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杠加强装置
    4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85739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210435417.1

    申请日:2012-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24 B60R19/18 B60R19/34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保险杠加强装置(10),其包括端部部分(10a,10b)和中间部分(10c),其中,所述保险杠加强装置由包括中空横截面的轻合金挤出材料(Wo)制成并且被构造成设置于车辆,所述保险杠加强装置(10)被构造成在朝向车身侧弯曲的每个所述端部部分处组装在支承构件(20,30)上并且由所述支承构件支承,所述中空横截面在所述中间部分处包括封闭横截面并且在每个所述端部部分处包括设置有开口(A)的开口横截面,每个所述端部部分形成为使得其中空横截面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厚度(T)朝端部逐渐减小,并且每个所述开口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通过所述支承构件的连接部分(23c,33c)封闭从而被限制扩张。

    碰撞盒和保险杠装置
    4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03228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076647.8

    申请日:2013-0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碰撞盒和保险杠装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安装至保险杠加强件的碰撞盒,该保险杠加强件包括外壁区段、上壁区段及下壁区段、上内壁区段、下内壁区段、以及上内壁区段与下内壁区段之间的间隙。碰撞盒包括设置在车体侧的构件与保险杠加强件之间的本体区段、设置成从本体区段向保险杠加强件侧突出的上支撑区段、设置成从本体区段向保险杠加强件侧突出的下支撑区段、以及插入区段,该插入区段设置成从本体区段向保险杠加强件侧突出、从间隙插入至保险杠加强件中、并且接触上内壁区段的下端部和下内壁区段的上端部。

    碰撞盒和保险杠装置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03228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076647.8

    申请日:2013-0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碰撞盒和保险杠装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安装至保险杠加强件的碰撞盒,该保险杠加强件包括外壁区段、上壁区段及下壁区段、上内壁区段、下内壁区段、以及上内壁区段与下内壁区段之间的间隙。碰撞盒包括设置在车体侧的构件与保险杠加强件之间的本体区段、设置成从本体区段向保险杠加强件侧突出的上支撑区段、设置成从本体区段向保险杠加强件侧突出的下支撑区段、以及插入区段,该插入区段设置成从本体区段向保险杠加强件侧突出、从间隙插入至保险杠加强件中、并且接触上内壁区段的下端部和下内壁区段的上端部。

    耐SCC性优异的7000系铝合金挤出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99597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910161683.8

    申请日:2009-07-28

    Inventor: 吉田朋夫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SCC性优异的7000系铝合金挤出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使7000系铝合金挤出材料的粒子内×晶粒界面的电位差最适化,从而提供耐SCC性优异的7000系铝合金挤出材料。该7000系铝合金挤出材料的特征在于:从挤出模具挤出的刚挤出后的挤出材料的温度为580~660℃的范围,之后以20℃/min~50℃/min的冷却速度,将挤出材料温度冷却到100℃以下,通过透过型电子显微镜观察测定金属组织的晶粒内,粒径为1~15nm的析出物存在有1,000~10,000个/μm2。

    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装置和用于车辆的保险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343878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110220870.6

    申请日:2011-07-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34 F16F7/12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装置(13、41、46)包括一体形成的冲击吸收部(21、47)、第一附连部(22)、第二附连部(23)、容易变形部(31)、以及初始峰值负荷抑制部(34、41),冲击吸收部包括沿轴向方向平滑延伸的内壁表面(21a)并构造成沿轴向方向压缩变形用于吸收冲击能,第一附连部封闭住冲击吸收部的更为靠近保险杠加强件(16)的开口端并且构造成附连于保险杠加强件,第二附连部从冲击吸收部的更为靠近侧向构件(11)的开口端延伸并且构造成附连于侧向构件,容易变形部设置于冲击吸收部并通过将板厚形成为在冲击吸收部沿轴向方向的局部范围内变薄而形成,初始峰值负荷抑制部设置于第一附连部并且设定成在轴向方向上远离保险杠加强件。

    填缝性和耐磨损性良好的铝合金挤压材

    公开(公告)号:CN101220429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810001089.8

    申请日:2003-09-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F1/043 C22C21/02

    Abstract: 铝合金挤压材,其中,含有Si:3.0-6.0质量%、Mg:0.1-0.4(0.4除外)质量%、Cu:0.01-0.5质量%、Mn:0.01-0.5质量%,Fe控制在0.29-0.90质量%的范围内,余量由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具有良好的填缝性和耐磨损性。特别优选的是,含有Si:4.1-5.1质量%、Mg:0.3-0.4(0.4除外)质量%、Cu:0.10-0.20质量%、Mn:0.05-0.15质量%、Cr:0.01-0.5质量%,Fe控制在0.29-0.90质量%的范围内。另外,如果经过挤压和固溶处理,再进行过时效处理则更好。

    保险杠装置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46345A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03808843.6

    申请日:2003-04-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26 B60R2019/242

    Abstract: 一种保险杠装置,其中保险杠支撑件(4)的前壁部分(5)和后壁部分(6)布置在保险杠加强件(2)和侧梁(3)之间,并通过多个肋板(7,8,9,10)而相互连接,内侧和外侧肋板(7,8)向前分叉,在内侧肋板(7)上具有一个向内延伸的突出部分(11),前壁部分(5)的尺寸(l1)要大于后壁部分(6)的尺寸(l2),通过将多个肋板(侧壁)中的内侧肋板(7)布置在保险杠加强件和车身侧梁之间来连接保险杠支撑件的前壁和后壁,可以防止它们向内弯曲。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