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支变连续T梁负弯矩区段构造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87692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00114.1

    申请日:2016-06-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00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简支变连续T梁负弯矩区段构造,包括,端部翼板,张拉槽,圆形波纹管,预应力钢束和圆形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翼板位于T梁负弯矩区段预应力钢束锚固区段,并在端部翼板的次端横隔板至跨中2.5米的范围增加厚度;所述张拉槽位于加厚的端部翼板中且贯穿端部翼板;所述圆形波纹管预埋于T梁负弯矩区段的端部翼板中;所述预应力钢束穿插于预先埋置的圆形波纹管中,所述圆形锚具设置于张拉槽中且用于锚固预应力钢束。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有效解决了施工难度较大,钢束张拉不到位,或锚固区域翼板局部应力过大,易引起锚固区域预应力钢束和锚具锈蚀等问题,充分发挥T梁结构的固有优势,提高简支变连续T梁桥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中小跨径预制混凝土梁桥预应力束结构及其设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64574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540192.5

    申请日:2014-10-14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技术预制混凝土梁桥存在的易产生裂缝,导致小箱梁或T梁的横向连接强度和刚度降低,严重影响预制混凝土梁桥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中小跨径预制混凝土梁桥预应力束结构及其设置方法,在同一组小箱梁或T梁的两侧和每根小箱梁或T梁的底部设置纵向预应力束,在相邻两根小箱梁或T梁的湿接缝两侧设置二根交叉成X形的预应力束,即第一预应力束的一个端头设置在小箱梁或T梁的翼板根部;第二预应力束与第一预应力束反向对称设置。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在有效提高了小箱梁或T梁的横向连接强度和刚度,提高了预制混凝土梁桥的整体受力性能,保证桥梁的长期性能稳定和服役安全,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预应力碳纤维布铺设装置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90394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55966.5

    申请日:2014-02-19

    Abstract: 一种预应力碳纤维布铺设装置,所述预应力碳纤维布铺设装置由两套杠杆张拉机构、一根滚轴和两块垫板组成;基于杠杆原理,预应力碳纤维布铺设装置通过杠杆张拉机构向碳纤维布施加应力从而完成张拉操作;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结构简单,装置自重小,安装架设时对结构体的损伤小,不需要动力设备,可由人力完成碳纤维布的张拉作业,便于拆除,施工效率高,尤其适合圆柱形混凝土柱的预应力碳纤维布铺设。

    一种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的悬索桥吊索索力快速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235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55719.7

    申请日:2024-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的悬索桥吊索索力快速识别方法,通过在悬索桥上布设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悬索桥的点云数据,将采集到的点云数据经过点云拼接和点云处理得到主缆和吊索的交点坐标及主缆形态,并对所获取的交点坐标进行温度修正,然后对修正后的交点坐标按照像素精度与无人机距离主缆的距离的关系进行扩展,得到无人机航点,从而完成无人机航线的规划,通过无人机采集主缆节段的正射影像,然后采用图像处理方法获取主缆和吊索边线,获得主缆和吊索的交点坐标,得到索力计算参数,根据索力计算公式计算吊索力,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的悬索桥吊索索力快速识别方法能够使得对悬索桥日常的索力检测更为快速、精确。

    一种空间变化非平稳地震下大跨桥梁的新型随机振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6226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159340.9

    申请日:2024-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变化非平稳地震下大跨桥梁的新型随机振动方法,技术要点包括:通过有限元法构建空间变化非平稳地震动作用下大跨桥梁的运动方程;对桥梁上部结构进行模态分析;构建状态响应向量与激励向量之间的递归表达式;利用谱表示法对各个地震动输入过程进行离散表征,并将其映射到桥梁支撑结构对应自由度的响应;构建物理空间中上部结构的总响应与随机输入向量之间的显式关系式;基于获取的总响应与随机输入向量之间的显式关系式来评估桥梁结构的时频响应统计量。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空间变化非平稳地震下大跨桥梁的新型随机振动方法,克服了现有计算方法效率较低且难以充分考虑地震动空间变化性及完全非平稳性的缺陷,且非常便于计算机编程实现。

    一种双层桥梁抖振荷载多天平同步分离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0472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184976.2

    申请日:2024-0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抖振荷载测量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层桥梁抖振荷载多天平同步分离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同步分离测力试验装置、测试梁段、补偿模型、翼形支杆、固定垫片、端板系统、试验台和翼形整流罩。该双层桥梁抖振荷载多天平同步分离测量装置及方法,通过间隔设置俩组共6个高频动态天平对两个桥梁节段模型各组合构件进行抖振力测量,并在两个被测桥梁节段模型俩侧设置了测试段不同间距和不同长度的补偿模型,使测试梁段与补偿模型相互保持1mm间距的不接触状态,以测量不同跨向间距的分布情况,且能更准确分析出两个桥梁节段模型各组合构件的抖振力特性,更重要的是还能够考虑紊流三维空间分布效应,提高该类型试验的精度与可靠性。

    一种大跨桥梁的三维连续变形高精度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3242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06828.8

    申请日:2023-0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大跨桥梁的三维连续变形高精度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测量对象、测量方式及仪器选择。通过明确了将斜拉桥梁底作为测量对象,提高了测量精度;明确了测量方式及仪器选择、扫描仪器架设站点规划及要求、测量工况及时机、仪器架设及扫描等关键信息,使得斜拉桥变形捕获流程标准化;采用黑白棋盘格同时作为多站点云拼接装置及整体坐标系转换装置,并提出了配套的布置要求,减少了现场装置的布置,提高了扫描效率;提供了完整的点云处理流程及连续变形曲线获取过程,按要求完成所有步骤后,即可得到大跨桥梁的高精度三维连续变形曲线,避免反复迭代计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