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05448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37088.X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IPC: C08G6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所述方法以碳酸二酯和二羟基化合物为原料,在含氮有机化合物或含氮有机化合物和纤维素的复合物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酯交换反应,缩聚生成聚碳酸酯;本发明所述方法采用上述催化剂,其具有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不影响聚碳酸酯的品质的优势,且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聚碳酸酯的分子量大,玻璃化转变温度高。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原料选择范围广,催化剂用量少,反应条件温和,且反应过程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产物不含有毒物质,是一种高效、绿色环保的低成本聚碳酸酯制备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101911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84857.7
申请日:2019-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IPC: C08G6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生物基聚碳酸酯的离子液体催化剂及合成生物基聚碳酸酯的方法。所述离子液体催化剂的阴离子为氨基酸类阴离子,所述离子液体催化剂的阳离子为季铵类阳离子、季膦类阳离子、咪唑类阳离子、吡啶类阳离子或哌啶类阳离子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所述的氨基酸类离子液体催化剂具有绿色环保、可生物降解,低残留的优点;而且本发明所述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优异,与传统的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或季铵、季膦盐等催化剂相比,离子液体与异山梨醇的形成分子间氢键可以打破异山梨醇的内羟基形成的分子内氢键,活化后的异山梨醇的内羟基/外羟基
-
公开(公告)号:CN110724255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112682.4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IPC: C08G64/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配催化剂及其在制备生物基聚碳酸酯中的应用,所述复配催化剂包括卤化物和有机盐类催化剂,所述卤化物包括碱金属卤化物、金属卤化物和碱土金属卤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所述有机盐类催化剂包括有机碱金属催化剂或有机碱土金属催化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该复配催化剂中所述卤化物和有机盐类催化剂相互协同发挥催化作用,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并且催化剂稳定性高,提高所催化反应的催化选择性,提高产品收率,将该复配催化剂用于生物基聚碳酸酯的制备,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反应时间缩短,产物收率提高,并且能够制备得到更高分子量的生物基聚碳酸酯。
-
公开(公告)号:CN109148820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113392.7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IPC: H01M4/04 , H01M4/1391 , H01M4/1393 , H01M10/0525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04 , H01M4/0435 , H01M4/1391 , H01M4/1393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厚极片的制备方法及使用该极片的高能量密度软包电池。其制备方法包括匀浆、涂布、辊压、模切、干燥、叠片、极耳焊接、封装、电芯干燥、注液、化成等步骤,其中电池正极双面面密度45‑70mg/cm2,负极双面面密度20‑35mg/cm2,并根据正极面密度需求,调整负极面密度,使得负极面容量/正极面容量大于等于1.0小于等于1.2;正极孔隙率控制在22.4%‑37.5%,负极孔隙率控制在27.6%‑32.2%;根据压实密度,电芯注液量为1.75‑2.5g/Ah;电池化成包括恒流充电‑恒压充电‑恒流放电等三个步骤,恒流充电倍率为0.04‑0.06C,充电至截止电压U1后恒压充电至截止电流为0.01‑0.02C;恒流0.04‑0.06C倍率放电至截止电压U2。本发明所公开的厚极片制作方法简洁、效果好、可批量生产,能够有效提高单体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211320227U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20183314.0
申请日:2020-02-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IPC: H01M8/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堆叠式锂浆料液流电池反应器,属电化学电池领域。所述反应器一侧包括含正极腔盖板(500)、隔离板(401)和负极电极单元(300),另一侧包括含正极腔盖板(500)和隔离板(401)。两者中间包括0-10组正负极电极对(400)。电极对由负极电极单元(300)、隔离板(401)、正极电极单元(200)和隔离板(401)组成,电极单元由集流板和电极框(100)组成。电极框设置集流板槽(102)和进、出液口(101)。该反应器模块化设计,部件简单、易加工,组装方便、灵活;同时,电极框设置多个进、出液口,能均匀化浆料的分布,减少荷电态和流场的不均匀性,降低电池极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95476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16154.5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6 , B01J31/06 , B01J31/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绿色催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UCST型聚合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本方法以卤代1‑乙烯基‑3‑烷基咪唑离子液体为单体,通过RAFT聚合得到UCST型聚合离子液体,优选出的UCST型聚合离子液体,可以使分散在环状碳酸酯中的低浓度环氧底物(15%~100mol%)高效向产物环状碳酸酯转化:在反应温度为100~130℃,反应压力为1~3MPa,反应时间为1~6h的条件下,产物产率达到97%。本发明特点:与均相离子液体相比,该类UCST型聚合离子液体在反应结束降温后能够自动从溶液中析出,实现通过温控相分离回收催化剂,回收率为35~100%,能够降低分离能耗;与其他非均相离子液体催化剂相比,该类UCST型聚合离子液体无需载体,且在反应时逐渐溶解,具有活性较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7703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93405.2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25C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离子液体低温电解铝的排氯装置,属于绿色冶金技术领域,排氯装置用于排出电解槽析出的氯气,排氯装置包括:壳体,电解槽设置在壳体的内腔;氯气探测器,氯气探测器设置在壳体上,用于监测壳体内的氯气浓度;排气管路,排气管路设置在壳体的一侧,用于将壳体内的氯气引导至外部。本发明有效降低了阳极析氯对铝电沉积过程的负面影响,进而保障铝电解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6626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67565.X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合成丁二胺的关键酶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鸟氨酸脱羧酶的基因,所述鸟氨酸脱羧酶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本发明通过进一步优化反应体系,提高了丁二胺合成能力,能够更加高效合成丁二胺。
-
公开(公告)号:CN11955235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802115.2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壳聚糖接枝改性生物基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在保护气氛下,将生物基尼龙盐、水、催化剂和壳聚糖季铵盐混合,顺次进行预聚合反应和终聚合反应,得到壳聚糖接枝改性生物基尼龙材料。本发明选用壳聚糖季铵盐与生物基尼龙盐反应,增加了原始聚酰胺表面正电荷的数量,大量的正电荷可促进聚酰胺与菌体细胞表面带有负电荷的蛋白质、磷壁酸、脂多糖等发生絮凝作用,进而破坏细胞质膜的渗透屏障作用,导致菌体细胞的完整性破坏,营养物质流失,从而达到本征抑菌的效果。本发明所得壳聚糖接枝改性生物基尼龙材料具有优异的抑菌性能、力学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50693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70671.9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25B11/032 , C25B11/065 , C25B11/075 , C25B11/081 , C25B3/07 , C25B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催化转化二氧化碳和甲醇合成碳酸酯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含氮聚离子液体作为前体,设计制备了新型含氮聚离子液体基的功能化氮掺杂碳纳米管材料作为第一催化剂,第一催化剂与气体扩散层制成阴极材料,以聚离子液体基氮掺杂碳纳米管材料负载钯作为电解液反应的第二催化剂。整体电催化体系包括上述电极材料、第二催化剂、反应电解液及反应装置,其中低碳醇(甲醇、乙醇)既作为电解液溶剂又作为反应物,通过电极材料、第二催化剂和电解液的协同作用在电解池反应装置中进行恒电位电解反应合成碳酸酯。本发明电催化CO2直接合成碳酸酯的方法,采用新型含氮聚离子液体基的氮掺杂碳纳米管催化材料同时作为第一催化剂和第二催化剂的主体,体系简化,制备便捷,合成高效,促进在温和条件下CO2和低碳醇电合成有机碳酸酯过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