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4844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702417.0
申请日:2018-06-30
Applicant: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自动上下料系统,该系统包括桁架、机械抓手、装配区母板、机床端母板、子板和工装;装配区母板和机床端母板的结构完全相同,分别置于装配区和机床端,子板与装配区母板和机床端母板配合安装;工件由工装夹持固定,工装固定安装在子板上,装配区母板和机床端母板用于实现子板上的工装和工件之间相对位置的调整;桁架位于机床和装配区母板的上方,机械抓手与桁架配合行走,机械抓手能够将在装配区母板上装配好的工件通过子板抓取至机床端母板上固定。本发明能够解决目前数控加工存在的机床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低、精度难以保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07786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02404.3
申请日:2018-06-30
Applicant: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叶轮类零件的离线装夹装置,属于自动化技术领域,包括:回转平台、检测机构、子板及夹具;所述回转平台能够绕其轴线转动,用于模拟机床对待装夹的叶轮类零件的加工工况;子板同轴安装在回转平台上,并可随回转平台绕子板的轴线转动;所述夹具同轴固定在子板上;待装夹的叶轮类零件同轴安装在夹具上;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叶轮类零件与夹具是否同轴及叶轮类零件的上端面是否水平;将完成零点找正后的叶轮类零件、夹具及子板整体从回转平台上取下后,通过子板安装在机床的母板上;本发明能够在机外找正,即使零件从一台机床更换到另一台机床,也无需在机床上再次找正零点,节省了辅助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907769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02420.2
申请日:2018-06-30
Applicant: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轮类零件快速换装及换装误差调整方法,快速换装方法采用通用的子板结构并与不同工装连接形成不同零件装夹的组合体,组合体作为载体首先在机外进行零件装夹找正,然后通过子板和母板的快速换装实现零件从机外到机床的全工序流转。换装误差调整方法通过调整单个母板的圆周跳动量进而补偿端面跳动量对于圆周跳动量的影响值。本发明能够实现叶轮类零件的高精度、快速、自动装夹定位,提高换装效率,提高设备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161573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210766.2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先进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壁结构件偏心正交车铣加工变形补偿方法。本发明在计算切削力时采用的切削厚度计算方法考虑了刀齿跳动的影响,将侧面刃和端面刃的切削厚度计算统一在一个公式中;通过网格划分的方法将工件表面刚性不同的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区域进行变形预测,得到的加工变形补偿值能更为准确地反映实际工况,最终通过在加工程序代码中对变形量进行补偿,能够有效地控制加工尺寸和形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424758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063515.1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IPC: B23B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B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控车的加工方法,一、确定刀具摆角α;二、选择刀具;三、确定刀具切削深度;四、确定最大切削宽度;五、确定加工轨迹;本发明所提供的加工方法将端面斜窄槽的插削加工转换为刀具的斜向车削加工,避免了加工中刀具侧面与工件间的摩擦,降低了刀具折断的风险,同时车削加工的切削力远小于插削加工的切削力,进给速度可成倍提升,加工效率也会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62077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76756.1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叶尖锥面轮廓度在机测量、评价方法,涉及叶尖轮廓度在机检测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对被测转子类零件叶尖锥面进行等距多截面扫描;根据等距多截面扫描获得的多截面尺寸数据,包络构建实际圆锥母线;根据零件要求的轮廓度水平和理论圆锥母线,获得理论上圆锥母线、理论下圆锥母线;将实际圆锥母线与理论上圆锥母线和理论下圆锥母线形成的公差带进行对比;根据比对结果,完成对被测圆锥面的测量,并获得被测圆锥面的轮廓度的评价结果。采用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可以在机测量压气机圆锥表面轮廓度,避免反复装夹导致的扇叶表面划伤,提高检测的精度和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8108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38018.8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温定域的整体叶盘粗精组合电解加工装置及方法。所述电解加工装置包括加工阴极和分区控温供液组件,加工阴极设有在端部形成出口的第一流道,相邻两个加工阴极之间形成第二流道,分区控温供液组件在第一状态向第一流道供给高温电解液,并向第二流道供给低温电解液,在第二状态向第一流道供给低温电解液,并向第二流道供给高温电解液。本发明的控温定域的整体叶盘粗精组合电解加工装置可通过对分区控温供液组件的状态切换使加工阴极完成对叶栅通道和叶片的分别加工,加工过程中无需更换其他加工阴极,因此能够在较低的结构复杂性下实现整体叶盘的叶片电解粗加工、精加工的快速切换与连贯进行,有利于提升整体叶盘的电解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828830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011561256.1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化柔性生产线人工装配台的工装子板抬升装置,包括:气缸、托板、自适应环和底座;底座为轴对称结构,其设置在人工装配台上表面的中心处,母板固定安装在底座上表面的中心处;两组气缸对称设置在底座上表面的两相对侧,且气缸的活塞杆端朝上,托板两端支撑在两组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并能够随气缸的伸缩而抬升或降落;托板中心设有通孔,其同轴套装在母板之外,且二者之间预留有安装空间,自适应环为圆环结构,其同轴设置在安装空间内,且自适应环与托板中心的通孔之间预留设定尺寸的间隙;同时,自适应环通过销轴支撑在托板中心的通孔内壁面的两相对侧,自适应环用于承托工装子板,并绕销轴自适应调整子板工装的水平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0249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31069.9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副联合冲刷供液的套形电解加工装置,包括工件夹具、阴极组件、定位块和供液组件,阴极组件包括阴极片,阴极片上设有第一仿形孔,阴极组件限定出与第一仿形孔连通的供液通道,以及用于承托已成型叶片的第一仿形开口,第一仿形开口与第一仿形孔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且已成型叶片与第一仿形开口的侧壁面之间具有供电解液流动的间隙,供液组件包括主供液座和副供液座,主供液座用于向供液通道提供电解液,副供液座用于向第一仿形开口提供电解液,电解液均从第一仿形孔流出。本发明提供的套形电解加工装置采用主、辅助联合供液方式,能够有效避免电解液回流,避免回流电解液中的絮状物沉积在已成型叶片的表面,提升叶片表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39342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662190.X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回转体异型结构产品的液压装夹定位工装及方法,液压装夹定位工装包括球头可调支撑单元、液压控制单元、侧向推顶单元、柔性辅助支撑单元、可拆卸压紧组件及工作台;四个球头可调支撑单元设置在工作台四角,用于调整产品的位姿;侧向推顶单元设置在产品两侧,推顶方向垂直于产品轴向;柔性辅助支撑单元设置在产品轴向两端,支撑在产品底部曲面;可拆卸压紧组件用于辅助产品压紧;液压控制单元用于为球头可调支撑单元、侧向推顶单元、柔性辅助支撑单元、可拆卸压紧组件提供动力。本发明能够实现产品的快速找正与定位,增加产品的装夹刚度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