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控制大型步进梁式加热炉板坯加热制度的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01806541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44781.3

    申请日:2010-04-09

    Abstract: 一种优化控制大型步进梁式加热炉板坯加热制度的模型,属于工业加热技术领域。采用钢坯加热制度优化模型,优化不同钢种钢坯入炉顺序;优化钢坯加热时间、加热炉各段温度;预知钢坯加热过程温度变化。该模型由单一钢种钢坯温度控制模块和多钢种钢坯加热优化控制模块两部分组成:一个模块是针对单独一块钢坯的加热过程模拟,另一个模块是针对10块不同钢坯情况钢坯入炉即混装入炉情况下的加热过程模拟。利用该模型优化钢坯加热制度,可以避免钢坯加热温度过高,减少钢坯氧化烧损;采用合理的加热时间以减少不必要的燃料浪费,降低燃料消耗;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调节加热炉操作参数,满足钢坯加热质量要求。

    一种510L汽车大梁用黑皮钢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72622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31827.5

    申请日:2011-01-29

    Abstract: 一种510L汽车大梁用黑皮钢的生产方法,属于薄板轧制技术领域。通过成分与轧制工艺控制,获得板卷表层氧化铁皮结构中Fe3O4比例达到80%以上,氧化铁皮厚度<10um。成分控制:C为0.06-0.14wt%、Si为<0.2wt%、Mn为1.2-1.6wt%、P为<0.02wt%、S<0.010wt%、Nb为0.01-0.05wt%、Alt为0.02-0.06wt%,Si含量<0.2wt%,余量为Fe;轧制工艺控制:板坯加热温度控制在1230~1270℃,加热时间为3~3.5小时;保证粗除鳞温度在1173℃以上,除鳞系统压力控制在18MPa以上,采用双排除鳞工艺;RT2温度控制在1040-1080℃之间,终轧温度控制在860-880℃,层流采用前冷冷却模式,卷取温度控制在540-580℃。

    一种优化控制大型步进梁式加热炉板坯加热制度的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01806541B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010144781.3

    申请日:2010-04-09

    Abstract: 一种优化控制大型步进梁式加热炉板坯加热制度的模型,属于工业加热技术领域。采用钢坯加热制度优化模型,优化不同钢种钢坯入炉顺序;优化钢坯加热时间、加热炉各段温度;预知钢坯加热过程温度变化。该模型由单一钢种钢坯温度控制模块和多钢种钢坯加热优化控制模块两部分组成:一个模块是针对单独一块钢坯的加热过程模拟,另一个模块是针对10块不同钢坯情况钢坯入炉即混装入炉情况下的加热过程模拟。利用该模型优化钢坯加热制度,可以避免钢坯加热温度过高,减少钢坯氧化烧损;采用合理的加热时间以减少不必要的燃料浪费,降低燃料消耗;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调节加热炉操作参数,满足钢坯加热质量要求。

    一种四辊轧机支持辊辊形与工作辊辊形配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54635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910084504.5

    申请日:2009-05-18

    Abstract: 一种四辊轧机支持辊辊形与工作辊辊形配置的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根据热轧带钢生产线所轧制的最多的三种带钢宽度规格,使用6次方多项式支持辊辊形技术并与2次方的工作辊辊形曲线进行配置,使得支持辊与工作辊接触长度与所轧带钢宽度相适应:优点在于,消除了平辊形支持辊与工作辊在两端在超出带钢边缘的部分产生大的扰曲变形的有害接触区域,解决了宽带钢热连轧机组中支持辊与工作辊由于边部应力集中导致的剥落问题;解决了平辊形轧辊磨损量大而且不均问题,降低轧辊消耗,节能降耗,降低轧钢成本;通过R2工作辊辊形与支持辊辊形技术配置,解决了改善中间坯产生负凸度、楔形大等板形问题,提高了热轧带钢板形控制精度。

    一种热连轧带钢头尾宽度控制辅助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02064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10088150.1

    申请日:2009-07-03

    Abstract: 一种热连轧带钢头尾宽度控制辅助调节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工艺步骤为:层别建立:为每个钢种的头尾SSC各建立多组人工配置参数,根据轧制产品规格和工艺划分人工配置参数层别,避免由于规格变动造成的SSC设定误差;SSC仿真:根据实际轧制规格定位到相应的层别参数,将层别参数和轧制规格输入MATLAB仿真软件,得到SSC控制曲线;参数调节:头尾宽度数据可分为三段,将每段的宽度值与带钢本体平均宽度相比较,头尾宽度大则调低参数,头尾宽度小则增大参数,将新参数先输入仿真软件评估对SSC曲线的影响后再修改现场实际参数;短行程控制调节参数的层别划分和应用仿真手段指导实际参数调节。解决了同批次带钢连续出现头尾宽度超差的问题。

    一种四辊轧机支持辊辊形及其与工作辊辊形配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54635A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910084504.5

    申请日:2009-05-18

    Abstract: 一种四辊轧机支持辊辊形及其与工作辊辊形配置的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根据热轧带钢生产线所轧制的最多的三种带钢宽度规格,使用6次方多项式支持辊辊形技术并与2次方的工作辊辊形曲线进行配置,使得支持辊与工作辊接触长度与所轧带钢宽度相适应:优点在于,消除了平辊形支持辊与工作辊在两端在超出带钢边缘的部分产生大的扰曲变形的有害接触区域,解决了宽带钢热连轧机组中支持辊与工作辊由于边部应力集中导致的剥落问题;解决了平辊形轧辊磨损量大而且不均问题,降低轧辊消耗,节能降耗,降低轧钢成本;通过R2工作辊辊形与支持辊辊形技术配置,解决了改善中间坯产生负凸度、楔形大等板形问题,提高了热轧带钢板形控制精度。

    低氮氧化物混合煤气调焰燃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014429Y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620166522.X

    申请日:2006-12-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炉加热的燃烧设备,是由主喷嘴组合和二次空气喷管组成。主喷嘴组合包括中心空气喷嘴1、一次空气喷嘴2和燃料喷嘴3三部分,它们三者通过两对同心法兰A、B连接,一次空气喷嘴2和燃料喷嘴3之间设有旋流片a,端头安装有由螺纹连接的耐热钢喷头b;二次助燃空气喷管4与主喷管分离,置于主喷管旁,喷管形状为月牙型或圆形;主喷嘴组合和二次空气喷管4由法兰板C与炉墙钢板相连接;烧嘴砖烧嘴砖与炉墙构成一体。这种燃烧装置结构体积小,结构简单,功能性强,安装方便,且使用寿命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