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6194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739821.8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茂名分中心 ,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4B35/01 , C04B35/622 , H01L33/50 , C09K11/62 , G01N21/359 , G01N21/3563 , G01N21/25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Ga2O3:Cr3+掺杂近红外陶瓷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发光材料的化学通式为Ga2‑xO3:xCr3+,其中,0.005≤x≤0.1;以Ga2O3作为发光材料基质,并掺杂Cr3+实现近红外发射。其中,Ga2O3:Cr3+近红外陶瓷发光材料内量子效率高达为86%,外量子效率最高为50%,在150℃时表现为零热猝灭行为,可用于高功率LED/LD器件封装。使用本发明制备的发光材料制备的LED/LD器件能够实现对不同成熟度的荔枝进行无损检测,可精确判断荔枝的上市时间从而增大经济效益。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发光材料在其他农产品的品质检测或植物照明等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767573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0224494.6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广东碳紫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碳聚合物点紫外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碳聚合物点紫外吸收剂包括碳聚合物点,所述碳聚合物点由氨基酸类和聚乙烯亚胺类组成,所述氨基酸类与所述聚乙烯亚胺类的重量之比是5~15:3.5~5,该碳聚合物点紫外吸收剂能够吸收全200nm~400nm全波段的紫外线,具有毒性低和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其制备方法能制备出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的碳聚合物点紫外吸收剂,该碳聚合物点紫外吸收剂适合大规模应用在化妆品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67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50960.9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荧光成像和碳点检测的活体植物体内Cu2+的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检测装置包括植物生长暗室,设置在其中的激发光源组件、滤光组件、荧光成像组件,以及与荧光成像组件通信连接的图像处理组件。植物生长暗室用于放置待检测活体植物,待检测活体植物在碳点水溶液中进行前处理以使碳点渗透进入。激发光源组件发射激发碳点发出荧光的激发光,荧光成像组件用于获取待检测活体植物的荧光图像,并将荧光图像传递至图像处理组件进行处理,得到活体植物体内的Cu2+含量。本发明通过对渗透在植物体内的碳点进行荧光成像检测,实现了植物的无损伤检测,并且操作简单,无需复杂的前处理,适用范围广,能够在任意环境下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67555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1611204544.5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单发射硅烷化碳点构建得到双发射荧光纳米材料以及所述双发射荧光纳米材料的相关应用。本发明通过简易快捷的研磨操作,无需复杂的后处理,即可一步快速获得双发射材料,原料简单易得,价格低廉,反应条件温和,且打破了构建双发射需要以两种发射材料或者一种材料具有两种发射中心的常规。制备得到的双发射材料稳定性好,不潮解,具有优良的双发射性能。所述双发射荧光纳米材料可以应用于气体传感,光电器件的组装实现照明及农用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174255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379450.6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溶性绿色荧光硅烷化碳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方法是以硅烷为硅源,由硅烷与四碘荧光素B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绿色荧光硅烷化碳点。该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本方法制备得到的硅烷化碳点具有荧光量子产量高,光稳定性好,单分散性好,细胞毒性低等优点,其可用于光学器件,荧光探针,生物成像和防伪试剂等领域。以应用于荧光纳米探针为具体例子,本发明提供的水溶性绿色硅烷化碳点可根据对活、死细胞细胞膜形态差异用于区别活、死细胞,以起到检测细胞存活率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63498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1611201941.7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红色硅烷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为回流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柠檬酸溶解于丙酮中,然后与硅烷偶联剂混匀,加热反应,得到粘稠态的红色碳点,将其置于60℃烘箱中放置24h,可以得到固态碳点。本发明通过简易快捷的回流反应,无需后续强酸或表面钝化剂的处理,即可一步快速获得固态碳点,原料简单易得,价格低廉,反应条件温和。解决了现有固态红色碳点因制备工艺和原料的限制而无法规模化生产的问题,制备得到的碳点稳定性好,不潮解。
-
公开(公告)号:CN113201330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435563.3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研究领域,公开了一种镁氮掺杂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提高植物光合作用中的用途。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柠檬酸、乙醇胺和氢氧化镁溶解于超纯水中,超声处理后倒入反应釜中,于200℃反应6h;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将产物利用孔径为0.22μm的滤头过滤,然后透析12h;冷冻干燥后得到镁氮掺杂碳点。与叶绿体复合后,其激发能会被叶绿体吸收用于光合作用,提高光合活性。通过叶面喷施应用于水稻植株后,Mg,N‑CDs可以均匀分布于叶片细胞内,调控相关酶基因的表达,促进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与代谢,使叶绿素分子的活性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而提高了叶片的光合活性。最终,植株生长被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47984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28602.2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亲脂性的碳点荧光探针,其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取邻苯二胺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和水为溶剂,投入到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反应后的粗产物进行纯化,得到碳点荧光探针,所述邻苯二胺在溶剂中的浓度为20~30g/L,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05~215℃,反应的时间为8~12h。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具有亲脂性的碳点荧光探针的应用。本发明合成的具有亲脂性的碳点荧光探针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光稳定性好、斯托克斯位移大、信噪比高、毒性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511642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435912.1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油溶性碳点在指纹检测中的应用。所述油溶性碳点按照以下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将501.0mg二硫代水杨酸加入50ml醋酸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2.5mL乙二胺,搅拌2h,随后将混合溶液转入反应釜中,加热至160‑200℃保温4‑12h;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反应后溶液倒入沸水中,过滤,干燥,得到油溶性碳点。本发明提供的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绿色环保,应用性强,所得油溶性碳点在指纹检测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662524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454729.1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色荧光碳点转光膜,其包括红色荧光碳点和聚乙烯醇,所述红色荧光碳点和聚乙烯醇按质量比计为(0.005~0.015):(99.985~99.995);所述红色荧光碳点由盐酸多巴胺、邻苯二胺、酸和水一步水热法合成的。本发明还公开了红色荧光碳点转光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红色荧光碳点转光膜环保、性质稳定、合成过程简单、透光率高,能够较好地将紫外光和黄绿光两部分的光能吸收转换成为植物能够高效利用的红光,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