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0851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47916.1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农用无人机植保作业的姿态解算方法,该方法针对农用无人机在室外进行植保作业时,由于受到自然风场等干扰因素的影响导致传统滤波方法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利用加速度和磁场强度的信息修正陀螺仪输出的角速度,并将根据修正后的角速度解算出的姿态四元数作为量测值,陀螺仪输出的角速度信息以及姿态四元数作为状态量,建立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数学模型,并且对系统噪声协方差矩阵以及量测噪声协方差矩阵引入自适应因子,提高算法在状态突变时的鲁棒性以及无人机姿态解算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45569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910777229.9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层膜片传质性能精细化测量装置,包括低湿空气处理模块、高湿空气处理模块和膜传质的热质交换设备,所述膜传质的热质交换设备包括单层膜片、低湿空气侧和高湿空气侧,所述低湿空气处理模块包括沿低温低湿气流进入方向依次连接的冷风风机、表冷器、低湿空气缓冲罐、止回阀、循环风机,所述膜传质的热质交换设备的低湿空气侧连接设置在止回阀和循环风机之间。本发明装置利用时间积累增加两股空气之间的传质量,能够实现对不同微观结构形式的单层膜片传质能力高精度、快速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23205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116588.2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用于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新的四轮转向方式;所述向方式结合了传统的前轮转向系统和后轮的差动转向系统。后轮的差动转向方式是通过控制左右车轮的驱动电机的驱动力不同,产生驱动力差,从而驱动车轮绕其主销转动产生后轮转向角,以体现四轮转向的优势。四轮转向系统可以极大提高车辆的高速转向时操纵稳定性和低速转向的机动性。采用后轮转向可以取消复杂的转向机构,结构简单,提高车辆的空间利用性。对于极限工况,由于车轮的回正力矩很小,极小的驱动力矩差就可能产生极大的转向角。在后轮的转向横拉杆处安装有离合装置,可以自动调节结合压紧度以产生摩擦力矩用于克服过多的驱动力矩差,从而得到期望的后轮转向角。
-
公开(公告)号:CN107143945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710337864.6
申请日:2017-05-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控温度和CO2的多风道恒湿新风机及其工作方法,所述的新风机上设有新风口,回风口,送风口和排风口,所述的新风机内设有双层风道,全热交换器,空气处理块,排风处理块和风机;本发明依据室外气相条件和温度传感器、CO2浓度传感器测得的室内空气数据,在全年运行时间内,包括五种工作模式:冬季全新风模式、夏季全新风模式,夏季回风内循环模式、自然通风模式和待机模式;本发明采用了上下双层风道的设计,保证仅在冬、夏季新风模式下使送入室内的新风与回风在上层风道进行全热交换,其他模式下由于不需要热回收,故通过下层风道将全热交换器旁通,减少系统阻力,降低风机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6895530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710253041.5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蓄冷温湿度独立控制区域供冷系统,由冷源系统、水蓄冷系统、新风系统和温度独立控制系统等组成。冷水机组系统由高温冷水机组和低温冷水机组组成,新风系统由回风‑水换热器、送风‑水换热器、新风‑水换热器和全热回收装置组成,温度独立控制系统由干式风机盘管和辐射式末端组成。新风系统和温度独立控制系统采用串联方式连接,新风系统位于温度独立控制系统上游位置,来自蓄冷水池的低温冷冻水经过新风系统后温度升高,送往温度独立控制系统进一步利用。本发明实现冷量的梯级利用,避免了传统风机盘管系统易冷凝的缺点,提高了空气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945356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095016.8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F24F5/00 , F24F3/14 , F24F3/16 , F24F7/007 , F24F11/65 , F24F11/84 , F24F13/00 , F24F13/28 , F24F1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冷源梯级利用和蓄能的改造方法与装置,在原有空调系统基础上,增设新风机组、蓄水装置、混水装置。冷冻水系统中,蓄水装置与原冷水机组并联设置,沿冷冻水流动方向依次串联新风机组表冷器、混水装置、空调箱表冷器。低温冷水首先进入新风处理机组表冷器用于新风除湿,此后高温冷水进入空调箱表冷器用于空气降温,实现了温湿度独立控制、避免再热,以及冷冻水大温差输配。与此同时,蓄水装置用于夜间蓄冷,日间大温差供冷,降低了运行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9945333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125220.X
申请日:2019-02-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F24F3/147 , F24F3/16 , F24F11/74 , F24F110/10 , F24F110/20 , F24F110/40 , F24F110/64 , F24F110/70 , F24F1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风集中处理末端分散调节的居住建筑空调系统,包括冷热源系统、与所述冷热源系统连接的新风处理系统,末端分散设置,可根据需求独立控制启停;新风系统集中处理,通过对住宅室内空气进行送风,实现新风分户独立调节;及时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补充新鲜空气,使人感觉舒适。另外,新风经过全热回收区、高效过滤净化区、新风热湿处理区,使得新风系统具有高效热回收、高效过滤PM2.5、加湿除湿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940660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128836.X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溶液除湿户式新风机组,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两部分,其中室外机作为分体机设置于建筑墙体外,室内机于建筑内吊顶设置。室外机包括压缩机、膨胀阀、第一风机和第一冷凝器;室内机包括并行设置的新风处理风道和回风风道两部分,新风处理风道中从新风进口开始依次设置初效过滤器、第一溶液模块、蒸发器、第二溶液模块、中效过滤器、混风段、第二风机,回风风道中从回风进口依次设有第三风机、第二冷凝器和第三溶液模块。机组运行时,根据不同工况,通过冷凝器、溶液模块、各溶液泵的启停和溶液阀门的开关来实现全热回收和除湿模式的转化。该机组具有结构紧凑、运行稳定和节能性突出的特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763762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101391.6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F24F3/1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液辅助的复合新风处理机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依次设置在第一风道中的表冷器、蒸发器、溶液除湿器、设置在第二风道中的第二冷凝器、溶液再生器、与表冷器的冷却水盘管的进口连接的高温冷水供水管道、与表冷器的冷却水盘管的出口连接的高温冷水回水管道、通过压缩机和膨胀阀与蒸发器连接的第一冷凝器、与溶液除湿器连接的除湿溶液泵、与溶液再生器连接的再生溶液泵。整个机组中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和溶液除湿循环的热量都是通过空气进行传递的,避免了腐蚀性溶液与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直接接触;该机组具有成本低、运行稳定和节能性突出的特征,具有较大的工程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864525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186186.9
申请日:2015-04-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63 , F24F5/0035 , F24F5/001 , F24F12/001 , F24F2203/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接蒸发冷却的新风处理装置,包括新风处理系统和新风热回收系统,新风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新风-水换热器、表冷器和送风-水热回收换热器,新风热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新风-水热回收换热器和喷淋填料模块。与传统新风处理装置不同,本装置引入两股新风,一股新风是被处理空气,一股新风是全热回收空气。本装置可以充分利用新风对水降温,再利用水对被处理新风预冷,达到节约空气处理能耗的目的。通过本装置处理的空气,温度合适,可以直接送入室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