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19805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616811.9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绒寄甲繁育方法,所述方法通过使用花绒寄甲繁育管限制繁育寄主的活动,将载有寄主的繁育管和花绒寄甲初孵幼虫共同放置在封闭的繁育盒中,有效的利用花绒寄甲自主搜寻寄生寄主特性,结合繁育过程中的方法控制,显著提升花绒寄甲繁育效率,降低繁育成本,操作简便快捷,可应用于花绒寄甲的大规模繁育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45700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68126.7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提供了木酢液在促进Esteya vermicola芽生孢子萌发产生新月形孢子中的应用,在Esteya vermicola芽生孢子萌发阶段施用木酢液,可以显著提高该菌产新月形孢子的数量,具体的是,在灭菌后的水琼脂培养基中加入木酢液后倒板,待凝固后涂布Esteya vermicola的芽生孢子悬浮液,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25℃条件下培养5d,即可获得大量的新月形孢子。通过添加木酢液可使Esteya vermicola芽生孢子萌发产生更多的新月形孢子,便于开展新月形孢子杀死松材线虫的机制研究,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木酢液本身具有诱导抗性功能,在野外与Esteya vermicola芽生孢子悬浮液一起施用的话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控有增效作用,未来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31555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35181.6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IPC: C07C49/203 , C07C45/45 , A01N35/02 , A01P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化合物(3Z,6Z)‑十九碳二烯‑9‑酮的结构式、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本发明中,(3Z,6Z)‑十九碳二烯‑9‑酮作为驱避剂在林间可高效的驱避尺蛾科害虫,尤其是灰拟花尺蠖雄虫,降低林间的雄虫虫口密度,使雌雄间比例不协调,干扰雌雄间交配,减少对白桦等寄主植物的危害。该化合物作为驱避剂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还可与引诱剂配合使用,在林地条件复杂以及不宜使用化学农药的区域内对灰拟花尺蠖等尺蛾科害虫进行驱避,达到防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89731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92828.2
申请日:2025-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曲柄摇杆机构以及柔性夹具的微量进样针洗针器,属于医疗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壳体外壁连接有清洗组件,清洗组件包括传动机构、挤压机构、微量进样针、进样针夹具、清洗溶剂瓶以及清洗溶剂瓶夹具,传动机构一端与驱动组件连接,传动机构的另一端固定在壳体外壁,传动机构固定在壳体外壁的一端与挤压机构连接,壳体外壁还固定连接有进样针夹具以及清洗溶剂瓶夹具,进样针夹具上设置有微量进样针,挤压机构与微量进样针顶端连接,清洗溶剂瓶夹具上设置有清洗溶剂瓶;本发明设置有驱动组件以及清洗组件,在驱动组件以及清洗组件的相互配合下清洗更方便快捷,能够减小人力物力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64776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11094.3
申请日:2024-11-27
IPC: G06Q10/063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N3/0442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林火蔓延智能预测与主动干预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林火管理技术领域。该林火蔓延智能预测与主动干预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智能预测模块、模型优化与验证模块、主动干预决策模块、干预策略优化模块、实时监测与评估模块、用户交互界面模块和通信模块。通过高度集成多维数据采集、智能数据分析与预测、自动化干预控制以及动态优化调整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实现了对林火蔓延趋势的高效、精准预测。本系统不仅能够全面、实时地采集包括气象条件、地形地貌、植被分布等多维度的数据,还利用先进的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从而构建出高精度的林火蔓延预测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63975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12120.7
申请日:2024-11-12
IPC: C12N15/12 , A01P7/04 , C12N15/113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VgR及其dsRNA、引物组在防治美国白蛾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VgR在防治美国白蛾中的应用,所述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Vg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以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VgR为靶标基因设计dsRNA,可高效沉默美国白蛾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VgR),导致卵巢发育受阻,产卵量减少,最终达到防治美国白蛾的效果。实施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注射dsRNA后VgR基因表达量明显下降,导致其卵巢发育受阻,产卵量减少,一定程度上减少美国白蛾子代数量,最终达到防治美国白蛾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5528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02034.0
申请日:2024-10-25
IPC: C12N15/113 , A01N57/16 , A01P5/00 , C12N15/12 , C12N1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松材线虫Esg12基因及其dsRNA在防治松材线虫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公开了松材线虫Esg12基因在防治松材线虫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的松材线虫Esg12基因的CDS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以Esg12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的得到dsRNA以及含有该dsRNA的干扰载体。本发明将设计得到的dsRNA应用于防治松材线虫的防治,结果发现,该dsRNA对于防治松材线虫的致死率达到了86.70%。
-
公开(公告)号:CN1195528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02032.1
申请日:2024-10-25
IPC: C12N15/113 , C12N15/12 , C12N15/63 , A01N57/16 , A01P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松材线虫Esg7基因及其dsRNA在防治松材线虫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公开了松材线虫Esg7基因在防治松材线虫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的松材线虫Esg7基因的CDS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以Esg7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的得到dsRNA以及含有该dsRNA的干扰载体。本发明将设计得到的dsRNA应用于防治松材线虫的防治,结果发现,该dsRNA对于防治松材线虫的致死率达到了80.83%。
-
公开(公告)号:CN11920252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67439.3
申请日:2024-08-23
IPC: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F18/214 , G06N3/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自适应多模型与智能优化的实时雷击火预测系统,涉及自然灾害预测技术领域。该基于自适应多模型与智能优化的实时雷击火预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与预处理,通过气象站、卫星遥感或无人机的方式进行收集雷击火相关的多源数据;利用内置的数据清洗、去噪、特征提取与标准化处理机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确保数据质量;建立物联网架构,确保数据的即时传输与更新;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数据预处理引擎,自动识别并处理异常数据、缺失值及噪声,提升数据清洗效率和准确性。通过集成多种预测模型,并利用自适应选择与智能融合机制,能够根据不同情况动态选择最优模型或模型组合,显著提升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99524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77920.3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Abstract: 一种用于森林地表可燃物生态调控产物的热分解回收装置,属于固废处理技术领域,为解决在林区边缘或林区内露天式制炭会发生跑火和油烟外溢的问题,包括:炉体、炉体内部侧壁上均安装有导流槽,炉体后侧设置有排油口,炉体内部后侧的导流槽与排油口连接,炉体后安装有储油箱,导轨设置在炉体内,炭箱通过导轮与导轨滚动连接,炉体上盖的排烟口与冷凝塔对接,本申请通过将林区内细小可燃物置于炭箱内,进而进入炉体内引燃炭化,炉体能避免在燃烧过程中跑火,炉体内形成适合碳化过程的厌氧环境,在燃烧过程中通过冷凝塔减少油烟飘散,同时对燃烧产生的生物油进行快速收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