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排水浸没式膜装置及其冲洗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72759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417381.X

    申请日:2021-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上排水浸没式膜装置及其冲洗控制方法,包括装置体内部设有密封空间,顶部设有排气孔;至少一个膜箱,固定在装置体内,膜箱内设有膜组件;进水单元,设在膜箱下方;产水单元,设在膜箱上方;曝气单元,设在膜箱下方;反冲洗单元;上排单元,设在膜箱上方;下排单元,设在膜箱下方。本发明下进水上排水可以实现产水运行同时间歇式气水顺冲,实现不停水冲洗上排水,以减少运行中的悬浮物浓度,减少冲洗频次;可以实现在产水阶段进行若干次只上排不下排或下排但不排空的简化冲洗排水,再进行一次完整的气水顺冲、气水反冲上排、下排、排空的停机冲洗排水,产水阶段的冲洗排水可以使排水进水所耗时间更短,排水量更小。

    一种罐式膜过滤设备及水处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73117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172812.0

    申请日:2021-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罐式膜过滤设备,包括盖体、罐体与分隔板,盖体位于罐体的顶部,分隔板将盖体和罐体分隔成独立的上腔室和下腔室,下腔室内设有定位板和若干滤柱,滤柱相互平行紧密布置于分隔板和定位板之间,盖体的顶部设有上接口,分隔板上设置通气孔。本发明结构合理紧凑,占地面积小;膜过滤设备采用多根滤柱统一进水、产水、冲洗和排水,节约管路和管配件、减少水头损失、提高配水配气均匀性、降低造价;分隔板加肋后显著加强板的强度,在满足结构受力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减薄板厚,进一步降低造价;定位板有效解决了滤柱定位问题,方便设备安装、运行和维护;冲击式冲洗方式可提高冲洗效果,省去反冲洗水箱、反冲洗水泵,进一步降低造价。

    一种综合管廊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80905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966515.6

    申请日:2016-1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包括沿同一方向设置的管道舱、第一逃生通道、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述管道舱靠近所述第一逃生通道的一侧开设有单向防火门,所述单向防火门与所述第一逃生通道之间设有第二逃生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管道舱之间设有进风装置,所述管道舱与所述排风通道之间设有排风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逃生通道、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在管道舱靠近第一逃生通道的一侧开设单向防火门,并在单向防火门与第一逃生通道之间设置第二逃生通道,形成了逃生通道全线布置的逃生安全系统,满足了较长距离无法设置直通地面的逃生口和通风口的地下综合管廊的逃生及天然气管道舱的通风要求。

    一种提升泵房及后臭氧接触池组合构筑物

    公开(公告)号:CN103046641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110311544.6

    申请日:2011-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泵房及后臭氧接触池组合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提升泵房的下层设有与进水管连接的提升泵房吸水井,提升泵房的上层设有出水汇流渠道,提升泵房上下层之间设置提升泵,出水汇流渠与后臭氧接触池连通,臭氧池与出水井连通,出水井与出水管连接。在后臭氧接触池上部合建臭氧发生器间,臭氧发生器间内设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与设在接触池内的臭氧布气管连接。本发明将几个构筑物紧凑合理地组合在一起,省去了提升泵房出水管路系统,简化了臭氧输送系统和输电线路系统,节约工程占地和投资,降低运行费用;同时增大了提升泵房吸水井的调蓄容积,减少水泵频繁开启次数,便于生产管理,确保运行安全。

    一种自来水厂净水处理组合系统及其组合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588348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210293331.X

    申请日:2012-08-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来水厂净水处理组合系统及其组合工艺,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高效沉淀池、臭氧生物活性炭单元和浸没式超滤膜池。所述臭氧生物活性炭单元包括后臭氧接触池和上向流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所述上向流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由于过滤时水流方向向上,活性炭一直处于流化状态,故反冲洗时不需采用专门的水反冲洗,仅采用气反冲洗即可达到较好的冲洗效果。本发明将高效沉淀工艺、上向流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与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工艺三者相结合,有效保证出水的各项水质指标满足或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一种隧道消防安全保障系统及其灭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88570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110071728.X

    申请日:2011-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消防安全保障系统,包括设置在隧道内的固定消防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隧道还设有移动消防设备,该固定消防设备包括设在隧道内的火灾探测器和固定式灭火设备,火灾探测器和部分固定式灭火设备与中控室连接,移动消防设备为移动式水成泡沫消防车。本发明将固定式和移动式消防设施的使用进行整合,提高对火灾事故的控制及应变能力,控制中心可根据火情不同采用不同的灭火措施。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合理调度,实现为一种能适应火灾发生时各种突发情况的灭火安全保障系统,能够完整地,有效地适应各种隧道突发火灾。

    一种带提升泵房的浸没式膜滤池及其产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16887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110029028.4

    申请日:2011-0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提升泵房的浸没式膜滤池,其特征在于进水室与膜滤池之间通过进水堰连接,产水管与出水总渠连接,产水管出口设有挡水堰板,出水总渠与出水总管连接,进水堰高度高于挡水堰板高度,该膜池一端设有提升泵房,出水总渠延伸至提升泵房内,提升泵房内设有提升泵,出水总渠通过提升泵与出水管连接,出水管再与出水总管连接,在出水总管上形成旁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取消了单格滤池产水管上并联的抽吸水泵,依靠提升泵房降低出水总渠水位实现膜产水的完全虹吸自流,单格滤池设备简单、控制管理方便,适应性更强,节能效果更好。提升泵房内水泵台数较少,投资、能耗减少,运行管理方便。

    一种气浮滤池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08287A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710040553.X

    申请日:2007-0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浮滤池,其特征在于在翻板滤池内设有溶气释放装置,该溶气释放装置通过管道与溶气罐连通。该絮凝池通过进水总渠与翻板滤池的前端连通,翻板滤池前部设有气浮接触区,该气浮接触区的入口设在该气浮接触区的前端底部,该气浮接触区的出口设在该气浮接触区的后端上方,溶气释放装置设在气浮接触区内近气浮接触区入口处。翻板滤池采用序批式冲洗,不设中央排水槽,提高了滤池的有效过滤面积,与气浮池叠合后上下布水均匀,使出水水质更有保障。另外,可在不增加原翻板滤池池深的情况下叠合气浮。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将气浮与翻板滤池叠合,达到节约用地,优化净水工艺,简化生产管理流程的目的。

    一种增设在快滤池配水渠内的配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4512925U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22468626.9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设在快滤池配水渠内的配气系统,快滤池内设有中央渠,中央渠两侧设滤格,中央渠底部设配水渠,配水渠两侧为滤格的布水布气系统,其特征在于配水渠内两侧设置配气方管,配气方管与进气管连通,配气方管下部侧向开设配气孔,配水渠侧墙上设置对应的侧墙配气孔。本实用新型为快滤池增加气水反冲改造提供了一种方法,在原配水渠内将配气方管贴两侧墙安装并覆盖配气孔直接配气成为小“配气渠”,形成“一大二小”互相独立的配水配气渠。在滤池气水反冲时,气和水分别走在各自通道内,互不干扰,做到配水渠内同时通气通水,稳定运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