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高盐废水的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17906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120066.2

    申请日:2018-0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高盐废水的系统和方法,包括水泵、均质器、高压柱塞泵、氧化剂加压装置、换热器、预热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和固液分离器;水泵、均质器、高压柱塞泵、换热器、预热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和固液分离器通过输送管道依次连接;固液分离器的超临界流体出口和换热器的超临界水流体入口连接,与进入换热器的冷流体形成余热回收;氧化剂加压装置通过管道和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连接;换热器热介质出口通过管道和解压设备连接,将流体进行解压后排放或回用。本发明的系统具有反应迅速、反应装置小、占地面积小、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如果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达到一定浓度,反应过程可实现自热运行。

    一种循环水氧化陶瓷壁式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3588280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86563.9

    申请日:2013-11-19

    Abstract: 一种循环水氧化陶瓷壁式反应器,由竖直的上筒体和横向的下筒体连接组成,所述上筒体和下筒体内部联通;上筒体上端口设有密封端盖,密封端盖上设有污水进口,上筒体外壁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循环水入口,循环水进水管连接循环水入口;上筒体筒壁由外壁和陶瓷壁组成,陶瓷壁设在外壁内,陶瓷壁上若干设有径向通孔;下筒体由筒壁和两端的封头组成,封头设有净化水排出口,所述筒壁内表面设有网状分流的、表面粗糙的陶瓷柱,筒壁下端设有排污口。本发明利用反应器壁内镶嵌陶瓷片来避免污水与反应器壁接触,并分离无机盐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解决了污水在超临界状态下对反应器壁的腐蚀,且陶瓷壁易于替换。

    一种超临界循环水氧化处理废水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553254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84984.8

    申请日:2013-11-19

    Abstract: 一种超临界循环水氧化处理废水的系统,包括加热装置、反应器、蒸汽发生器和气液分离装置,加热装置、反应器、蒸汽发生器和气液分离装置通过管道依次首尾连接,形成一个循环处理系统;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循环水。本发明中通过加热装置加热循环水来推动整个处理流程运行,污水是通过与循环水混合而达到超临界状态的,本发明取消了现有污水处理中的污水预热装置,并可以直接处理高浓度COD值的污水。

    一种外热式生物质热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504847B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110437801.0

    申请日:2011-1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4

    Abstract: 一种外热式生物质热解装置,由三层同心钢制圆筒组成,由内向外依次为热解室、燃烧室和排灰通道;所述热解室为圆筒形,由热解室外壁、筒底和敞开的筒口组成,热解室外壁设有生物质进口管道,所述生物质进口管道伸出排灰通道外壁,热解室内设有由电机驱动的螺旋提升机,用于提升物料,所述电机设在热解炉的外部;所述燃烧室环绕于热解室外壁,具有密封的顶部和底部,燃烧室内设有点火装置,燃烧室外壁的上部设有燃烧烟气出口,燃烧室外壁的下部设有燃料进料管,燃烧烟气出口和燃料进料管伸出排灰通道外壁;最外层为排灰通道,由顶盖、排灰通道外壁和底部漏斗型的排灰室组成,所述顶盖设有热解产物燃气的出口,热解室内产生的热解灰排至排灰通道。

    一种干式布袋除尘的温控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36649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94348.9

    申请日:2013-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式布袋除尘的温控系统和方法,温控系统包括:蓄热式汽包、换热器和控制装置,所述蓄热式汽包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并连接有充热蒸汽管、外供蒸汽管、补水管、放水管、上升管和下降管,所述充热蒸汽管、外供蒸汽管、补水管和放水管上设有阀门;所述换热器设有相互换热的水通道和煤气通道;所述下降管通过水泵和水通道入口连接,水通道出口和所述上升管连接;所述煤气通道入口和荒煤气源连接,所述煤气通道出口和干式布袋入口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各管道上阀门的开闭。本发明利用蓄热式汽包,以汽包内的炉水作为稳定的恒温源,实现对煤气温度的双向调节。

    一种直通式太阳能集热高温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2872785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402519.3

    申请日:2012-10-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4

    Abstract: 一种直通式太阳能集热高温反应器,由槽式聚光镜面和直通式金属吸热体真空集热管组成,所述直通式金属吸热体真空集热管包括玻璃管、金属吸热管和金属玻璃封接口,玻璃管、金属吸热管和金属玻璃封接口之间为真空腔,所述金属吸热管的两端设有管板,金属吸热管内设有若干和金属吸热管延伸方向一致的反应细管,所述管板上设有反应细管孔,金属吸热管、管板和反应细管构成的腔体内用高温熔盐填充。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集热效果好、直接利用太阳能供热的高温或高压反应器,实现反应无需外加电源和其它方式供热。

    生物质燃气耦合吸附深度脱除焦油的工艺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58591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37246.7

    申请日:2012-0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气耦合吸附深度脱除焦油工艺及系统,系统由喷淋冷却塔、焦油吸附塔、冷却器、储罐及辅助的管线和阀门组成。生物质燃气经除尘后首先进入喷淋冷却塔,与重焦油液体进行喷淋接触,大部分重质焦油蒸汽被冷却凝结为液体;经初步净化后的生物质燃气,被送入焦油吸附塔,轻质焦油蒸汽被亲油吸附剂充分吸附,净化后的生物质燃气送入后续工段使用;焦油吸附塔解吸出轻焦油蒸汽,经冷凝和油水分离,分别得到轻焦油产品,含少量轻烃的循环尾气,以及少量废氨水。本发明的生物质燃气焦油耦合吸附脱除工艺具有同时脱焦油和脱水的特点,可达到深度脱焦油的目的;脱焦油成本低;无废水排放;可副产轻、重焦油产品。

    一种利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蓝藻的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10054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520895.3

    申请日:2010-1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蓝藻的系统和方法,一种利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蓝藻的系统,包括水泵、高压柱塞泵、换热器、预热器、超临界反应器、高压旋液分离器和氧化剂压力泵,水泵、高压柱塞泵、换热器、预热器、超临界反应器、高压旋液分离器通过输送管道依次连接,高压旋液分离器的蒸汽出口和换热器热介质入口连接,氧化剂压力泵通过管道和超临界反应器连接;其特征是,所述超临界反应器为耐高压容器,内装有加热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