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复合层的叠层电池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3479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96033.9

    申请日:2023-05-0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双复合层的叠层电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底电池、隧穿结、导电层、第一载流子传输层、钙钛矿吸收层、第二载流子传输层、二氧化锡层和透明电极层,其中所述第一载流子传输层和所述第二载流子传输层的导电类型相反。本申请以隧穿结和沉积在隧穿结上的导电层作为双复合层,有利于横向电荷的收集,提升叠层电池的填充因子;导电层可以降低寄生吸收,提高叠层电池电流,改善顶电池的电荷传输层与隧穿结之间的接触电阻,提升叠层电池的填充因子;隧穿结作为导电层制备时的阻挡层,保护底电池不受工艺损伤,提高叠层电池开路电压。

    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电池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5188837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0736805.7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电池组件,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包括:硅基底,硅基底的背光面包括紧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依次层叠在所述第一区域上的本征钝化层、第一掺杂类型的第一导电层、TCO层;依次层叠在第二区域上的隧穿钝化层、硅介质层、含有第二掺杂类型的元素的掺杂介质层、本征钝化层、第一导电层、TCO层;其中,硅介质层的局部区域形成有第二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中含有所述第二掺杂类型的元素;位于第一区域上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绝缘。本发明中,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接触电阻较小,暗态饱和电流密度较小,可以提升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填充因子,进而提升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6704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293209.2

    申请日:2022-10-2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钙钛矿复合层,钙钛矿复合层包括层叠设置的二维钙钛矿层和三维钙钛矿层;二维钙钛矿层中的至少部分二维钙钛矿沿垂直于三维钙钛矿层和二维钙钛矿层的界面排布,该部分二维钙钛矿为第一二维钙钛矿。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本申请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由于所述钙钛矿复合层中具有二维钙钛矿层,二维钙钛矿能够提高钙钛矿电池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在二维钙钛矿层中的第一二维钙钛矿沿垂直于所述三维钙钛矿层和所述二维钙钛矿层的界面排布,因此第一二维钙钛矿还可以促进二维钙钛矿层与三维钙钛矿层之间的电子传输,从而提升器件效率。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和光伏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5513339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003091.5

    申请日:2022-08-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光伏组件,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在硅基底的向光面形成正面钝化减反层;对正面钝化减反层进行图形化处理,使得硅基底的向光面部分裸露;在硅基底裸露的向光面上,形成正面钝化接触结构;在正面钝化接触结构上,形成正面电极;正面电极在硅基底的向光面上的投影,位于硅基底裸露的向光面上。本发明至少减少了图形化处理次数,简化了工艺,提升了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效率。在正面电极接触的部分形成了局部钝化接触结构,可以有效减少对光的寄生性吸收,提升了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和光电转换效率,正面电极未覆盖的部分没有形成掺杂,由正面钝化减反层覆盖硅基底,起到了良好的钝化减反效果。

    一种电池片制备方法及电池片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7604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029874.0

    申请日:2022-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片制备方法及电池片,电池片制备方法包括:将待切割的电池片放置于切割平台;确定激光的激光参数,及确定所述切割平台的平台参数;基于所述平台参数控制所述切割平台运行,以及基于所述激光参数控制所述激光对所述电池片进行切割,以在所述电池片上形成连续的激光烧蚀点;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激光烧蚀点之间存有预设间距。通过控制激光在电池片表面切割形成的激光烧蚀点之间的间距,可以减少后一个激光光斑对前一个激光光斑所形成的激光烧蚀点周围区域造成二次的烧蚀,能够降低激光光斑对电池片的热损伤,从而降低了对电池片的切割效率损失。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992299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51850.X

    申请日:2025-02-1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组件,其中,包括硅基底,所述硅基底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依次层叠有第一掺杂层和第一电极,所述第一掺杂层包括紧邻的第一晶体掺杂区和第一非晶掺杂区;在所述硅基底的第二表面上依次层叠有第二掺杂层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掺杂层与所述第二掺杂层的掺杂类型相反;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硅基底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晶体掺杂区在所述硅基底上的投影重叠,且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硅基底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晶体掺杂区在所述硅基底上的投影面积。该太阳能电池可以降低接触电阻的同时还能避免漏电现象。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5529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74874.X

    申请日:2025-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涉及光伏技术领域,以在制造实现电连接的第一连接层的过程中,降低对位于第一导电接触区的第一半导体层和/或半导体基底的损伤程度,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良率。所述太阳能电池包括:半导体基底、第一半导体层、第一连接层和多个导电电极。多个导电电极设置在第一连接层背离第一半导体层的一侧。第一连接层包括设置在第一钝化隔离区和多个第一导电接触区内的第一钝化层、以及设置在第一导电接触区内的第一连接电极。第一钝化层在第一导电接触区呈镂空设置,第一连接电极沿第一钝化层的厚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一半导体层电连接,第一连接电极的另一端露出于第一钝化层与导电电极电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