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91829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440827.8
申请日:2017-06-1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N21/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基底,包括金属颗粒和具有粘性和三维凝胶结构的支撑体,所述金属颗粒附着于所述支撑体的孔隙表面;所述支撑体的粘性强度为50‑500Pa。首先,支撑体具有三维结构,比表面积大,可以负载更多且更均匀的金属颗粒,从而显著提升基底的增强效果,能清晰地测试出待分析物的特征峰。其次,支撑体具有凝胶结构,弹性强,可以根据待测物表面的粗糙度而产生相应形变从而更好的吸附待分析物,是一种具有柔性的基底。其次,所述支撑体还具有粘性,因此可以更好更快地吸附金属颗粒和待分析物,使得检测过程更加快速。当支撑体的粘性强度为50‑500Pa时最为适宜,此时便于控制金属颗粒的负载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564997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98802.5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净水元件,包括具有三维网状孔隙的高分子多孔弹性基体和附着在高分子多孔弹性基体上的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分为银颗粒;所述高分子多孔弹性基体为壳聚糖海绵。该净水元件具有以下优点:1)银颗粒具有很高的杀菌性能,且高分子多孔弹性基体也具有一定的杀菌性能,二者叠加使净水元件的杀菌率显著提升;2)高分子多孔弹性基体的比表面积高、孔隙度大,可以负载更多的银颗粒,进一步提升杀菌效率;3)高分子多孔弹性基体的形变性能好,可显著提升净水元件的使用寿命;4)壳聚糖的分子链上存在大量均匀分布的氨基,氨基可以和银颗粒紧密结合,防止银颗粒脱落;5)壳聚糖海绵的吸水能力强,可显著提升净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093092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310011938.9
申请日:2013-01-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流突发性COD污染的事故源定位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缺少对流域突发COD污染事故污染源进行迅速定位的方法而导致事故排查周期长、效率低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河流突发性COD污染的事故源定位方法。该方法在污染发生后首先经现场调查确定控制河段位置及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污染断面的本底数据,再以COD污染物在自然水体中的降解理化规律为基础,测算控制断面上污染物浓度变化预测数值,最后将该数值与控制河段控制断面上的污染物浓度监测数值对比,由此确定超标排污口位置,确定事故源位置。本发明方法能够尽快确定事故源在河道中的位点,或锁定疑似事故源,很大程度缩短污染事故排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5452808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0978447.0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1/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PMS‑鲁米诺的化学发光体系以及磷酸三苯酯的检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仍无TPHP的有效检测手段的技术问题。基于PMS‑鲁米诺的化学发光体系,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其中,所述第一组分包括紫外光照射后的第一混合液,所述第一混合液包括PMS和待测物溶液;所述第二组分包括第二混合液,所述第二混合液包括鲁米诺和缓冲液;其中,所述待测物能够减弱化学发光信号。本发明采用PMS,在生成·OH的同时还生成了SO4·‑,提升了活性氧自由基的种类;通过紫外光对PMS进行氧化,有效促进了·OH和SO4·‑的生成,加速消耗了体系中的活性氧自由基,进而使得参与鲁米诺化学发光的活性氧自由基减少,最终使化学发光体系呈现较大的发光抑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7038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64213.9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水体中氟离子检测方法,属于氟离子的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智能手机的便携式检测设备通过分束镜将激光笔发出的激光分成两束,然后以待测液和固定浓度的样品作为对比,利用智能手机拍摄图片,随后识别有效区域的RGB值,从而得到待测液体和固定浓度的样品的G比值,构建不同浓度氟离子与G比值的线性关系,实现了对F‑的高灵敏度检测,相较于传统的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灵敏度更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场检测过程中利用的可充电式光源不稳定导致测试结果偏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能够通过智能手机,实现对待测水样的现场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47035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64279.8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水体中硫酸根离子检测方法,属于硫酸根离子的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智能手机的便携式检测设备通过分束镜将激光笔发出的激光分成两束,然后以待测液和参比溶液作为对比,利用智能手机作为拍摄和识别RGB值,从而得到待测液体和参比溶液的L比值,构建不同浓度硫酸根离子与L比值的线性关系,实现了对硫酸根的高灵敏度检测,相较于传统的浊度计检测,灵敏度更高,实现对待测水样的现场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4336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80422.5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CoMo‑BTNT阳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中,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Ti基板;用Ti基板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通过直流电沉积方法将Co‑Mo氧化层沉积液沉积到TNA表面,然后进行退火热处理,制备CoMo‑TNA;以CoMo‑TNA作阴极、Pt片作阳极,制得CoMo‑BTNT阳极;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CoMo‑BTNT阳极在水中抗生素降解中的应用;本发明以TNA做基层,在其上沉积活性CoMo氧化层,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电催化性能,提高了阳极的导电性,构建了有效的电辅助活化PMS降解四环素体系,为四环素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79174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77666.1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锆基金属有机框架荧光传感材料在对水中的NPs‑NH2进行检测和定量中的应用;具体地,所述锆基金属有机框架荧光传感材料为NH2‑UiO‑6620;其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制锆基金属有机框架荧光传感材料的母液;S2、将锆基金属有机框架荧光传感材料母液与待测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孵育一段时间,得到混合液;S3、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在350nm激发波长下,在400nm和700nm之间测定上述混合液的荧光发射强度;根据荧光强度与NPs‑NH2浓度线性关系曲线获得待测溶液中的NPs‑NH2浓度;其可用于对自来水和饮用水中NPs‑NH2的准确识别和定量检测,为荧光法快速、灵敏检测新污染物NPs‑NH2拓展了新的视角。
-
公开(公告)号:CN11812556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079107.3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锦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1/461 , C02F1/72 , C02F1/467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四环素降解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电催化降解四环素的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四环素降解效果差、催化剂寿命短、粉状催化剂难以重复使用的技术问题。电催化降解四环素的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置含有可溶性镍盐、可溶性铁盐和尿素的溶液;将溶液和多孔载体装入反应釜中进行热处理;清洗和干燥热处理后的多孔载体,得到前驱体;对前驱体进行退火处理,即得到电催化降解四环素的阴极材料。本发明的电催化降解四环素的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所得阴极材料使用方便,再生方便,使用寿命长,在电化学环境中能够高效催化活化PMS,提升四环素的降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6060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131592.1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四环素检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四环素的检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CuNCs的荧光变化程度低以及特异性和抗干扰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四环素检测材料包括铜纳米团簇和附着于铜纳米团簇上的Eu3+;所述铜纳米团簇以L‑组氨酸为模板制备得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包括Cu2+、L‑组氨酸和抗坏血酸的第一混合液;(2)对第一混合液进行热处理;(3)对热处理产物进行透析处理,即得到铜纳米团簇分散液;(4)将铜纳米团簇分散液和Eu3+溶液混合,即得到检测材料。四环素的检测方法,采用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检测材料,或采用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检测材料。本发明实用性强,非常适合于在实际样品的四环素检测中推广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