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制动型轮对、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5273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09076.3

    申请日:2023-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轮对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盘式制动型轮对,包括传动轴、一对轴套、壳体、动盘、定盘以及车轮;壳体与轴套形成的空间为相互独立的第一制动区和第二制动区,动盘活动连接在传动轴,定盘活动连接在壳体,动盘和定盘相互间隔排列在壳体且均适于沿壳体的轴向动作;第一制动区中设置有第一作动器,第二制动区中设置有第二作动器,以对动盘和定盘产生轴向推力。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转向架和轨道车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轨道车辆制动装置对车轴造成额外负荷、对轨道车辆带来较高的能耗和较大的簧间质量、车轮转向过程中制动扭矩不足的缺陷,实现了车轴的轻量化设计,且车辆转向时制动扭矩充足,保障了轨道车辆的行驶安全。

    定位拉板、一系连接结构、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5273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13906.X

    申请日:2023-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位拉板、一系连接结构、转向架及轨道车辆,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包括板体,板体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板体由第一连接端沿第一方向以在第二方向逐渐收拢的方式延伸至第二连接端;且板体的两面内分别具有一体成型的加强部,加强部由第一连接端沿第一方向以在第三方向逐渐向外展开的方式延伸至第二连接端;通过将定位拉板一端构造为宽幅较大,另一端构造为宽幅较小,由此实现拉板两端部件的连接,整体大致为“鱼鳍形”状结构,极大减小了空间的占用,实现了较小的安装空间,且在连接拉板上设有隆起的加强部,这能够提升定位拉板的抗压稳定性,刚度较大。

    一种轴箱内置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9011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80018.6

    申请日:2024-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箱内置转向架及轨道车辆,包括:构架,包括两个平行的侧梁和连接于两个侧梁之间的横梁;轴箱体,设于侧梁的内侧;制动夹钳安装座,设于侧梁的外侧;制动夹钳吊挂件,为横向扁平化结构,通过轴向为垂向的垂向定位紧固件和轴向为横向的横向定位紧固件与制动夹钳安装座连接;制动夹钳,与制动夹钳吊挂件的底部连接。制动夹钳吊挂件为横向扁平化结构,减小了横向尺寸,有利于减小制动夹钳安装座的横向尺寸,为了实现制动夹钳吊挂件的稳定固定,利用垂向定位紧固件和横向定位紧固件同时连接制动夹钳吊挂件与制动夹钳安装座,提升两者连接的强度,在节省制动夹钳上部安装空间的基础上,实现了制动夹钳的可靠安装。

    一种转向架构架、转向架及动车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09967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480468.5

    申请日:2024-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架构架、转向架及动车车辆,涉及转向架技术领域。转向架构架包括两个侧梁、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一端连接其中一个侧梁,另一端连接另一个侧梁;沿侧梁的长度方向,侧梁包括中间段以及设置于中间段两端的端部段,端部段的宽度大于中间段的宽度;且中间段为具有弧形凹部的折弯结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为空心管状结构。本发明提供的转向架构架的结构布局更加紧凑;侧梁的端部段的宽度大于中间段的宽度,方便在端部段安装弹簧套筒,提高弹簧套筒安装的可靠性。此外,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设置为空心管状结构,有利于减轻转向架构架的质量,实现转向架构架的轻量化。

    一种转向架构架、转向架及拖车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09967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477392.0

    申请日:2024-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架构架、转向架及拖车车辆,涉及转向架技术领域。转向架构架包括两个侧梁、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以及抗侧滚扭杆;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一端连接其中一个侧梁,另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侧梁;第一横梁设置有中空腔室,中空腔室沿第一横梁的轴向贯穿第一横梁的两端;第一横梁的轴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扭杆安装座,抗测滚扭杆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扭杆安装座,且抗测滚扭杆位于中空腔室内。本发明提供的转向架构架充分利用了第一横梁内部的空间,不需要额外占用安装空间,使转向架构架的结构布局更加紧凑、合理。还可以保证抗侧滚扭杆正常功能的同时,保护抗侧滚扭杆免受线路石块击打。

