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烯丙基化超支化聚苯醚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80363B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1010223700.9

    申请日:2010-07-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丙基化超支化聚苯醚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按摩尔计,将100份双马来酰亚胺和30~85份二烯丙基苯基化合物在110~140℃下搅拌至透明;而后加入1~55份烯丙基化超支化聚苯醚,在110~140℃下反应20~100分钟后冷却,得到一种烯丙基化超支化聚苯醚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采用二甲亚砜等弱极性溶剂合成烯丙基化超支化聚苯醚,工艺简单、原材料丰富、产率高,可满足大规模生产的要求。所制得的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具有显著的韧性、耐热性能、耐湿性和更优的介电性能(低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制备方法也具有工艺简单、易于控制的特点。

    一种超支化聚苯醚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24147B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0910231738.8

    申请日:2009-12-0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支化聚苯醚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计,惰性气氛下在反应容器中加入300~1500份溶剂和100份双酚A钠盐,升温至30~120℃,滴加入由30~105份均均三溴苯和140~1600份溶剂组成的溶液,在1~5小时内滴完,升温至130~185℃,反应完毕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滤液倒入盛有冷冻冰水的容器中,搅拌后将得到的粗产物洗涤,再溶于四氢呋喃中,用冷冻冰水沉淀,再用环已烷洗涤产物,在50~80℃下真空烘干,得到超支化聚苯醚。该方法具有单体来源广、成本低、工艺易于控制的优点,并可通过两种单体的不同配比控制其分子量和末端基团,所得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热稳定性和介电性能。

    一种阻燃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74226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540169.8

    申请日:2010-11-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计,将100份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0~200份烯丙基化合物和1~100份含氨基官能团的聚硅氧烷在90~200℃的温度条件下混合均匀,即得一种阻燃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该树脂在具备高阻燃性的同时具备高韧性、更优的耐热与介电性能,可以作为高性能树脂基体、胶黏剂及绝缘漆等在航空航天、电子电器、交通运输等高技术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该树脂的制备方法具有适用性广、环境友好及操作工艺简单等特点。

    一种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21479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250690.8

    申请日:2010-08-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渗流阈值高介电常数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体积计,由10~15%的钛酸铜钙、0.5~3.0%的膨胀石墨薄片和89.5%~82.0%的氰酸酯组成。所述钛酸铜钙的粒度在1~2μm之间,所述膨胀石墨薄片的直径为10~50μm,径厚比为300~500之间。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钛酸铜钙、膨胀石墨薄片和氰酸酯混合、在80~100℃熔融后,升温至120~150℃预聚至钛酸铜钙和膨胀石墨薄片无明显沉降。本发明可以通过调节添加组分在复合材料中的相对含量和利用经物理化学处理的组分之间产生的协同效应,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具有渗流阈值极低、介电损耗低、耐热性好、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等特点,作为高介电常数复合材料在电子、电气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磷酸铝/热固性树脂复合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02797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10234616.X

    申请日:2008-10-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磷酸铝/热固性树脂复合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属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该复合体系的组成是按重量计,100份热固性树脂和1~40份磷酸铝。制备该复合体系的方法为:按重量计,100份热固性树脂熔融后,加入1~40份磷酸铝,升温至120~150℃混合0.5~3.5小时,即可得到透波材料用高性能磷酸铝/热固性树脂复合体系。制得的磷酸铝/热固性树脂复合体系具有优异耐热性和介电性能及良好工艺性,可作为航天透波材料、电子工业材料用复合材料树脂基体。所采取的制备方法具有适用性广、操作工艺简单的特点。

    耐湿热氰酸酯/微胶囊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25229B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810018414.1

    申请日:2008-02-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湿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氰酸酯(CE)/微胶囊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领域。按重量计CE/微胶囊复合材料的组分为:氰酸酯100份,环氧树脂0~5份,环氧树脂微胶囊2~30份,纤维0~600份。该方法通过将聚脲甲醛包覆的环氧树脂微胶囊填充于CE中制备CE/微胶囊树脂体系,制备具有高耐湿热性能的CE复合材料。与未加微胶囊的CE体系相比,其耐湿热性能有明显提高。它可应用于制备高速数字及高频用印刷电路板、航空航天用高性能复合材料等。

    一种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75139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0910264756.6

    申请日:2009-12-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按重量计,将100份双马来酰亚胺、40~50份二烯丙基苯基化合物、6~12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及0.50~1.50份水在室温下混合,在温度为20~40℃的条件下反应30~60分钟;再升温至110~150℃,预聚反应30~120分钟后,得到一种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本发明采用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与树脂共混/共聚改性一步完成的方法,不仅简化了生产工艺,并且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反应难以控制的问题,所制得的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反应性、热稳定性、介电性能和耐湿热性能等综合性能显著提高。

    一种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24267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34494.9

    申请日:2009-11-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的热固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属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按重量计,它包括100份含笼形倍半硅氧烷结构的马来酰亚胺、40~90份二烯丙基双酚A和210~280份氰酸酯。在120~140℃下将含笼形倍半硅氧烷结构的马来酰亚胺缓慢加入到二烯丙基双酚A中,待其完全溶解后,继续搅拌10~30分钟,得到预聚体;将氰酸酯在90~120℃下融化后,缓慢加入上述预聚体,溶解后继续保温搅拌1~2小时,得到一种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与现有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相比,它具有突出的耐热性、低热膨胀系数、更低的介电系数和介电损耗,可作为复合材料树脂基体、胶黏剂等,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具有应用价值。

    聚脲甲醛包覆有机锡化合物微胶囊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80624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910031365.X

    申请日:2009-04-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脲甲醛包覆有机锡化合物微胶囊及制备方法。它采用原位聚合法,以尿素、甲醛为主要壁材原料,以催化剂有机锡化合物为主要囊芯原料,以水为反应介质,选择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通过控制一定的转速,调节反应溶液体系的pH值为4~5,反应温度在30~50℃,反应2~4小时后,合成得到聚脲甲醛包覆有机锡化合物微胶囊;将反应产物经水/丙酮洗涤、抽滤、干燥后得到白色的微胶囊粒子。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聚脲甲醛包覆有机锡化合物微胶囊,工艺操作简单,易控制,合成的微胶囊产品的产率为85~95%,可同时用于热固性树脂固化反应控制以及相关材料的增韧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