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48970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512712.3
申请日:2010-10-1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机械合金化制备镍基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的方法,属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其工艺流程为:将FGH96合金元素粉末、氧化物细化元素(Hf)和粒径为20~30nm的氧化物弥散相(Y2O3)预混合均匀,然后在高纯Ar气氛中通过高能球磨将纳米Y2O3颗粒均匀分散在镍基体中,接着将高能球磨后的合金粉末用低碳钢包套并在950~1200℃热等静压。热等静压后的样品进行固溶热处理(950~1200℃)和时效热处理(600~900℃)就能得到最终的纳米相增强的复合材料。本发明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FGH96合金的成分为基本成分,添加Hf元素形成Y2Hf2O7复杂氧化物抑制了Y-Al-O复杂氧化物的形成,使弥散相细化到5~13nm。热处理后γ′相的体积百分数高达38%~45%。
-
公开(公告)号:CN101871902A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1010188608.3
申请日:2010-05-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管用多孔材料极限热流密度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该测试装置包括由绝热材料、不锈钢桶、测试块、冷凝管、传热块、加热器和热电偶组成;该方法通过增加加热器的功率,使多孔材料的热量逐渐增加,多孔材料的沸腾也加剧,直到传热极限的出现,通过各热电偶记录的数据可以推算出材料的极限热流密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装置和该方法可以比较不同的毛细结构在沸腾时的热阻和传热能力,测试结果稳定可靠,可以为热管的毛细芯结构设计提供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01244936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10102523.1
申请日:2008-03-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4B35/565 , C04B35/634 , C04B35/6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领域,提供一种金属(如Cu,Al等)熔渗用注射成形SiC陶瓷预成形坯的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采用蜡基粘结剂体系注射成形的SiC注射坯经过溶剂脱脂和部分热脱脂后,放入浓度为0.8wt%~1.2wt%、模数2.2~2.5的钠水玻璃溶液中,于室温下浸渍均匀后取出干燥;之后继续进行热脱脂直到浸渍前坯体中剩余的粘结剂完全脱除。脱脂分成两步,第一步热脱脂,温度控制在350℃~380℃;脱脂时间为0.5~2小时;然后浸渍、干燥;之后进行第二步热脱脂,脱脂温度控制在550℃~600℃,脱脂时间为0.5~2小时。在此过程中,坯体由未强化前的0.2MPa增加到4MPa,可以较好的满足使用要求。该种方法不但能够有效地增加坯体强度,而且引入的杂质较少,对最终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性能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1538661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910083641.7
申请日:2009-05-0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领域,涉及一种制备高导热金刚石/Al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先采用真空或盐浴镀覆的方法在粒度为10-150μm的金刚石粉体表面镀覆厚度0.1-5μm的Ti层后,然后再通过SPS粉末冶金或熔渗工艺与Al进行复合的方法来提高金刚石/Al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金刚石与Al粉末的体积比为75~50∶25~50;金刚石-Al的界面结合由原来的机械物理结合变成强的化学结合,这样复合材料的热导率由原来的200W/m·K提高到407W/m·K。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刚石/Al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而且可以防止金刚石粉体的高温石墨化。
-
公开(公告)号:CN100449012C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710064281.7
申请日:2007-03-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复杂形状高体分比SiCp/Al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领域。配制含单体、交联剂、分散剂的预混液,向其中加入SiC粉,球磨得到SiC体积含量为50~70%的稳定悬浮体,加入引发剂和催化剂,搅拌均匀后注入无孔模具内,50~70℃的保温箱中实现固化成型,得到生坯,干燥、排胶、预烧结后得到SiC骨架,将含4~8%Mg、6~12%Si的Al合金置于骨架合适位置放入加热炉中,惰性气氛保护下升温至900~1200℃,充入高纯氮气,保温1~6小时,冷却,得到SiCp/Al复合材料。本发明优点在于,适合制备复杂形状高体分比大尺寸的SiCp/Al复合材料构件,近终成型,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0441344C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710098902.3
