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发光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81324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0429916.8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何耀 王后禹 张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领域,公开一种生物发光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选取多糖配体为病原菌靶向分子,促使生物发光纳米探针可以通过糖特异性转运通道被病原菌特异性吞噬,而不会被未表达糖特异性转运通道的哺乳细胞吞噬,从而实现活体病原菌的特异性检测。同时,该生物发光纳米探针克服了荧光成像低信噪比,自荧光干扰等缺点,实现病原菌的高信噪比以及高灵敏度检测,并且探针上还可负载光敏剂实现体内病原菌的光热治疗。

    一种检测靶蛋白的生物传感器产品及其应用和靶蛋白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7568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22793.2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何耀 王后禹 卢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检测靶蛋白的生物传感器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DNA四面体和1D‑HCR产物有效地捕获了具有可控多连接臂的HCR‑2D产物或HCR‑3D产物。与使用1D‑HCR产物方案相比,使用2D‑HCR产物和3D‑HCR产物方案的电化学信号分别增强了6.3倍和11.0倍。利用DNA四面体组装能力和HCR放大能力,本发明可以灵敏地检测各种靶蛋白,例如人泪液中各种干眼症相关的细胞因子MMP‑9、IFN‑γ、IL‑6和TNF‑α等,检测限低至0.1pg/mL,且只需消耗3微升泪液样本,检测结果与商业ELISA测试结果高度一致。

    一种磷光硅基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4510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72977.5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何耀 宋斌 崔明月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磷光硅基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制备得到磷光氧化硅纳米球,在常温反应条件下,钴离子与磷光氧化硅纳米球表面的配体螯合,得到兼具室温磷光发光特性及多酶催化活性的功能硅基纳米材料,同时具有氧浓度依赖性的磷光发光寿命。利用上述独特的性质,该功能磷光硅基纳米酶可以作为特异性光学诊疗剂以及适用于肿瘤乏氧微环境,集高信噪比诊断与非侵入性治疗为一体,为炎症型疾病的诊疗突破提供技术支持。

    一种纳米-细菌的杂合体系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44010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532428.6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细菌杂合体系的制备方法,特点是包括将带有氨基基团的荧光纳米材料溶液和多糖配体溶液混合振荡反应后,加入硼氢化钠溶液,于室温下振荡反应过夜得到多糖配体偶联荧光纳米材料复合物溶液的步骤;将多糖配体偶联荧光纳米材料复合物溶液和光热剂溶液混合后振荡反应得到荧光纳米探针溶液的步骤;最后将荧光纳米探针溶液和工程菌悬液混合后置于摇床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得到纯化的纳米-细菌杂合体系的步骤;优点是兼具肿瘤靶向及光诱导程序性肿瘤治疗功能,有效结合了纳米材料和细菌治疗肿瘤的优势,且不会对细菌本身活性产生影响,肿瘤治疗效率高。

    一种荧光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79487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54177.7

    申请日:2016-09-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何耀 钟旖菱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a、将吲哚菁型荧光染料与有机硅源化合物混合,得到前体溶液;b、所述前体溶液在常温下进行反应,得到荧光硅纳米颗粒。本发明提供的一步法制备水溶性荧光硅纳米颗粒的方法,完全在水相中进行,操作安全,快速简便,毒性小,原料安全易得。所得的水溶性荧光硅纳米颗粒有很好的单分散性,荧光性质和量子产率高,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可以作为荧光标记物广泛用于生物检测和分析,有望用于相关光学的工业生产例如激光、有机发光二极管。

    一种定量检测水样汞离子浓度的SERS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37203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504871.7

    申请日:2014-09-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何耀 孙斌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原子吸收光谱和原子发射光谱检测汞离子技术样品后处理要求比较高,检测精度比较低,不适合实际水样的缺点,公开了一种快速的定量检测实际水样汞离子浓度的SERS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将DNA技术与SERS技术相结合,首先采用氟化氢辅助刻蚀方法制备硅纳米线阵列,然后金纳米粒子原位生长制备金纳米粒子修饰的硅纳米线阵列,最后构建出金纳米粒子修饰的硅纳米线阵列的SERS传感器;本发明的SERS传感器可在室温下完成整个反应过程,达到快速检测汞离子的目的,对汞离子的检测限为1pM,且具有很好的特异性、重现性、重复使用性,检测过程方便,可用于汞离子的实际水样的检测。

    一种微波辐射制备水溶性多色碳量子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87219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310308250.7

    申请日:2013-07-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何耀 汪婕 钟旖菱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辐射制备水溶性多色碳量子点的方法,将有机碳源和超纯水均匀混合配制成前体溶液置于微波辐射专用的玻璃管中,在微波反应器中进行微波辐射,制备得到水溶性多色碳量子点。本发明的方法完全在水相中进行,操作安全,快速简便,毒性小,原料安全易得;所得的水溶性多色碳量子点有很好的单分散性,荧光性质和量子产率高,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可以作为荧光标记物广泛用于生物检测和分析。

    一种基于硅纳米线的药物载体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89006B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210579414.5

    申请日:2012-12-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硅纳米线的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用缓冲溶液将硅纳米线配成20~200微克每毫升的体系,加入抗肿瘤药物混合成溶液,在20~37摄氏度下振荡3~30小时,离心并用相同缓冲溶液清洗3~10次,除去上层未结合的抗肿瘤药物,得到下层沉淀即为硅纳米线-抗肿瘤药物复合物。本发明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传统抗肿瘤药物在载体中的负载效率,操作安全,快速简便,所得的硅纳米线-抗肿瘤药物复合物能够在细胞及活体层面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杀伤癌细胞的作用,还能够起到药物缓释从而在较长时间内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由于硅纳米线具有极大的载药效率可以作为纳米药物广泛用于癌症治疗领域。

    一种硅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04796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628919.0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何耀 姜享旭

    Abstract: 一种硅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依靠电化学原理,在硅衬底上直接原位生长一层银纳米粒子,从而避免了银纳米粒子的团聚效应。由于本发明无需在硅衬底上制作硅纳米线,因此大大降低了工艺的复杂度和制作成本,为SERS基底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可能。

    一种微波辐射制备水溶性多色碳量子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87219A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10308250.7

    申请日:2013-07-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何耀 汪婕 钟旖菱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辐射制备水溶性多色碳量子点的方法,将有机碳源和超纯水均匀混合配制成前体溶液置于微波辐射专用的玻璃管中,在微波反应器中进行微波辐射,制备得到水溶性多色碳量子点。本发明的方法完全在水相中进行,操作安全,快速简便,毒性小,原料安全易得;所得的水溶性多色碳量子点有很好的单分散性,荧光性质和量子产率高,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可以作为荧光标记物广泛用于生物检测和分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