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09741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0530288.6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IPC: B61B1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向联通的分体式双管双线真空管道结构及高速列车,该结构包括第一结构、第二结构、第三结构和联通组件,第一结构与第三结构相连接以形成第一管道本体,第二结构与第三结构相连接以形成第二管道本体,第一管道本体用于提供第一气密性真空管道环境,第二管道本体用于提供第二气密性真空管道环境,第一和第二管道本体的横截面高度均大于其对应的横截面宽度,联通组件分别与第一管道本体和第二管道本体连接,联通组件用于实现第一管道本体与第二管道本体之间的联通以降低车辆在真空管道结构中运行的阻力。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双线管道线路建设成本高、占地面积大、施工难度大及列车运行阻力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62209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910256835.6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双管双线真空管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磁悬浮高速列车,该分体式双管双线真空管道结构包括: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第三结构,第三结构用于为车辆提供运行轨道,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分别沿第三结构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设置在第三结构的上部,第一结构与第三结构相连接以形成第一管道本体,第二结构与第三结构相连接以形成第二管道本体,第一管道本体用于提供第一气密性真空管道环境,第二管道本体用于提供第二气密性真空管道环境,第一管道本体和第二管道本体的横截面高度均大于其对应的横截面宽度。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双线管道线路建设成本高、占地面积大及施工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71001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010168108.7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管道梁间密封结构及具有其的真空管道,该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配合件、第二密封配合件和密封件,第一密封配合件沿第一真空管道梁端的周缘固定设置在第一真空管道梁的端部,第二密封配合件沿第二真空管道梁端的周缘固定设置在第二真空管道梁的端部,第一密封配合件与第二密封配合件之间形成楔形密封凹槽,密封件设置在楔形密封凹槽内,密封件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紧密贴合在构成楔形密封凹槽的第一密封配合件和第二密封配合件上以实现第一真空管道梁和第二真空管道梁之间的密封连接。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密封结构的成本高且不容易实现拆解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98737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010572393.9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拆的分体式真空管道,所述管道包括第一法兰盘、第一连接件、第二法兰盘、上半圆管、第二连接件、下半圆管、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上半圆管或下半圆管的对接板上设置第二沟槽和第三沟槽,在第二法兰盘上设置第一沟槽和第四沟槽,并在第四沟槽内设置麻花形的过渡区域,使设置在第四沟槽内的第二密封件从上下压紧式密封旋转过渡为左右压紧式密封,以保障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的连接处实现有效密封。本发明的分体式真空管道的密封结构与焊接密封相比,是可拆卸的,且具有更好的抗疲劳特性,同时该管道的施工难度低、施工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400949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010183258.5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IPC: B60L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急滑靴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动磁悬浮悬浮架,该应急滑靴装置包括:滑靴本体;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悬浮架的构架上,第一支撑组件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滑靴本体上;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悬浮架的构架上,第二支撑组件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滑靴本体上,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呈夹角设置以构成V型结构,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用于将滑靴本体所受到的轨道的支撑力和摩擦力传递至悬浮架。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应急支撑轮在制动时强度差且具有导向作用所导致的悬浮架的状态更加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00948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010182312.4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二系簧悬浮架及具有其的磁悬浮列车,该该两二系簧悬浮架包括构架、第一、第二超导磁体、一系簧组件、第一二系簧、第二二系簧和悬浮架限位止挡组件,第一二系簧和第二二系簧分别设置在构架的两侧,悬浮架限位止挡组件设置在构架上,悬浮架限位止挡组件用于与车体上的车体限位止挡组件相配合以限制两二系簧悬浮架相对于车体沿第二方向以及沿第三方向的移动,当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铰接连接时,第一和第二二系簧设置在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的铰接位置处且用于对第一车体或第二车体的两侧提供支撑作用。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悬浮架上的部分超导线圈失超所导致的列车高速运行时的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2841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1910903641.0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IPC: F16K3/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碎闸板阀及具有其的真空管道,易碎闸板阀包括:基座;开闭机构,开闭机构设置在基座上;闸板,闸板与开闭机构连接,开闭机构用于驱动闸板运动以实现真空管道结构的开闭,闸板包括易碎区;其中,当闸板与列车发生碰撞时,易碎区瞬间碎裂以避免产生冲击力对列车造成损坏;当闸板正常工作时,闸板能够承受位于其两侧的大气压差。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真空管道的闸板阀的安全性能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52839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11576305.9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IPC: C22C33/00 , B22F1/12 , C01B32/184 , B60L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石墨烯/钢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磁悬浮列车。其中,该方法包括:将钢粉末与去离子水混合,并在磁力下搅拌25‑35分钟;加入催化剂后加热至55‑65℃,并持续搅拌4小时;将持续搅拌4小时得到的混合物加热至95‑105℃后放入反应容器中保温24小时;去除反应容器中的沉淀物;在去除沉淀物后的混合物中加入氧化石墨烯溶液,并利用超声分散25‑35分钟得到悬浮液;将悬浮液加热至55‑65℃后加入还原剂;利用离心机对加入还原剂后的悬浮液进行离心操作得到离心后的产物;将离心后的产物干燥2小时,得到石墨烯/钢复合材料。由此,可以提高不锈钢材料的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屈服强度以及弹性模量等。
-
公开(公告)号:CN112238873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910638809.X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然液冷导热管及具有其的自然液冷式分体真空管道结构,该自然液冷导热管包括冷却段和吸热段,冷却段与吸热段首尾相连接以形成封闭管路,封闭管路具有液体空腔,液体空腔内充满冷却液体,吸热段设置在真空管道结构内且靠近位于真空管道结构内的电气线圈,冷却段设置在真空管道结构的外部;自然液冷导热管通过吸热段内的冷却液体吸收电气线圈散发的热量,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液体由于密度变小而上移至冷却段以将所吸收的热量散失到空气中进行冷却并驱动冷却段内的冷却液体进入吸热段进行吸热以完成自然循环液冷过程。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气线圈温升过高、线路建设成本高、占地面积大以及施工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109745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910530364.3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空腔气压实现密封的闸板阀及具有其的真空管道,该闸板阀包括基座、开闭机构、闸板、轨道密封元件和充气元件,开闭机构设置在基座上,闸板与开闭机构连接,开闭机构用于驱动闸板运动以实现真空管道结构的开闭,轨道密封元件设置在闸板的底部,轨道密封元件用于与真空管道结构的轨道密封配合,轨道密封元件具有空腔,充气元件与轨道密封元件的空腔相连通,充气元件用于向空腔中充气以实现轨道密封元件与真空管道结构的轨道密封配合。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闸板阀密封需要断开轨道所导致的车辆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