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6878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1711571.7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 四川省星途鲲鹏航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焊接工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导磁体的焊接工装,包括:拼焊压板、纵向调节单元、横向调节单元、底部外框、垂向调节单元、顶部外框、限位单元、纵向侧板、横向侧板、封板和盒体封焊压块,待焊板件置于底部外框内,限位单元设置在顶部外框上,纵向调节单元和横向调节单元设置在底部外框以及顶部外框上,底部外框和顶部外框通过垂向调节单元连接,拼焊压板设置在底部外框上,待焊板件拼焊成形后,纵向侧板、横向侧板和封板根据拼焊成形后的板件的位置设置在底部外框和顶部外框内,封板置于纵向侧板和横向侧板形成的框体上方,盒体封焊压块固定在顶部外框上。由此,可以确保焊前装配精度及焊后外形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005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508658.4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 四川省星途鲲鹏航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磁悬浮飞轮储能电机及具有其的飞轮储能系统,该电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转子组件与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包括转轴、上侧悬浮板、下侧悬浮板、上侧转子齿和下侧转子齿;转轴的外侧壁沿周向设有用于励磁的环形凹槽;上侧悬浮板和下侧悬浮板均套设在转轴的外侧壁;上、下侧转子齿分别设置于转轴的上、下表面;定子组件包括沿壳体的周向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侧电枢绕组、上侧悬浮磁钢、励磁绕组、下侧悬浮磁钢和下侧电枢绕组,且分别与上侧转子齿、上侧悬浮板、环形凹槽、下侧悬浮板、下侧转子齿相对设置。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飞轮储能电机可靠性较低、气隙体积较小以及需要额外增加磁悬浮轴承控制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7417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475483.1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 四川省星途鲲鹏航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轮储能自取能供电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储能电机、整流器、第一电容、励磁斩波器、DC/DC电源、开关单元和控制器,整流器将储能电机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开关单元包括限流电阻、常闭开关和常开开关;没有外部电源输入时,常闭开关失电常闭,常开开关失电常开,第一电容的电能经常闭开关和限流电阻通入储能电机的励磁绕组并在励磁绕组中产生励磁电流,使得储能电机的反电势上升从而使整流器的直流母线电压随之升高,直流母线电压处于电源的工作电压范围内时,电源开始工作并为控制器供电,控制器上电后控制常开开关闭合以及控制励磁斩波器为储能电机提供励磁电流,并在励磁斩波器输出的电流达到预定电流后控制常闭开关打开。
-
公开(公告)号:CN11807057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475360.8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 四川省星途鲲鹏航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公开了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IGBT仿真模型;对实际IGBT模组进行双脉冲测试,对IGBT仿真模型进行双脉冲电路仿真;将双脉冲测试结果和双脉冲电路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IGBT仿真模型的寄生参数进行校准,得到校准后的IGBT仿真模型;利用校准后的IGBT仿真模型获取实际IGBT模组的热损耗能量;根据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热‑流体‑应力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利用热‑流体‑应力多物理场耦合模型根据热损耗能量以及实际IGBT模组各组件的热容值和热阻值获取实际IGBT模组的温升梯度分布和应力分布。由此,可利用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进行温升梯度仿真,指导变流器设计,提高变流模组功率密度,提高IGBT器件尽限应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33567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210725720.9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 四川省星途鲲鹏航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路均流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第一母排、第二母排、第三母排、第四母排、第一磁芯、第二磁芯、第三磁芯和绝缘层,第二母排堆叠在第一母排上且第二母排的一端与第一母排的一端对齐,第三母排部分堆叠在第一母排上且第三母排与第二母排相距预定距离,第四母排堆叠在第二母排和第三母排上且第四母排的一端与第三母排的一端对齐,第一磁芯设置在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交叠区域的外围,第二磁芯设置在第一母排和第四母排交叠区域的外围,第三磁芯设置在第三母排和第四母排交叠区域的外围,绝缘层设置在堆叠接触的母排之间。由此,可以实现各并联器件所在支路电流均衡的同时确保整个均流装置具有一定的紧凑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0010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245245.5
申请日:2022-03-13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IPC: H02M7/00 , H02M7/487 , H02M7/5387 , H02M1/088 , H02M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管并联NPC三电平逆变器的叠层母排及逆变器,该叠层母排包括四层母排;第一层母排用于设置安装突波吸收电容的连接端子;第二层、第四层母排采用镜像设计,用于逆变器上桥臂与P极直流母线或者下桥臂与N极直流母线的电气连接,以及逆变器上、下桥臂内可控半导体器件之间、以及可控半导体器件与钳位二极管之间的电气连接;第三层母排用于逆变器上、下桥臂AC交流输出的电气连接,以及两个钳位二极管与O极直流母线的电气连接;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母排上可控半导体器件的连接孔采用两组并联设置。该叠层母排可以增加逆变器的载流能力,抑制可控半导体器件在导通与关断切换时产生的电压尖峰,提高逆变器的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90359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010571049.8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IPC: H01F41/06 , H01F41/074 , H01F41/076 , H01F27/28 , H01F27/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零磁通线圈的绕制方法及零磁通线圈,本发明采用两根绕线分别进行上线圈和下线圈的绕制,且上线圈和下线圈均设置为上下回路的双层线圈,能够为磁悬浮列车提供波动范围较小的悬浮力,以使磁悬浮列车的行驶更加稳定,同时双层线圈相比于单层线圈更加节省安装空间;且采用上线圈和下线圈的出线头共同组合作为铰接头,无需额外引入铰链头,从根本上避免了因零磁通线圈和铰链头之间存在接头而导致的加快壳体老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1356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45850.3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驱动故障反馈方法及反馈系统,该方法首先确定不同故障类型对应的频率分段;然后将检测到的故障电平信号反馈进行逻辑处理;评估故障优先级,按优先级将故障电平信号变为低电平,经若干计数点后将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并以高电平作为初始值,持续输出不同故障类型对应的频率信号;最后采集频率信号,统计两上升沿之间的计数值,根据所得计数值和故障类型频率分段确定故障类型。该方法采用单通道进行故障信息反馈,根据反馈脉冲频率传递故障信息,不同的频段代表不同的故障,可以区分不同故障类型,通过设置较宽的故障频率段以及频率间隔区,可以极大地减小干扰带来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55188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010264880.9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浮交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载二自由度电磁阻尼线圈地面测试系统及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零磁通线圈定子、阻尼线圈动子、单自由度位移调整器、二自由度弹性支撑装置、二自由度激振器、二自由度检测装置、第一功率放大器、第二功率放大器、第三功率放大器和控制器,定子包括定子固定板和设置在其上的零磁通线圈,动子包括动子固定板和设置在其上的阻尼线圈,单自由度位移调整器设置在定子固定板上,二自由度弹性支撑装置设置在单自由度位移调整器上,动子设置在二自由度弹性支撑装置上,二自由度激振器和二自由度检测装置均设置在动子固定板上。由此,可以模拟被控对象单一自由度或两自由度振动位移,便于各项电磁阻尼特性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0414019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1810392460.1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和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对应的模型配置文件;对所述模型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配置信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在所述展示场景中的交互敏感度;将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加载到展示场景中,并获取用户操作指令;基于所述交互敏感度对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中的操作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根据自适应调整后的操作参数执行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展示操作。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尺寸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