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6401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45591.1
申请日:2025-04-1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G06V20/10 , G06V10/25 , G06V10/26 , G06V10/762 ,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树冠冠层的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点云数据处理技术,该方法包括:获取林业资源的原始点云数据集;对原始点云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点云数据集;基于预处理点云数据集,构建八叉树索引划分空间,并采用连通性聚类算法分离单株树木,生成携带标签的点云分割结果;基于点云分割结果中的每株分割数据,提取树木参数,生成结构化参数表;根据用户的输入实时生成3D裁剪框,基于3D裁剪框和单一树木,筛选并输出目标区域的裁剪点云子集;基于裁剪点云子集,沿垂直方向进行等厚度分层切片,逐层计算投影面积并累加各层体积,生成树冠总体积。基于该方案,可以准确分析树冠冠层的树木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72123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05879.5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37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及分子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欧洲云杉40K基因组液相芯片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欧洲云杉基因分型的分子标记组合,所述分子标记组合包括40000个SNP位点。基于上述40000个SNP位点,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欧洲云杉40K基因组液相芯片,所述欧洲云杉40K基因组液相芯片均匀覆盖基因组,功能位点丰富,成本低廉,生信分析简单,可用于云杉的基因分型、种质资源保护以及分子育种研究,有助于推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组选择育种,缩短林木育种周期,提高选择精度和育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402749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910795489.9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洛楸1号’嫁接采穗圃的营建方法,以‘洛楸1号’1年生嫁接苗、扦插苗或组培苗为建圃材料,按行距为1.5m~3m、株距为1.0m~2.5m定植。然后,在苗干0.1m~1.0m处定干,通过侧枝数量控制,实现单株最大的产芽量。解决了‘洛楸1号’产芽量低,影响规模化扩繁的问题,操作简单、实用,为‘洛楸1号’采穗圃的营建提供给了技术保障,适用于‘洛楸1号’规模化繁育。
-
公开(公告)号:CN110326537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910741566.2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椿丛生芽诱导及增殖方法,以当年生未木质化枝条作外植体,置于特定的诱导培养基上,在温度25℃,湿度60%,光照强度20~60μmolm‑2s‑1,光诱导时间16h/d的培养条件下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在特定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形成丛生芽;当丛生芽长到3cm以上时切下,选择致密的愈伤组织继续增殖培养。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茎段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100%,丛生芽的诱导率高于50%,丛生芽增殖倍数高于8,最高可达26。
-
公开(公告)号:CN11211144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1015336.7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楸树木质部原生质体分离和转化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温室内生长健康的楸树植株,将茎段去皮后,浸泡于酶解液中避光静置;S2、酶解结束后,将茎段转移到MMG溶液中,轻轻摇晃,以释放酶解完的原生质体细胞;随后进行过滤以去除杂质,并通过水平离心进行原生质体收集;最后加入适量MMG重悬细胞,获得原生质体溶液;S3、利用氯化铯梯度离心的方法进行高纯度质粒的提取;S4、利用PEG介导的方式进行原生质体高效转化。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以楸树木质部为材料进行原生质体分离和转化,分离得到的原生质体具有杂质少,数量多的优点,可获得高质量的楸树原生质体,同时提供了系统高效的转化方法,为木本植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06754632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611255964.6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C12N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灰楸叶片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其以灰楸组培苗幼嫩叶片为材料,通过控制纤维素酶Onozuka RS、离析酶Macerozyme R‑10的配比及浓度、酶解液中甘露醇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等因素,获得了灰楸叶片原生质体。本发明所述方法获得的游离原生质体数量多,活力高,可为灰楸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遗传转化、体细胞杂交、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等研究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0041418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433364.1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尤其是灰楸CfPIP1-1水通道蛋白。该灰楸水通道蛋白的灰楸抗旱相关的CfPIP1-1基因cDNA全长的核苷酸为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灰楸抗旱相关的CfPIP1-1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为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灰楸CfPIP1-1水通道蛋白,通过从灰楸叶片中克隆获得与灰楸抗旱相关的PIP基因,通过RT-PCR证实了其在干旱胁迫下灰楸叶片和根系中的协同性表达,依据转基因拟南芥抗旱性评价证实其提高抗旱性的能力,从而提高了灰楸抗旱性的遗传改良。
-
公开(公告)号:CN105111291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510544023.3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楸树CabuAP3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所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基因序列(CDS)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楸树CabuAP3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如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CabuAP3基因仅在楸树的花瓣和雄蕊中表达,而在叶片、萼片和雌蕊中不表达。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染法将CabuAP3基因表达载体转入野生型拟南芥和拟南芥ap3‑3突变体中,结果显示转基因野生型拟南芥额外长出了1个花瓣,说明CabuAP3基因具有调控转基因野生型拟南芥花瓣数量增加的功能,而转基因拟南芥ap3‑3突变体长出了花丝状结构。利用楸树CabuAP3基因表达载体获得的植物变异材料,可用于植物育种和观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083415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410272732.6
申请日:2014-06-1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A61K36/185 , A61K8/9789 , A23L33/00 , A61P39/06 , A61Q19/08 , A61K12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梓树叶片中提取抗氧化成分—酚类物质的方法。先对新鲜采摘的梓树叶片进行杀青处理,然后将叶片烘干至恒重,粉碎过筛后加入甲醇溶液中,经超声处理,浸提后对所得溶液进行过滤,滤液中含有酚类物质。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提取领域。梓树(Catalpa ovata)叶片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抗氧化和还原能力,由于其原料为梓树叶片,产量大,提取方法简单,总体成本低,所以适合大规模生产,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适用于医药、化妆品、保健品和食品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111291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44023.3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楸树CabuAP3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所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基因序列(CDS)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楸树CabuAP3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如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CabuAP3基因仅在楸树的花瓣和雄蕊中表达,而在叶片、萼片和雌蕊中不表达。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染法将CabuAP3基因表达载体转入野生型拟南芥和拟南芥ap3-3突变体中,结果显示转基因野生型拟南芥额外长出了1个花瓣,说明CabuAP3基因具有调控转基因野生型拟南芥花瓣数量增加的功能,而转基因拟南芥ap3-3突变体长出了花丝状结构。利用楸树CabuAP3基因表达载体获得的植物变异材料,可用于植物育种和观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