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79540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1115443.6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扫描的岩溶突水灾害量级评估方法和系统,包括:S1:在目标山体中确定出评估指标列表中每个评估指标的测量区域;S2:基于激光扫描技术在每个评估指标的测量区域获取对应评估指标的原始数据;S3:基于评估指标的指标统计方式和对应的原始数据,确定出目标山体的个性化评估指标;S4:基于目标山体的个性化评估指标和预设的岩溶突水灾害量级评估算法,获得目标山体的岩溶突水灾害量级评估结果;用以基于预设的评估指标列表和预设的岩溶突水灾害量级评估算法实现对岩溶突水灾害量级评估方法的统一,提高了灾害预测精度,且利用激光扫描获取评估指标的原始数据,提高了岩溶水突水灾害的量级评估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70924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10754.9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50/08 , G06F30/13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隧道支护方案决策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隧道当前几何参数和地质参数;步骤2:生成可选支护方案;步骤3:选取部分备选支护方案建立数值模型,计算支护后围岩稳定性计算值及支护费用;步骤4:为其余可选支护方案生成围岩稳定性随机值;步骤5:基于步骤4选取新增备选支护方案,计算支护后围岩稳定性计算值及支护费用;步骤6:更新高斯分布参数,直到连续两次选取的新增备选支护方案间欧氏距离小于规定阈值,停止计算;步骤7:生成支护后围岩稳定性‑支护费用曲线,依据该曲线选取最佳支护方案。本发明通过高斯过程回归方法,对隧道支护方案进行主动决策,提升隧道支护方案选择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50642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211388877.3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21D9/0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盾构姿态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既有隧道盾构参数样本;步骤2:计算参数均值和协方差矩阵的定值估计;步骤3:赋予超参数初始值,并采用吉布斯抽样获取基于既有隧道盾构信息的超参数稳定状态的概率分布模型;步骤4:收集目标隧道盾构参数样本,并计算目标隧道盾构参数均值和协方差矩阵的定值估计;步骤5:采用吉布斯抽样,获取当前区段盾构机姿态偏移量稳定状态的概率分布模型;步骤6:计算当前区段盾构机姿态偏移量,调整盾体油缸千斤顶顶推压力,减小盾构姿态失准。本发明对盾构机掘进姿态偏移量进行超前预测,为减小盾构机姿态失准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5479540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115443.6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扫描的岩溶突水灾害量级评估方法和系统,包括:S1:在目标山体中确定出评估指标列表中每个评估指标的测量区域;S2:基于激光扫描技术在每个评估指标的测量区域获取对应评估指标的原始数据;S3:基于评估指标的指标统计方式和对应的原始数据,确定出目标山体的个性化评估指标;S4:基于目标山体的个性化评估指标和预设的岩溶突水灾害量级评估算法,获得目标山体的岩溶突水灾害量级评估结果;用以基于预设的评估指标列表和预设的岩溶突水灾害量级评估算法实现对岩溶突水灾害量级评估方法的统一,提高了灾害预测精度,且利用激光扫描获取评估指标的原始数据,提高了岩溶水突水灾害的量级评估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1182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242125.6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工程耦合地质灾害预警方法及相关设备,包括:获取地下工程的宏观破坏特征;基于所述宏观破坏特征,确定所述地下工程的地质灾害类型;获取所述地下工程的岩体各向异性类型;基于所述地质灾害类型和所述岩体各向异性类型,确定所述地下工程的地质灾害发生的目标监测数据的类型和所述目标监测数据的阈值信息;根据所述目标监测数据的类型,获取所述地下工程的当前监测数据;在所述当前监测数据大于或等于所述阈值信息的情况下,发出灾害预警消息。这样,通过确定地质灾害类型和岩体各向异性类型,对地下工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进行预测,可以减少计算量,对地下工程进行持续监测,降低监测预警的难度,提高预警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0613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49002.9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武九铁路客运专线湖北有限责任公司 ,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V10/776 , G06V20/64 ,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三维自动化变形监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构建隧道的三维模型并存储;根据监测终端发送的监测任务生成请求,确定待生成任务的目标隧道区域;从存储的三维模型中确定待生成任务的目标隧道区域对应的目标模型;根据目标模型和预设的任务分析库,生成监测任务。本发明的隧道三维自动化变形监测方法及系统,对隧道构建模型,然后再构建的模型基础上进行分析,确定监测点位,保证监测点位的布设的合理性,提高监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91759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73413.5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武九铁路客运专线湖北有限责任公司 ,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浅埋大跨隧道爆破场速率监测方法,包括:获取对隧道爆破场进行监测的多个监测区域,在每个监测区域布置多个监测点,同时,根据监测区域以及监测点构建数据监管中心;在隧道爆破时记录监测区域中每个监测点监测的地震波,并将地震波以及相邻监测点间的距离传输至数据监管中心进行分析处理,获得监测区域中地震波衰减规律;根据地震波衰减规律确定监测区域中每个监测点的爆破速率,并基于爆破速率对监测区域进行爆破参数调整。便于根据不同监测区域的爆破速率对爆破参数调整,保障了对隧道爆破场速率监测的准确性以及全面性,同时,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和工程的质量,减少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和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93548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0527275.X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L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锚杆压力数据表示预警方法及相关设备。方法包括:获取锚杆的压力数据图像;提取图像中的压力分布特征,以获取压力分布特征图;基于压力分布特征图,确定所有压力分布方向中的最大压力值,以在最大压力值超过预设报警阈值时发布报警信息。由此,能够通过压力分析掌握锚杆的实时支护情况,确保锚杆执行有效的支护。此外,上述技术方案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能够真实反映围岩变化情况,即获取准确的监测数据,从而保证进行准确预警,有效保障了人员的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87060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82771.8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武九铁路客运专线湖北有限责任公司 ,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非完整拱效应的软岩隧道掌子面变形监测方法,方法包含:确认待监测的软岩隧道掌子面,获取待监测的软岩隧道掌子面的地质信息,通过地质信息对软岩隧道掌子面的岩体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在岩体评价指标达到预设标准的位置,布设若干传感器;获取变形数据,对变形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待监测的软岩隧道掌子面的变形特征;根据获取的变形特征对软岩隧道掌子面的变形趋势及变形范围等变形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对待监测的软岩隧道掌子面的变形进行预警,对变形的进展进行模式演示,得到未来一段时间变形的预测结果;根据预测结果给出相应的措施进行修补或支护。本发明为工程安全提供保障,同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00996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406231.6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 武九铁路客运专线湖北有限责任公司 ,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特长隧道围岩灾变监测方法,方法包含:使用第一扫描设备对特长隧道周围的围岩进行扫描得到第一数据,以检测是否存在裂缝、空洞或其他不规则的地质结构;利用第二扫描设备对隧道周围的围岩进行三维测量,对围岩的形变和位移情况进行及时监测,得到第二数据;对第一扫描设备的第一数据及第二扫描设备的第二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围岩中存在的裂缝、空洞以及形变和位移情况;根据分析结果,评估围岩的稳定性,并及早发现潜在的灾变风险;根据灾变风险的评估结果,启动预设的预警机制,及时采取防范和处理措施。本发明结合第一扫描设备和第二扫描设备,实现了对特长隧道围岩灾变的全面监测和预警,提高了对围岩灾变的监测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