    单轨悬挂转向架及单轨悬挂车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4316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71480.0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轨悬挂转向架,包括:构架,构架包括成Y字形相连的走行部安装架和一对悬臂梁,一对悬臂梁的顶部各装有一对稳定轮;摇枕组件,连接于走行部安装架的底部,并适于吊挂车体;一对走行部,对称的连接于走行部安装架的纵向两侧;其中,走行部包括齿轮箱和一对走行轮,齿轮箱通过齿轮箱定位节点与走行部安装架连接,齿轮箱的横向两侧分别与一对走行轮传动连接,一对走行轮适于沿横向对称的装配于轨道上。该单轨悬挂转向架利用齿轮箱定位节点实现齿轮箱的可靠定位安装,并配合构架顶部的稳定轮,整体实现可靠降低甚至抵消车辆垂向振动,并且增大转向架抗侧滚能力,提高转向架的运行安全性。

    走行轮装置及轮对系统、空轨列车

    公开(公告)号:CN11834291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71498.0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走行轮装置及轮对系统、空轨列车。该走行轮装置包括:轮毂,适于连接动力输出轴;轮辋,固接于轮毂;轮胎,连接于轮辋,轮胎内设有充气腔;支撑体,固接于轮辋,并位于充气腔内。该走行轮装置通过设置带有充气腔的空心轮胎,并在充气腔内安装刚性支撑体,既能降低轮胎刚度,实现车轮载荷的可靠降低,又能大幅降低现有实心轮胎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车轮减载至零以及垂向振动过大的风险,从而降低甚至完全克服因车辆脱落、爆胎等险情发生的可能性。即使出现爆胎情况,该走行轮装置依靠支撑体仍能可靠续行,进而提高轮对系统的使用寿命以及列车的运行平稳性、安全性以及乘坐舒适度。

    车端抗侧滚减振装置及轨道车辆、列车

    公开(公告)号:CN113002581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110328578.X

    申请日:2021-0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端抗侧滚减振装置及轨道车辆。该车端抗侧滚减振装置包括:一对减振机构,适于分别安装在相连的一对车体上相对设置的一对端墙上,且一对减振机构分别设置于车体沿长度方向的轴线两侧;连接杆,两端分别铰接于一对减振机构,连接杆的长度大于任一车体的垂向运动位移,以将车体的侧滚运动与垂向运动之间解耦。该车端抗侧滚减振装置能确保连接于一对车体间的连接杆的长度能够远大于车体垂向运动的位移,从而在车体进行不同运动过程中能利用连接杆对减振机构的运动进行限位,以至少实现车体的侧滚运动与垂向运动之间的解耦,进而实现在不影响垂向平稳性的前提下更可靠的抑制侧滚振动,大大提升轨道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和乘坐舒适度。

    液压执行单元、车厢升降系统及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90160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0106723.X

    申请日:202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压执行单元、车厢升降系统及轨道车辆,液压执行单元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车厢连接;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设置在车辆底架上;液压缸筒,液压缸筒与第一连接板可转动地连接;活塞杆和活塞,活塞设置在活塞杆上,活塞杆通过活塞与液压腔密封连接,其中,活塞将液压腔分为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其中,液压缸筒上设有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均位于靠近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并分别与第一油腔连通,液压缸筒内还设有测试进口和测试出口,测试进口和测试出口均位于靠近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并分别与第二油腔连通。本发明的液压执行单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厢升降系统结构复杂、升降不稳定的问题。

    转臂式轴箱载荷测试方法
    5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81184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10486759.0

    申请日:2020-06-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载荷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臂式轴箱载荷测试方法。转臂式轴箱载荷测试方法包括在垂向减振器与转臂式轴箱的连接位置的第一载荷识别点设置第一应变组件;在转臂式轴箱的加强筋内孔中的第二载荷识别点设置第二应变组件;将第一应变组件以及第二应变组件与信号采集设备电连接;对转臂式轴箱施加载荷,获取载荷与应变的传递系数;将转臂式轴箱安装于车辆,根据第一应变组件、第二应变组件的应变响应以及载荷与应变的传递系数,获取转臂式轴箱的载荷时间历程曲线。该转臂式轴箱载荷测试方法能够准确地获取转臂式轴箱在动态载荷下的载荷时间历程曲线,解决了仅对转臂式轴箱进行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校核造成的测试结果保守、偏差大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