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639810U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320828127.3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1D1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刚性铰专用支座,属于桥梁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在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之间设有球冠衬板,球冠衬板与上支座板之间设置有中间钢衬板,中间钢衬板与上支座板之间设有平面滑板,中间钢衬板与球冠衬板之间设有减振橡胶垫;调节板与球冠衬板之间设置球面滑板,楔形板设于调节板与支座连接架垫板之间,楔形板与调节板之间采用斜面配合,支座连接架垫板固定于大箱梁上;在楔形板的大端上设有支耳,支耳内旋有连接于调节板上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上设有位于支耳两侧的调节螺母,楔形板的大端上活动连接有千斤顶,千斤顶活动连接于小箱梁上。本实用新型可精确测定调高量,在斜面设置标尺与指针可精确的读取调高量,精度达0.01mm。
-
公开(公告)号:CN203625766U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320828934.5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涡激振动控制的抑振板,属于桥梁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桥梁涡激振动控制的抑振板,包括下立柱和上立柱,在桥体的边梁上沿桥向均布有若干呈弧形的下立柱,每个下立柱上均固定有上立柱,任意两相邻的下立柱之间安装有圆管和钢条形成检修道栏杆;任意两相邻的上立柱之间安装有多排半椭圆形的钢障条。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桥梁涡激振动控制的抑振板,克服了直接在桥面设置风障对风阻系数的不利影响,能有效抑制主梁正攻角条件下的涡激共振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203361006U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20389579.6
申请日:2013-07-02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1D1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用刚性铰,属于桥梁建设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桥梁用刚性铰,包括固定端箱梁、滑动端箱梁和小箱梁,所述固定端箱梁与滑动端箱梁相距形成伸缩缝,所述小箱梁的一端固定于固定端箱梁内,所述小箱梁的另一端套于滑动端箱梁内,可沿滑动端箱梁的轴线方向自由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桥梁用刚性铰,结构简单,施工难度小,对水环境影响小,成本低廉;能够科学合理地解决桥梁主梁温度变形问题,释放主梁两端的纵向相对线位移,约束主梁转角和剪切位移;在满足受力要求的同时又能确保行车的舒适性,保证使用寿命长久,以及使用的安全可靠。施工风险小,保证是施工安全,便于养护,降低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4089955U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22642590.1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双层回字形复合地连墙锚碇基础,包括地连墙基础以及锚体,所述地连墙基础包括外墙和内部格构式地连墙,外墙包括两层回字形地连墙,内部格构式地连墙将外墙内部区域分隔为至少两个隔舱,两层回字形地连墙之间以及各隔舱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地基加固层、封底层和干浇底板,两层回字形地连墙之间还设置有实体钢筋混凝土,实体钢筋混凝土位于干浇底板上方,内部格构式地连墙顶部设置有顶板,达到了提高加固土体的摩擦系数及地基承载力、在隔舱内水下吸泥取土,坑内外采用无水头差施工作业、降低施工风险、提高整体稳定性及竖向承载力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3628904U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320824140.1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钢结构除湿降温系统,属于桥梁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桥梁钢结构除湿降温系统,采用进风管依次将过滤器、除湿降温设备、回风阀和循环风机串联至桥梁钢结构的进风口,桥梁钢结构的出风口连接至进风管的管口;所述过滤器与循环风机之间还采用通风管直接连通,所述通风管上设有新风阀。本实用新型的桥梁钢结构除湿降温系统,与传统的除湿方式对比,能耗降低40%,成本降低40%,运行可靠性则大幅提高,同时,维护频率也从有人值守变成间歇性维护;可有效地控制梁内的温湿度,辅助散热,维持梁内材料正常工作,减缓钢结构内部的腐蚀,同时也减缓设备材料的腐蚀。
-
公开(公告)号:CN214089475U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22647661.7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IPC: E01D19/12 , E01D2/00 , B23P15/00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开口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桥面板结构包括顶板、底板、L形加劲肋和横隔板;L形加劲肋与横隔板正交设置,并夹置于顶板与底板之间;若干L形加劲肋沿顶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横隔板沿顶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L形加劲肋包括与顶板连接的第一纵向肋面,以及与第一纵向肋面连接的第二纵向肋面;每两个L形加劲肋的第二纵向肋面相对间隔设置,形成一个纵向加劲肋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纵向加劲肋设置为开口结构,保证了桥面结构强度的同时,开口型纵肋局部扭转刚度较常规闭口肋有所降低,不会引起过高的应力集中,还可实现运营期内,对纵向加劲肋与顶板间内侧焊缝的检查和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206670815U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20170245.8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中交公规土木大数据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K7/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桥面ERS铺装的温度监测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数据存储与显示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安装在桥面上的一号电阻式温度传感器、二号电阻式温度传感器、三号电阻式温度传感器、四号电阻式温度传感器、五号电阻式温度传感器、六号电阻式温度传感器、七号电阻式温度传感器、八号电阻式温度传感器、九号电阻式温度传感器、十号电阻式温度传感器、十一号电阻式温度传感器、十二号电阻式温度传感器。本专利的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均为可集中体现桥梁受力特性、构造特点的部位,并且这些部位受其他部件的遮挡最小,日照辐射时间段最长,更有利于温度数据的准确获取。
-
公开(公告)号:CN203625762U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320829898.4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1D1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有双排支座体系的多塔斜拉桥,属于桥梁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设有双排支座体系的多塔斜拉桥,在多塔斜拉桥上布置有多个索塔,所述索塔的顶部通过拉索连接主梁,在索塔顺桥方向的两侧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塔梁竖向支座,使索塔两侧对主梁支撑。本实用新型的设有双排支座体系的多塔斜拉桥,在汽车活载作用下,双排支座体系的主梁竖向位移以及塔顶纵向位移和塔梁固结体系基本一致,解决了弱塔结构多塔斜拉桥的主梁竖向刚度问题;漂浮型双排支座体系在温度荷载作用下的塔底弯矩远小于塔梁固结体系,同时也小于半漂浮体系,双排支座体系有效避免了采用塔梁固结体系存在的,索塔温度荷载受力过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4089479U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22650405.3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清华大学
IPC: E01D19/14 , E01D101/26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钢管约束混凝土组合索塔,包括:箱体和钢管约束混凝土柱体,其中,钢管约束混凝土柱体设置在箱体内,并且钢管约束混凝土柱体通过第一腹板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钢管约束混凝土组合索塔,充分利用了钢管混凝土的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效果,显著提高了索塔的抗压承载力,同时外置箱体主要承受弯曲载荷,并能极大地改善了超高索塔的抗风性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合了超大跨径悬索桥超高索塔的受力特点,充分发挥了钢管约束混凝土柱体与箱体的材料特点,力学性能得以充分发挥,索塔受力情况有了较大程度改善,应用在超大跨径悬索桥中具有明显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214089478U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22642588.4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索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悬索桥主缆缆力自平衡体系。该悬索桥主缆缆力自平衡体系,包括:索鞍机构,包括索鞍、滚轴和主缆,索鞍设于滚轴上,主缆设于索鞍上,且索鞍沿主缆的方向可滑动;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挡块和第二限位挡块;制动机构包括制动器,索鞍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设有相对应设置的制动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索鞍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限位挡块和第二限位挡块,实现索鞍在第一限位挡块和第二限位挡块之间,并在滚轴上移动,实现主缆产生的不平衡力的调节;通过设置制动器,实现制动器对索鞍的制动效果,防止索鞍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滑动,提高了索鞍主缆的自平衡调节效果,提高索塔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