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68713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34849.0
申请日:2014-01-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穴位刺激的瘫痪肢体运动控制的方法,采用体表探测电极阵列采集健康肢体运动时的体表肌电信号,经由信号处理电路对采集到的体表肌电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等信号处理后,通过通信信道传输给激励信号生成电路生成刺激信号,最后将所述刺激信号施加到刺入瘫痪肢体指定穴位的针状或同心圆刺激电极阵列上,最终实现瘫痪肢体的运动。本发明采用电针刺激方式,将体表刺激改变为经络穴位上的体内刺激,继承并发展了针刺疗法,具有选择性好和灵敏度高的特点,可用于因脊髓损伤、脑卒中和各类伤病造成的瘫痪病人肢体动作控制等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3546187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529687.3
申请日:2013-11-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4B1/40
Abstract: 一种基于同相I和正交Q支路电流复用的射频收发机,在射频收发机的接收链路及发射链路中,均设有I和Q两条支路,在接收链路中的I和Q两条支路上,均设有下变频混频器、带通滤波器、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在发射链路中的I和Q两条支路上,均设有低通滤波器和上变频混频器。其特征在于:在发射和接收链路中,将各自的I和Q两条支路上相同功能的电路在电源与地之间层叠来复用偏置电流,以大幅降低系统的功耗,I和Q两条支路上的所有电路均采用全差分电路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2204865B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110065475.5
申请日:2011-03-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A61H3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体内经络信号传递特性测试的同心圆电极,包括电极接口、电极针体和电极尖端,电极针体和电极尖端均包括同心设置的电极内芯和电极导电套筒,电极内芯位于电极导电套筒的圆心处,并且电极内芯与电极导电套筒之间由绝缘套筒填充,电极针体的尾端与电极接口相配合,电极针体的顶端与电极尖端连接,所述的电极尖端呈圆锥体状。在使用该结构的同心圆电极进行激励与探测时,无方向性,并且电极内芯导电部分露出的面积小,电极的选择性高,并可以有效屏蔽外界信号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2158075B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110062574.8
申请日:2011-03-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荷泵锁相环中的电荷泵电路,设有自偏置电流镜电路、充放电电路、复制电路、预充电偏置电路及轨到轨运放电路,自偏置电流镜电路设有电阻R、3个MOS管以及参考电流源。充放电电路设有充、放电开关管以及4个MOS管组成的充放电电流源。复制电路是充放电电路结构的复制,相对应的晶体管尺寸对应相等。预充电偏置电路设有5个MOS管,轨到轨运放电路的输入端跨接于充放电电路和复制电路之间,输出端连接电荷泵充电电流源。
-
公开(公告)号:CN101710831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910232620.7
申请日:2009-12-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镜像抑制比的DAB接收机射频前端,属于无线接收机RF前端结构。该射频前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正交信号发生器、六个混频器、加法器、两个减法器及两个低通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接入射频信号RFIN后经正交信号发生器产生I和Q两路正交信号,I信号输入第一和第二混频器,Q信号输入第三和第四混频器,第一和第三混频器的输出端均连接加法器后再依次通过第一低通滤波器和第五混频器后连接第二减法器的输入端,第二和第四混频器的输出端均连接第一减法器后再依次通过第二低通滤波器和第六混频器后连接第二减法器的输入端,第二减法器输出中频信号IFOUT。本发明大大降低了第一级高频本振的相位和增益失配敏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656476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0910035050.2
申请日:2009-09-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模拟集成电路中的一种预充放电LVDS(低电压差分信号)驱动器。该驱动器的结构是在传统LVDS驱动器电路上增加由两个开关电流源和一个预充放电容组成的预充放电路,其中:两个开关电流源分别增加在传统驱动器桥接开关的两端,且受nD信号控制:nD为高电平时电流源开启,nD为低电平时电流源关闭;预充放电容跨接在桥接开关的两端,用做电荷预存储,以进一步提高边沿充放电速度。本发明的预充放电机制大大减小了负载寄生电容对电路工作速度的影响,同时所需的额外电流极少。
-
公开(公告)号:CN101917203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00371.6
申请日:2010-06-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集成CMOS调频副载波SCA接收机,属于无线调频广播接收机领域。该接收机根据SCA信号的特点,采用Weaver结构和零中频结构组合的二次解调方式,Weaver结构接收RF输入信号并解调出SCA调制信号,然后采用零中频结构解调出FSK调制的SCA信号。本发明中的Weaver结构节省了片外镜像和中频带通滤波器,提高了集成度;零中频结构用集成在片内的低通滤波器代替了片外镜像抑制滤波器,与第一级Weaver结构相结合,实现单片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816550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28031.7
申请日:2010-03-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信号再生的生物感觉传递及控制方法,该方法将近端神经电极从近端生物体的不同神经上探测的感觉神经信号和运动神经信号经过包括放大、滤波、A/D转换在内的近端信号处理电路后输入计算机,然后通过通信传输至远端,经过包括单片机、D/A转换、激励电路在内的远端信号处理电路转换成电流信号并通过远端神经电极施加于至少另一生物体的对应相同神经上,分别重建出近端生物体上的感觉神经信号和运动神经信号,使远端生物体获得相同的感觉,或者在重建运动神经信号的作用下,控制远端生物体肌肉产生相应的动作,实现不同生物体之间感觉的传递与不同生物体之间运动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703398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185419.8
申请日:2009-11-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A61B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脊髓神经信号长期探测与激励电极的定位方法:步骤a:采用专用的骨钻在脊椎骨上钻出按要求分布的孔,步骤b:利用微电极推进器将针灸电极通过各开孔插至待探测或激励的脊髓神经上,步骤c:在插入了针灸电极的孔中再插入圆锥形的牙胶尖,使针灸电极得到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创伤小,操作简单,使用灵活且能实现任意要求的三维电极分布,电极截短后可大体与骨表面平,以便于掩埋在皮肤下,既不受碰撞,不损伤皮肤,也不损伤电极本身,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1582685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910026649.X
申请日:2009-05-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3K5/13 , H03K19/0175 , H03K19/0185 , H03M1/12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CMOS工艺,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超高速模数转换器的高速双向时钟树电路。该时钟树电路输入端是一个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的一个展空比输入调节电路(1),其输出同时接多路中间级缓冲分支(2)的输入端,每一个中间级缓冲分支(2)的输出端再同时接多路中间级缓冲分支(2)的输入端直至满足所需分支数目的要求,最后一级中间级缓冲分支(2)的输出端接最后末级缓冲分支(3)的输入端,末级缓冲分支(3)输出最终两路差分时钟。该电路采用手工布局,结构简单、对称。采用时钟与控制电平共同输入,实现在不同工艺偏差前提下,通过对输入控制电平的调节,最终输出良好占空比的高速双向时钟,实现抗工艺涨落双向时钟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