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84451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780005501.7
申请日:2007-02-14
IPC: B60R19/18 , B60R21/0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36 , B60R19/483 , B60R2019/186 , B60R2019/1873 , B60R2019/188
Abstract: 在车辆缓冲器结构中,光纤传感器(32)沿车辆宽度方向设置在前缓冲器加强件(30)的前表面上。前缓冲器减震器(28)设置在光纤传感器(32)的前方,该前缓冲器减震器(28)由软质减震器(54)和硬质减震器(56)形成。硬质减震器设置在缓冲器厚度增加的缓冲器中央区域处。因此,软质减震器(54)的厚度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变为实质上均匀,从而不论缓冲器与物体的碰撞位置如何,实质均匀的负载都能输入到光纤传感器(32)中。结果,减小了负载感测单元的输出中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374701A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780003538.6
申请日:2007-01-04
IPC: B60R2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36
Abstract: 在一种用在车辆内的机罩安全气囊设备中,左右气囊膨胀开口在机罩宽度方向上形成在外机罩板的后端部,并且相应的左右安全气囊的展开位置分别由所述气囊膨胀开口控制或限制。此外,所述左安全气囊(60L)的机罩中心侧端部(60L’)和所述右安全气囊(60R)的机罩中心侧端部(60R’)适于在它们展开时互相挤压。因此,能够抑制所述安全气囊被风压等抬升并且使所述安全气囊在较大的范围上迅速展开。
-
公开(公告)号:CN101374698A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780003182.6
申请日:2007-01-04
IPC: B60R21/34 , B60R2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15 , B60R21/36 , B60R2021/21506 , B60R2021/215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车辆中的机罩安全气囊装置,在用在车辆中的机罩安全气囊装置(10)中,安全气囊组件(14)从内机罩板(12)下方安装到所述车辆的机罩(12)内,并且用于覆盖外板(24)中的开口(22A)的门(18)独立于所述安全气囊组件(14)被安装到那里。因此,可以防止在所述安全气囊组件(14)被安装时损坏所述外机罩板(12),并且当所述门(18)被安装时也容易执行尺寸偏差的细微调整,以便所述安全气囊组件(14)和所述门(18)的可安装性能够被显著地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01336178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680051787.8
申请日:2006-11-29
IPC: B60R2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36 , B60R2021/23107
Abstract: 一种用于保护行人的气囊装置4,其可通过简单的对抗装置防止或抑制气囊膨胀时壳体在宽度膨胀方向的变形,该气囊装置设有用于容纳折叠气囊5的壳体8、用于使气囊膨胀5的充气机9、封闭引擎盖3用于使气囊5穿过的开孔3a的盖子10等。在壳体8的纵向中部中,设有垫板11,其作为连接前壁部8b和后壁部8c的连接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287628A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680038046.6
申请日:2006-10-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21/34 , B60R2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36 , B60R2021/21537
Abstract: 在从车辆上方所视的平面图中,关闭形成于机罩外板(12)内的安全气囊展开开口(14)的盖(20)为细长的,并且具有弧形。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盖(20)的中心部朝车辆前方突出。盖(20)的铰链部(20E)形成于盖(20)的车辆后侧边缘内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附近的位置处。固定盖(20)的各个夹箍(28)设置在车辆前侧边缘(20J)内在车辆宽度方向从中心部(20K)向外偏移的位置处。因此,防止夹箍(28)与已经穿过安全气囊展开开口(14)并且已经被展开的安全气囊发生干涉。
-
公开(公告)号:CN101258058A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680032681.3
申请日:2006-08-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高桥浩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483 , B60R2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前保险杠构造,在该车辆中具有检测物体对本车辆的前保险杠的碰撞的功能,在所述车辆用前保险杠构造中,通过碰撞检测传感器(104)来检测输入到所述前保险杠的负载的前保险杠区域在车宽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等于该车辆的左右前柱(A柱;107)在车宽方向上的最大间隔,所述碰撞检测传感器在构成所述前保险杠的保险杠加强件(103)与冲击吸收材料(105)之间沿该保险杠加强件延伸设置,所述碰撞检测传感器的接口部分(106)设置在该碰撞检测传感器的车宽方向上的两端中与人行道一侧相反的一端(如果是左侧通行则为右前端;如果是右侧通行则为左前端)。
-
公开(公告)号:CN101155719A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680011929.8
申请日:2006-10-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2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36 , B60R21/215
Abstract: 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包括门(16)、充气装置(18)和安全气囊(20)。当预定情况发生时,设置在车身外板(12)中的门(16)被打开以开启在车身外板(12)中的开口(12A)。充气装置(18)被安置在门(16)内侧。充气装置(18)包括注气口(36),该注气口(36)较门(16)纵向方向的门(16)中心更靠近门(16)纵向方向上门(16)的端部(16B)。安全气囊(20)被安置在车身外板(12)内的预定位置处。当预定情况发生时,所述安全气囊(20)受从充气装置(18)供应的气体的压力膨胀以打开门(16),并且安全气囊(20)通过车身外板(12)中的开口(12A)而朝向车身外部展开。安全气囊(20)的高膨胀压力被施加到门(16)的端部(16B)。
-
公开(公告)号:CN101151179A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680010419.9
申请日:2006-03-24
IPC: B60R21/0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36 , B60R21/34 , B60R2021/01095
Abstract: 一种用于具有保险杠加强构件(12)的车辆的碰撞物体判断装置包括传感器(20)和判断电路(40)。传感器(20)位于车辆的前部,用来测量与在碰撞体同车辆的碰撞中产生的碰撞负载相关的碰撞状态值。判断电路(40)根据测量的碰撞状态值来判断碰撞体是否是行人。传感器(20)位于保险杠加强构件(12)前部端面的上半部区域。因此,区别行人和其它物体的准确度可以被改进。
-
公开(公告)号:CN2717770Y
公开(公告)日:2005-08-17
申请号:CN200420073149.4
申请日:2004-07-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2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3 , B60R21/0134 , B60R21/36 , B60R21/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撞对象保护装置的控制装置,其能够使用于吸收冲撞对象冲撞到发动机罩(12)上时的冲击的多个冲撞对象保护装置以最适合的定时进行动作。在由预测机构(84)预测到冲撞的情况下,驱动前方部升起机构(10)使发动机罩(12)的前端部升起;在回避了冲撞的情况下,使发动机罩自动地向原来的状态复原(100-106)。另外,在由预测机构(84)预测到冲撞之后、由检测机构(86)检测到冲撞时,驱动后方部升起机构(108)。这样,就不会导致因后方部升起机构(50)的动作而不必要地妨碍驾驶员的视野那样的弊端,能够使缓和施加给冲撞对象的冲击的各机构以最适合的定时进行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2790849Y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420116258.X
申请日:2004-12-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21/013 , B60R1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36 , B60R19/483 , B60R21/2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保险杠结构。该车辆用保险杠结构包括以沿车辆垂直方向的预定间隔设置在设有保险杠接触式传感器的负荷传递板与保险杠衬杠的前壁部之间的多个负荷检测传感器。负荷传递板被构造成可相对于保险杠衬杠的前壁部朝向车身后侧位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