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3720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85196.2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8 , C07D303/04 , C07D301/32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吸收剂及其用于环氧乙烷吸收转化耦合联产碳酸乙烯酯的方法。所述复合吸收剂包括离子液体和碳酸乙烯酯,所述离子液体的结构如式I、式Ⅱ或式Ⅲ所示。本发明将上述复合吸收剂用来吸收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在吸收的过程中离子液体还作为催化剂,将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反应生产碳酸乙烯酯,吸收的同时实现预转化,降低了能耗,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价值。本发明还将上述复合吸收剂用于环氧乙烷吸收转化耦合联产碳酸乙烯酯,将吸收和转化直接耦合,实现了一步生产碳酸乙烯酯,不仅操作简单,设备造价低,而且减少了汽提过程,降低了能耗,实现了经济高效和节能环保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156742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591299.5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6 , C07D317/38 , B01J31/26 , B01J3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子液体催化尿素与二元醇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该方法使用金属盐和咪唑类离子液体组成的复合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00-200℃,反应压力为5-500KPa,反应时间为1-10h的条件下催化尿素和二元醇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本发明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复合催化剂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以及工艺流程简单的优点,具有较高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15273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51279.8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31/06 , B01J35/10 , C07D317/36 , C07D317/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型聚合离子液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负载型聚合离子液体催化剂包括载体、接枝在所述载体表面的硅烷偶联剂以及接枝在所述硅烷偶联剂末端的聚合物;合成所述聚合物的单体包括活性阴离子和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的阳离子。所述负载型聚合离子液体催化剂用于合成环状碳酸酯,能够使聚合物离子液体中的活性位点充分暴露,从而实现聚合物离子液体的充分利用,在较低添加量的条件下便能够实现较高的收率,相比一般本体聚合得到的聚合离子液体用量可以减少一半以上,活性位点不易脱落,热稳定性高(高于250℃),易回收且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0041298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435642.7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8 , C07D303/04 , C07D30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量环氧烷烃脱除转化的方法及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反应单元、变压分离单元、吸收单元以及增压、冷却单元。其中,所述反应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反应器和加热器;所述变压分离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高、低压分离罐和负压分离罐;所述吸收单元为一台吸收塔。本发明利用多级变压闪蒸分离、吸收和转化的方法,可实现微量环氧烷烃的快速分离和吸收转化利用,解决了微量环氧烷烃残留带来的安全性低、产品质量差的问题,具有脱除效率高、操作简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4999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50799.9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 ,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IPC: B01J8/22 , B01J19/00 , C07D317/38 , C07D317/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通道制备环状碳酸酯反应热集成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反应单元、热集成单元和催化剂分离单元。为实现反应热集成利用,所述反应单元包括鼓泡床反应器、微通道反应器和热集成系统,原料CO2和环氧烷烃在所述鼓泡床反应器中发生反应,反应热通过所述微通道反应器与热集成单元的撤热介质吸收,经增温增压后为所述催化剂分离单元的蒸发器供热,从而在确保反应效率的同时实现环状碳酸酯的反应热集成利用,大幅降低了环状碳酸酯的制备能耗,提升了反应热集成利用效率,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一种高效低碳制备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930362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28504.3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掺杂氧化镧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尿素和甘油合成碳酸甘油酯的应用,所述催化剂为在离子液体中按照不同配比制备的不同金属掺杂的氧化镧催化剂。以摩尔比为(0.1~3):1的尿素和甘油为原料,催化剂用量为甘油质量的(1%~10%),控制反应温度为(100~180)℃,压力为(5~50)kPa,时间为(1~10)h,获得的碳酸甘油酯的收率大于90%,选择性最高可达99.99%。本发明所提供的催化剂制备工艺简单,催化效率高,性能稳定且易于与反应体系分离,在催化制备环状碳酸酯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832859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753201.8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31/02 , B01J23/10 , C07D317/38 , C07D317/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离子液体改性二氧化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由溶剂热和水热的方法制得,通过改变离子液体种类、溶剂组成、铈盐种类及水加入形式调控获得不同性质的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80‑150℃,反应压力为0.25‑5MPa,反应时间为15‑180min的条件下催化二元醇和CO2合成环状碳酸酯。改性后的催化剂在压力为0.5MPa、反应温度100℃的温和条件下,反应1h,碳酸乙烯酯的收率为79.58%;在3MPa条件下,碳酸乙烯酯收率>99%。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催化CO2和二醇制备碳酸酯的性能高,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81472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1626954.4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环状碳酸酯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反应单元、吸收分离单元和精制单元,所述反应单元包括多段式反应器;所述多段式反应器内设有至少三段催化剂床层,相邻两段催化剂床层之间设有物理隔板,所述物理隔板与上、下催化剂床层之间均留有空间,上方空间形成隔液腔,所述隔液腔中设有级间冷却器,下方空间形成进液腔。本发明所述装置将反应器设计为多段式结构,并在各反应段之间设置冷却器,即通过多段级间换热的方式,实现反应温度的稳定控制以及环氧烷烃的逐级转化利用,有效解决环氧烷烃单级转化放热量大,反应器温度难以控制的问题;本发明所述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安全高效,成本较低,适用范围较广。
-
公开(公告)号:CN115888824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1339857.7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31/08 , C07D317/36 , C08F220/54 , C08F226/06 , C08F212/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酰胺功能化聚合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聚合离子液体用于以CO2和环氧化物为原料合成环状碳酸酯。本方法以咪唑离子液体为单体,和带有酰胺基团的交联剂、带有苯环的交联剂通过自由基共聚得到交联聚合离子液体,优选出的聚合离子液体,在离子液体0.1%~5mol%,反应温度为30~130℃,反应压力为1~5MPa,反应时间为0.5~24h的条件下对CO2和环氧化物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收率可以达到98%。本发明特点:该类聚合离子液体催化剂和离子液体单体相比,聚合离子液体具有易于分离和可循环利用的优点。此外,和其他非均相催化剂相比,聚合类型的催化剂由具有不同活性位点的离子液体单体和酰胺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可以将具有活性位点的离子液体单体和酰胺聚合为非均相催化剂,通过添加二乙烯基苯调节聚合物的表面积来实现催化剂活性中心较好的分散,使得聚合物催化剂具有利用率高,活性好、热稳定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06204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111328571.4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G01N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储存及定量取样装置及其方法和用途,所述液体储存及定量取样装置包括切换阀以及分别独立接入所述切换阀的储料组件、定量环和下游组件,通过切换所述切换阀连通所述储料组件和定量环,所述储料组件内的液体样品流入所述定量环进行取样,或连通所述定量环和下游装置,所述定量环内的液体样品流入所述下游装置进行检测分析;所述储料组件的底部连通有吸收液储罐,所述储料组件和吸收液储罐之间设置有第一爆破片。本发明通过切换阀和定量环的配合,能够在高压下更精准、快捷地取样,提高自动化程度。通过吸收液储罐、爆破片和安全阀的配合,以及结合外部夹套冷凝和内部惰性气体气封,有效提高液体储存和取样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