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0699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66584.7

    申请日:2019-02-18

    Inventor: 叶狩秀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即使因内燃机的个体差异、历时变化等导致内燃机的特性发生变动,也能在运行中对最佳燃烧操作机构的控制值或点火时刻进行自动适配,并能恰当地控制内燃机。在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中,使转矩特性函数的设定值变化,以使得使用转矩特性函数而计算出的输出转矩接近基于缸内压力的实际值而计算出的输出转矩,使用转矩特性函数来计算与多个燃烧控制状态分别对应的多个输出转矩,并使燃烧控制目标设定函数的设定值变化,以使得使用燃烧控制目标设定函数而计算出的燃烧控制状态的目标值接近输出转矩成为最大的最大转矩燃烧控制状态。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85569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0119794.6

    申请日:2019-02-18

    Inventor: 叶狩秀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即使因内燃机的个体差异、历时变化等导致内燃机的特性发生变动,也能在运行中对最佳燃烧操作机构的控制值或点火时刻进行自动适配,并能恰当地控制内燃机。在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中,使转矩特性函数的设定值变化,以使得使用转矩特性函数而计算出的输出转矩接近基于缸内压力的实际值而计算出的输出转矩,使用转矩特性函数来计算与多个燃烧控制状态分别对应的多个输出转矩,并使燃烧控制目标设定函数的设定值变化,以使得使用燃烧控制目标设定函数而计算出的燃烧控制状态的目标值接近输出转矩成为最大的最大转矩燃烧控制状态。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71391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711212377.3

    申请日:2017-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利用不易受到内燃机本体的个体差异、历时变化的影响的方法来学习EGR阀的流量特性的个体差异、历时变化的影响,能够提高回流废气的流量的推定精度。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50)具有:根据歧管内氧气浓度φo2_in计算出氧气浓度检测EGR率Regr的氧气浓度检测EGR率计算部(52);根据氧气浓度检测EGR率Regr及吸入空气流量Qa计算出氧气浓度检测回流流量Qeox、且计算出EGR阀的开口面积的学习值ΔSegrL的开口面积学习值计算部(53);以及根据学习后开口面积SegrL计算出控制用的回流废气的流量Qes的控制用回流废气计算部(60)。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39207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810618838.5

    申请日:2018-06-15

    Inventor: 叶狩秀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因排气管散热而导致的废气温度下降考虑在内,从而能高精度地推定排气管的任意推定位置的废气温度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内燃机的控制装置(50)包括:基于运行状态计算燃烧室的出口处的废气的温度即出口气体温度(Tout)的出口气体温度计算部(52);计算因从燃烧室的出口到推定位置为止的排气管的散热而导致的废气的温度下降量(ΔTd)的散热量计算部(53);以及从出口气体温度(Tout)减去温度下降量(ΔTd)来对推定位置的废气温度(Tex)进行推定的排气温度推定部(54)。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69401B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710377544.3

    申请日:2017-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曲柄轴的扭转振动考虑在内来高精度地对燃烧气缸的气缸内压力进行推测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内燃机的控制装置(50)包括:对具有基于燃烧期间的曲柄角加速度(αd)而计算出的扭转振动转矩的最大值的振幅且以预先设定的固有角振动数进行振动的值进行计算,以作为燃烧期间的扭转振动转矩(ΔTt)的扭转转矩计算部(52);以及利用曲柄轴的旋转系统的运动方程式,基于曲柄角度(θd)、曲柄角加速度(αd)及扭转振动转矩(ΔTt)来对燃烧气体压力转矩进行计算,并基于燃烧气体压力转矩来对燃烧气缸的气缸内压力(Pcylb)进行推测的气缸内压力推测部(54)。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88919B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710043799.6

    申请日:2017-0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以高精度对曲柄轴角度的检测误差进行校正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内燃机(1)的控制装置(50)包括:利用特定曲柄角传感器(6)对角度间隔Δθd以及时间间隔ΔTd进行检测的角度信息检测部(51);利用校正值Kc对角度间隔Δθd或时间间隔ΔTd进行校正的角度信息校正部(52);基于校正后的角度间隔Δθdc以及时间间隔ΔTdc来计算曲柄角速度ωd、曲柄角加速度αd以及角加速度变化量Δαd的角度信息计算部(53);以及改变校正值Kc来使角加速度变化量Δαd接近于零的校正值变化部(54)。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85548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120190.3

    申请日:2019-02-18

    Inventor: 叶狩秀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能尽可能减少使用了表示针对运行状态的输出转矩的特性的转矩特性函数等的运算次数,来对实现目标转矩的内燃机的控制量的目标值进行计算。该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使用预先设定了运行状态与输出转矩之间的关系的转矩特性函数,来计算分别与点火样本数的点火时刻(IG1、IG2……)相对应的点火样本数的点火对应转矩(Trqi1、Trqi2……),计算将点火样本数的点火时刻(IG1、IG2……)与点火样本数的点火对应转矩(Trqi1、Trqi2……)之间的关系进行近似而得的点火转矩近似曲线,使用点火转矩近似曲线,来对与目标转矩相对应的目标点火时刻(IGt)进行计算。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9916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811453917.1

    申请日:2018-11-30

    Inventor: 叶狩秀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即使在曲柄轴中产生数冲程周期的振动的情况下,也能通过简单的运算来高精度地进行失火检测。在内燃机的控制装置(50)及控制方法中,基于特定曲柄角传感器(6)的输出信号来检测曲柄角度(θd),并计算曲柄角速度(ωd)、曲柄角加速度(αd)及曲柄角加速度(αd)的时间变化率即曲柄角加加速度(δd),基于曲柄角加加速度(δd),计算与1次燃烧冲程相对应地设定的判定期间内的曲柄角加加速度的变动量(Δδd),并基于曲柄角加加速度的变动量(Δδd)来判定1次燃烧冲程的期间内有无失火。

    带增压器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带增压器的内燃机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4458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510225376.7

    申请日:2015-0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以更轻的运算负荷高精度地推定压缩机与节流阀间的增压路径的压力即节流上游压力的带增压器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根据所有所述传感器的输出计算出流入增压路径的流入空气质量和从增压路径流出的流出空气质量,根据两空气质量计算高运行负荷时的节流阀的上游空气质量,并根据增压路径上游的温度传感器及气压传感器的输出计算低运行负荷时的节流阀的上游空气质量,根据内燃机的运行负荷状态选择节流阀的上游空气质量,并控制各种致动器。

    带增压机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16986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0914599.3

    申请日:2017-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增压机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即使在利用了多个增压机的内燃机中,也能以简单的运算,利用电动压缩机响应性良好地对涡轮增压机产生的增压压力的不足部分进行辅助。该带增压机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100)包括电动压缩机转速控制部(151),该电动压缩机转速控制部(151)从实际增压压力(P2r)减去实际中间增压压力(P12r)来得到压力差,计算出从目标增压压力(P2t)中减去该压力差后得到的值来作为目标中间增压压力,计算目标中间增压压力与实际大气压(P1r)的压力比,基于压力比和实际吸入空气流量(Qar),计算电动压缩机的目标转速(Necpt),控制电动机(43)。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