申请日:2007-04-2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滚珠丝杠副插管型不锈钢反向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滚动功能部件关键元件的制备技术领域。是以聚碳酸酯为原料,通过注塑成形机制备出外形与导珠管内孔一致的塑料件作为粉末注射成形导珠管模具的嵌件。然后将所选用的不锈钢粉末与所配制的粘结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成均匀的喂料,得到带有塑料嵌件的导珠管成形坯。然后将所得的导珠管成形坯浸泡在二氯甲烷和三氯乙烯混合溶剂中直到塑料嵌件完全溶解而得到无嵌件的导珠管成形坯。无嵌件的导珠管成形坯经过热脱脂后,预烧结。最后将导珠管预烧坯置于烧结炉中于1350~1370℃温度、氢气气氛保护下进行烧结,得到合格的不锈钢导珠管产品。优点在于,大大改善导珠管的性能,实现了滚珠丝杠副不锈钢导珠管的近终形、低成本和批量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0407347C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510086882.9
申请日:2005-11-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辐射取向整体永磁环的制备方法,属于永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采用磁极同性相斥原理产生辐射取向磁场,通过辐射取向成型模具压制具有辐射取向整体永磁毛坯环,然后经过烧结和热处理得到辐射取向整体永磁环。具体工艺为:辐射磁场取向成型→高纯氩气保护或空气中烧结→热处理→辐射取向整体永磁环。本发明可以制备高辐射取向度、表磁分布均匀的2:17型辐射取向钐钴整体永磁环、1:5型辐射取向钐钴整体永磁环、辐射取向钕铁硼整体永磁环和辐射取向铁氧体整体永磁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成品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0386167C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610011893.5
申请日:2006-05-15
Applicant: 北京创卓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Fe-Ni软磁合金的微注射成形方法,属于注射成形技术领域。将铁粉、镍粉按重量百分比Fe∶Ni=49.5~51∶49~50.5的比例配料,利用高能球磨机将粉末球磨混合得到合金复合粉末,然后加入粘结剂,将粉末与粘结剂混合均匀制成喂料,喂料在注射机上注射成形,注射坯体脱脂后,在烧结炉中1300~1400℃的温度下烧结,烧结产品在1000~1200℃的温度范围内热处理1~10小时,得到软磁合金微型零部件。其优点在于:可以制备出重量小于0.1g、尺寸精度在±0.3%之内软磁合金微型零部件,致密度大于97%,初始磁导率为2.5mH/m,最大磁导率可达32.0mH/m,矫顽力不大于20A/m,饱和磁感应强度1.40~1.52T。材料利用率几乎达100%。
-
公开(公告)号:CN101016591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710064281.7
申请日:2007-03-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复杂形状高体分比SiCp/Al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领域。配制含单体、交联剂、分散剂的预混液,向其中加入SiC粉,球磨得到SiC体积含量为50~70%的稳定悬浮体,加入引发剂和催化剂,搅拌均匀后注入无孔模具内,50~70℃的保温箱中实现固化成型,得到生坯,干燥、排胶、预烧结后得到SiC骨架,将含4~8%Mg、6~12%Si的Al合金置于骨架合适位置放入加热炉中,惰性气氛保护下升温至900~1200℃,充入高纯氮气,保温1~6小时,冷却,得到SiCp/Al复合材料。本发明优点在于,适合制备复杂形状高体分比大尺寸的SiCp/Al复合材料构件,近终成型,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933042A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610112918.0
申请日:2006-09-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降低稀土永磁材料温度系数、提高其抗腐蚀和力学性能的方法,属于功能材料及其表面处理技术领域。主要应用于1:5型SmCo、2:17型SmCo和Nd-Fe-B等稀土永磁材料。在稀土永磁材料表面镀覆磁温度补偿合金,可以降低永磁材料的温度系数,提高永磁材料的温度稳定性、抗腐蚀能力和力学性能。磁温度补偿合金的成分:Ni30%~50%,Mo5%~15%,Fe为余量。镀覆工艺采用磁控溅射和电镀方法。镀层的厚度为5μm~100μm。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明显降低磁温度系数,提高抗环境腐蚀能力,改善力学性能,而对磁性能影响较小。本发明工艺简单,质量稳定,适于工业化连续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