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硼替佐米诱导海洋真菌合成次级代谢产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63028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895006.4

    申请日:2015-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硼替佐米诱导海洋真菌合成次生代谢产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具体为在海洋真菌发酵过程中添加硼替佐米,即可;其中,所述发酵包括将所述海洋真菌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培养获得种子液的步骤和将所述种子液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得到次生代谢产物的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与实验室常规培养海洋真菌的条件相比,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硼替佐米,明显提高了海绵共生斑污拟盘多毛孢真菌代谢产物的合成水平。

    伏立诺他的用途及促进海绵共生土曲霉合成(+)-Terrein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97975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275382.4

    申请日:2013-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伏立诺他的用途及促进海绵共生土曲霉合成(+)-Terrein的方法;所述伏立诺他能够促进海绵共生土曲霉合成(+)-Terrein;本发明还涉及前述伏立诺他促进海绵共生土曲霉合成(+)-Terrein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海绵共生土曲霉发酵的过程中添加伏立诺他。本发明在摇瓶水平上,于第4天添加终浓度为900μM的伏立诺他,24天后,(+)-Terrein的产量达到5.58g/L,较未添加时的产量为4.31g/L,提高了49.8%,(+)-Terrein的产量有较为显著的提高;本发明方法简单,容易实现,效率高,效果显著,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海绵共附生土曲霉及制备(+)-terrein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2827777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007947.6

    申请日:2012-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共附生土曲霉及制备(+)-terrein的用途。所述海绵共附生土曲霉菌株为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PF26CGMCC NO.5208。所述海绵共附生土曲霉菌株用于制备化合物(+)-terrein时包括将海绵共附生土曲霉菌株进行发酵的步骤,具体为将发酵培养基于115℃灭菌30min;将土曲霉PF26的孢子接入灭菌后的所述发酵培养基中,接种量为4×106个孢子/mL,于28℃,180rpm的摇床培养24天。本发明的海绵共附生土曲霉分离自中国南海永兴岛Phakellia fusca海绵,其(+)-terrein产量相较于现有其他菌株有较大提高,可达到3.71g/L。

    海绵细胞内共生放线菌的分子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80713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1010186101.4

    申请日:2010-0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绵细胞内共生放线菌的分子检测方法,采用机械法与化学法相结合,获取海绵单细胞,提取海绵细胞内内共生微生物总DNA;以提取的总DNA为模板,以放线菌种属特异性引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放线菌16SrRNA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纯化后构建克隆文库,随机挑取阳性克隆进行测序至文库饱和,将测序结果及其最相近序列导入ARB序列分析软件包中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完成海绵细胞内共生放线菌的分子检测。本发明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准确的海绵细胞内共生放线菌的分子检测方法。

    海绵共附生优势细菌组成及宿主特异菌的分子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16041C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510029321.5

    申请日:2005-09-01

    Inventor: 李志勇 何丽明

    Abstract: 一种海绵共附生优势细菌组成及宿主特异菌的分子鉴定方法,研磨破碎海绵后经溶菌酶与蛋白酶K处理释放DNA,采用酚-氯仿方法制备海绵共附生微生物宏基因组总DNA样品,以其为模板,以细菌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小于500bp的16S rDNA片段,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将混合片段分开得到16S rDNA-DGGE基因指纹图谱,割胶回收DNA条带,再次PCR扩增及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确认条带位置,纯化后克隆、测序,对照基因库进行同源性与系统发育分析,通过一种海绵的DGGE指纹图谱上所有条带的分析对海绵共附生的优势细菌组成进行分子鉴定,通过找到不同海绵的DGGE指纹图谱上的差异性条带完成宿主特异菌的分子鉴定。

    海绵共生微生物混合培养及可培养种群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66081A

    公开(公告)日:2006-05-03

    申请号:CN200510029319.8

    申请日:2005-09-01

    Inventor: 李志勇 何丽明

    Abstract: 一种海绵共生微生物混合培养及可培养种群监测方法。无菌水洗净海绵表面附生微生物后以人工海水浸泡、震荡释放海绵体内共生微生物制备种子液;用乙醇提取制备海绵浸出汁,添加进海水培养基中制成复合培养基;接种进行混合微生物培养。提取混合培养的微生物总DNA,采用细菌通用引物PCR扩增得到小于500bp的16S rDNA片段,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得到基因指纹图谱;通过不同培养时间混合微生物样品指纹图条带的回收、克隆测序、同源性与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微生物种群中的细菌种类,实现体外混合培养海绵共生微生物种群的监测。本发明可提高海绵共生微生物体外分离与培养的效率,也为制备多菌诱导产生的活性物质提供原料和技术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