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67923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410790942.4
申请日:2014-12-1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1C25/00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非共面陀螺组的标定方法,步骤为:(1)将陀螺组件置于转台或航天器上,控制转台或航天器绕包含非共面三个转轴的多个转轴进行匀速转动;(2)在转动过程中,利用陀螺组件的输出计算获得转台或航天器的姿态,然后利用转台框架角数据或星敏感器测量数据对计算获得的姿态进行新息修正,得到动态下各陀螺的等效常漂和修正后的转台姿态或者航天器姿态,统计得到各陀螺的等效常漂均值;(3)控制转台或者航天器恢复静止状态,利用陀螺组件的输出计算获得转台或者航天器的姿态,得到静态下各陀螺的等效常漂和修正后的转台姿态或者航天器姿态,统计得到各陀螺的等效常漂均值;(4)计算得到各陀螺的安装偏差、常漂和刻度因子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4648695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791050.6
申请日:2014-12-1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24
Abstract: 一种基于倾侧角可用性的再入走廊最优规划方法,首先确定初始再入角取值范围和确定倾侧角区域,并选择倾侧角剖面;然后选择飞行器的纵向航程、横向航程区间,划分初始再入角输入区间;计算飞行器到达每一个终端时的纵向航程偏差和横向航程偏差,完成所有初始再入角输入区间和所有终端区间的考核,确定初始再入走廊;最后增加组合的摄动偏差,更新再入走廊,并得到机动性评估结果;将评估结果最小的再入角作为轨道控制瞄准再入角,对飞行器轨道进行控制。根据本方法设计再入走廊解决了跳跃式再入飞行器使用传统方法可能导致的终端状态不可达和瞄准点非最优的问题,有助于减轻再入制导律的设计压力,可以给出快速评估结果以确保任务设计可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4634183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790966.X
申请日:2014-12-1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41G3/22
Abstract: 一种基于升阻比实时估计的自适应制导方法,主要通过再入飞行器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的设备信息和导航信息,按照物理原理和定义,实时计算返回舱的升阻比;根据估计出的升阻比,对再入纵向航程制导律、横向航程制导律进行实时补偿设计,从而消除或减缓升阻比偏离标称设计值对制导精度的影响。根据本方法进行再入飞行器的制导律设计可以提高制导精度和制导回路的鲁棒性,最大程度满足了大气内高速飞行器的制导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627388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791081.1
申请日:2014-12-1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24
Abstract: 一种再入飞行器的自适应弹道预测方法,首先计算综合影响因子,计算升阻比修正系数;在弹道预测过程中,根据综合影响因子修正标称大气密度获得修正后的大气密度;在弹道预测过程中,根据升阻比修正系数计算修正后的升阻比,根据修正后的升阻比计算修正后的升力系数;将修正后的大气密度和修正后的升力系数直接用于弹道预测。本发明的弹道预测方法对综合影响因子变化和升阻比的适应性显著增强,提高了弹道预测的准确程度,也提高了预测校正制导算法的准确程度,解决了在气动参数不准确,大气密度不确知,质量烧蚀等因素影响下,弹道预测不准确,甚至导致实际弹道不可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504188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85237.5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跳跃式再入飞行器瞄准点动态调整方法。根据预测计算的二次再入点速度与路径角计算无量纲前向速度U1;根据飞行器升阻比与最小倾侧角数据计算最大航程R1;根据二次再入段过载设计参数计算最小航程R2;根据走廊设计参数计算二次再入航程能力水平R;根据二次再入点距离开伞点的待飞距RTG以及二次再入航程能力水平R,计算动态调整量ΔR。本发明利用解析手段快速预测二次再入段航程能力,实现了初次再入段与二次再入段的衔接,降低了数值预测计算量,提高了开伞点控制精度。可以方便的使用于小升阻比飞行器第二宇宙速度再入飞行的制导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004492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509198.8
申请日:2010-10-1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5D1/10
Abstract: 一种非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双轴帆板控制方法,双轴帆板是指拥有两个转动自由度,且两个转动轴可以独立控制工作的太阳帆板构型。双轴帆板控制方法包括了双轴帆板中每个单轴帆板的控制方法,以及帆板双轴联合工作时的实现方法。在帆板单轴控制方法中主要设计了帆板在卫星不同工作方式下的测量方式和转动策略。而在双轴联合工作方法中规定了每个单轴的工作次序,及轮换逻辑。在卫星上双轴帆板控制方法的运用,解决了非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必须常常进行姿态机动才能使帆板跟踪太阳的不便。根据本方法控制帆板转动就能在轨令卫星实时跟踪太阳,既保证了卫星上能源的供给,又满足了卫星对地定向三轴稳定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001453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528016.1
申请日:2010-10-27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加前馈补偿改善磁控能力的方法,包括:(1)根据卫星上双轴帆板的A轴转角αF和B轴转角βF,以及地磁场强度矢量计算前馈补偿力矩TF,本方法中涉及的外扰力矩主要是重力梯度力矩(2)采用比例-微分控制律计算x轴的常规磁控力矩(3)根据前馈补偿力矩TF与常规的磁控力矩Tm计算卫星Y轴的磁矩My,本发明方法可以在不增加硬件设备的条件下,大大提高偏置动量卫星的磁控能力,有效地改善姿态控制精度,本发明方法已经过在卫星轨测试,取得良好的效果,当卫星所受外扰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将姿态指向精度从1度提高至0.5度以内,大大改善了卫星的姿态控制指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