和装置,通过在滤网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多个紫外光传感器;检测时先关闭紫外线灯,检测滤网内外侧的紫外线强度并计算出第一数据A,再打开紫外线灯,检测滤网内外侧的紫外线强度并计算第二数据B,将|A‑B|与标准值对比,判断滤网是否需要更换。本发明通过在滤网单侧多个点位布置紫外光传感器,对检测结果剔除异常值后取均值,可以消除单个传感器故障造成的影响,同时减小滤网各区域含尘量不同造成判断不准确的情况。通过紫外线强度差值的测量,可以消除紫外灯长期使用造成的光强度衰减对检测结果的干扰,同时消除外界光强度波动对检测结果的干扰,提高了滤网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4473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73335.0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三级压力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变量泵及压力控制装置;变量泵在变量柱塞缸及复位柱塞缸之间设置有可转动改变倾角的斜盘,斜盘用于控制变量泵排量;压力控制装置包括阀套、阀芯及弹簧,阀芯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左侧板、中侧板及右侧板,阀芯上的侧板依次将阀套内腔分割为弹簧腔、中转油腔、压力油腔及控制油腔;弹簧设置在弹簧腔内,并与左侧板连接固定;阀套顶面由左向右设置有泄油口、进油口及控制油口,且在其底面由左向右设置有高压油口、中压油口及低压油口;阀芯沿其长度方向在阀套内具有平移自由度,用于控制压力油腔与高压油口或中压油口或低压油口的通断,以调控斜盘的倾角来实现多种工作压力切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