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体指导的Bacillamide卤代类似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50066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86630.4

    申请日:2020-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体指导的Bacillamide卤代类似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海洋来源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ephaeus C89经菌种活化,种子培养后用于摇瓶发酵,在菌株摇瓶发酵的5-7h添加终浓度为0.2-0.6mM的6-氯-色氨酸,在发酵48h后终止发酵,发酵培养液经分离纯化后获得6-Cl-Bacillamide C。本发明方法利用微生物胞内酶的底物宽泛性,将色氨酸的衍生物6-氯-色氨酸添加到培养基中,通过生物合成的方法将氯元素引入到了天然产物中。

    海洋萎缩芽孢杆菌外源DNA的转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67809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610396756.1

    申请日:2016-0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洋萎缩芽孢杆菌外源DNA的转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供体菌株、辅助菌株和受体菌株分别进行培养,并分别检测供体菌株培养液、辅助菌株培养液和受体菌株培养液的OD600;将前步骤中培养后的供体菌株、辅助菌株和受体菌株等量混匀,进行三亲本杂交,并筛选出杂交成功的菌株,记为三亲本杂交菌株;筛选出带有质粒菌株的萎缩芽孢杆菌C89/pRP1028;提取质粒pRP1028;将质粒pRP1028转化到大肠杆菌中,并提取大肠杆菌的质粒,进行测序验证。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对特殊培养和难于转化菌株的外源基因的转化带有借鉴意义。

    用于海绵共附生土曲霉发酵生产(+)-Terrein的人工海水及培养基

    公开(公告)号:CN103497976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274691.X

    申请日:2013-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绵共附生土曲霉发酵生产(+)-Terrein的人工海水及培养基;所述人工海水包括如下各组分:蒸馏水、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钾、碳酸氢钠、溴化钠;向海绵共附生土曲霉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人工海水,即可促进(+)-Terrein的合成。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海绵共附生土曲霉发酵生产(+)-Terrein的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麦芽提取物、谷氨酸钠、氯化铵,人工海水。本发明较现有人工海水相比,本发明使用含有人工海水的培养基制得(+)-Terrein产量达到6.68g/L,其产量明显提高53.8%,降低了人工海水盐度80%以上,减小了对金属制生物反应器的腐蚀风险。

    一株海洋珊瑚来源新属、新种藻及其分离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76723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810580803.7

    申请日:2018-06-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珊瑚来源新属、新种藻及其分离培养方法;所述珊瑚来源新属、新种藻是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8096的珊瑚来源新属、新种藻Symbiochlorium hainandiae Un01;该微藻为绿藻门,石莼纲一新属、新种,与已公开发表的近缘藻类在来源、形态、进化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该藻为研究海洋藻类功能以及该藻与珊瑚可能的共生关系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材料,在珊瑚人工培育、珊瑚礁重建、新型藻类材料等方面也具有应用潜力。

    用于海绵共附生土曲霉发酵生产(+)-Terrein的人工海水及培养基

    公开(公告)号:CN103497976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274691.X

    申请日:2013-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绵共附生土曲霉发酵生产(+)-Terrein的人工海水及培养基;所述人工海水包括如下各组分:蒸馏水、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钾、碳酸氢钠、溴化钠;向海绵共附生土曲霉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人工海水,即可促进(+)-Terrein的合成。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海绵共附生土曲霉发酵生产(+)-Terrein的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麦芽提取物、谷氨酸钠、氯化铵,人工海水。本发明较现有人工海水相比,本发明使用含有人工海水的培养基制得(+)-Terrein产量达到6.68g/L,其产量明显提高53.8%,降低了人工海水盐度80%以上,减小了对金属制生物反应器的腐蚀风险。

    海绵共附生土曲霉及制备(+)-terrein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2827777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007947.6

    申请日:2012-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共附生土曲霉及制备(+)-terrein的用途。所述海绵共附生土曲霉菌株为土曲霉(Aspergillus?terreus)PF26CGMCC?NO.5208。所述海绵共附生土曲霉菌株用于制备化合物(+)-terrein时包括将海绵共附生土曲霉菌株进行发酵的步骤,具体为将发酵培养基于115℃灭菌30min;将土曲霉PF26的孢子接入灭菌后的所述发酵培养基中,接种量为4×106个孢子/mL,于28℃,180rpm的摇床培养24天。本发明的海绵共附生土曲霉分离自中国南海永兴岛Phakellia?fusca海绵,其(+)-terrein产量相较于现有其他菌株有较大提高,可达到3.71g/L。

    异养小球藻中污染细菌动态的分子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65836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910196272.2

    申请日:2009-0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养小球藻中污染细菌动态的分子检测方法,通过酚/氯仿方法提取培养不同时间的异养小球藻污染细菌的总DNA;以提取的异养小球藻污染细菌的总DNA为模板,用27f/1492r引物进行细菌16S rRNA的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以16S rRNA扩增产物为模板,以16S rRNA-V3区的358f/907rm带有GC发夹结构的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获得550bp的扩增产物;将550bp的扩增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获取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图谱;通过对图谱上的不同条带进行回收、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克隆测序、同源性分析检测细菌种类,实现异养小球藻不同培养时间的污染细菌检测。本发明准确、高效、动态、快速地进行了在异养培养条件下小球藻污染细菌的分析检测。

    一株海洋珊瑚来源新属、新种藻及其分离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7672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580803.7

    申请日:2018-06-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海洋珊瑚来源新属、新种藻及其分离培养方法;所述珊瑚来源新属、新种藻是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8096的珊瑚来源新属、新种藻Symbiochlorium hainandiae Un01;该微藻为绿藻门,石莼纲一新属、新种,与已公开发表的近缘藻类在来源、形态、进化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该藻为研究海洋藻类功能以及该藻与珊瑚可能的共生关系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材料,在珊瑚人工培育、珊瑚礁重建、新型藻类材料等方面也具有应用潜力。

    伏立诺他的用途及促进海绵共生土曲霉合成(+)-Terrein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97975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275382.4

    申请日:2013-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伏立诺他的用途及促进海绵共生土曲霉合成(+)-Terrein的方法;所述伏立诺他能够促进海绵共生土曲霉合成(+)-Terrein;本发明还涉及前述伏立诺他促进海绵共生土曲霉合成(+)-Terrein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海绵共生土曲霉发酵的过程中添加伏立诺他。本发明在摇瓶水平上,于第4天添加终浓度为900μM的伏立诺他,24天后,(+)-Terrein的产量达到5.58g/L,较未添加时的产量为4.31g/L,提高了49.8%,(+)-Terrein的产量有较为显著的提高;本发明方法简单,容易实现,效率高,效果显著,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