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0778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389171.8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8 , C07D317/36 , B01J31/18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卟啉离子框架催化剂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尿素和二元醇化合物在催化剂的催化下发生尿素醇解反应,得到环状碳酸酯,所述的催化剂为金属卟啉离子框架非均相催化剂,使用上述方法制备的环状碳酸酯具有较高的收率。本发明的特点:使用的金属卟啉离子框架非均相催化剂相较于传统催化剂,具有多活性位点,双活性组分,催化效率高,性能稳定易于从反应液中分离循环使用,具有较高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81939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48015.2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8 , C07D317/36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碱离子液体催化二氧化碳和二元醇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该方法使用有机碱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和二元醇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同时采用氧化苯乙烯作为脱水剂,氧化苯乙烯与二元醇的摩尔比为0.5‑3:1,离子液体与二元醇的摩尔比为0.01‑0.2:1,反应温度为80‑160℃,反应压力为1‑5MPa,反应时间为2‑12h。本发明中提出的离子液体催化剂绿色无污染、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较为温和,且加入的脱水剂氧化苯乙烯不仅极大提高了环状碳酸酯的收率,并能联产高价值的碳酸苯乙烯酯,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50495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1280968.5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6 , C07D317/38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离子密度聚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CO2和环氧化合物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本方法以两种咪唑基单体按一定比例共聚,反应在离子液体用量很少的条件下,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CO2与环氧化合物的高效转化,且具有稳定性好易分离的优点。该催化剂催化反应得到产物环状碳酸酯收率可达98%。该催化过程具有以下优势,通过高离子密度聚离子液体的设计使得CO2高效转化,同时易于分离,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50495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80968.5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6 , C07D317/38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离子密度聚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CO2和环氧化合物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本方法以两种咪唑基单体按一定比例共聚,反应在离子液体用量很少的条件下,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CO2与环氧化合物的高效转化,且具有稳定性好易分离的优点。该催化剂催化反应得到产物环状碳酸酯收率可达98%。该催化过程具有以下优势,通过高离子密度聚离子液体的设计使得CO2高效转化,同时易于分离,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307789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0389171.8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8 , C07D317/36 , B01J31/18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卟啉离子框架催化剂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尿素和二元醇化合物在催化剂的催化下发生尿素醇解反应,得到环状碳酸酯,所述的催化剂为金属卟啉离子框架非均相催化剂,使用上述方法制备的环状碳酸酯具有较高的收率。本发明的特点:使用的金属卟啉离子框架非均相催化剂相较于传统催化剂,具有多活性位点,双活性组分,催化效率高,性能稳定易于从反应液中分离循环使用,具有较高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433228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24685.5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 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31/06 , B01J31/02 , C07D317/36 , C08F292/00 , C08F226/06 , C08F212/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壳型聚合离子液体催化CO2温和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咪唑类离子液体单体在无机载体二氧化硅表面聚合形成核壳型聚合离子液液体催化剂,离子液体单体与二氧化硅质量比为1:0.5‑1:10,合成的核壳型聚合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尺寸1~1000nm。在催化剂的加入量与环氧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2~200,反应温度为30‑180℃,反应压力为0.1‑8MPa条件下,反应时间为0.25‑24h,催化CO2和环氧化合物高效合成环状碳酸酯,收率最高可达97.2%。本发明的特点:核壳型聚合离子液体催化剂具有活性位点多、催化效率高、稳定不易分解、制备工艺简单、添加量少、容易从液相中分离等诸多优点,具有较高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156742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910591299.5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6 , C07D317/38 , B01J31/26 , B01J3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子液体催化尿素与二元醇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该方法使用金属盐和咪唑类离子液体组成的复合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00‑200℃,反应压力为5‑500KPa,反应时间为1‑10h的条件下催化尿素和二元醇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本发明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复合催化剂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以及工艺流程简单的优点,具有较高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156742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591299.5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6 , C07D317/38 , B01J31/26 , B01J3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子液体催化尿素与二元醇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该方法使用金属盐和咪唑类离子液体组成的复合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00-200℃,反应压力为5-500KPa,反应时间为1-10h的条件下催化尿素和二元醇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本发明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复合催化剂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以及工艺流程简单的优点,具有较高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81939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1548015.2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8 , C07D317/36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碱离子液体催化二氧化碳和二元醇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该方法使用有机碱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和二元醇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同时采用氧化苯乙烯作为脱水剂,氧化苯乙烯与二元醇的摩尔比为0.5‑3:1,离子液体与二元醇的摩尔比为0.01‑0.2:1,反应温度为80‑160℃,反应压力为1‑5MPa,反应时间为2‑12h。本发明中提出的离子液体催化剂绿色无污染、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较为温和,且加入的脱水剂氧化苯乙烯不仅极大提高了环状碳酸酯的收率,并能联产高价值的碳酸苯乙烯酯,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