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细菌的杂合体系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4401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0532428.6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细菌杂合体系的制备方法,特点是包括将带有氨基基团的荧光纳米材料溶液和多糖配体溶液混合振荡反应后,加入硼氢化钠溶液,于室温下振荡反应过夜得到多糖配体偶联荧光纳米材料复合物溶液的步骤;将多糖配体偶联荧光纳米材料复合物溶液和光热剂溶液混合后振荡反应得到荧光纳米探针溶液的步骤;最后将荧光纳米探针溶液和工程菌悬液混合后置于摇床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得到纯化的纳米‑细菌杂合体系的步骤;优点是兼具肿瘤靶向及光诱导程序性肿瘤治疗功能,有效结合了纳米材料和细菌治疗肿瘤的优势,且不会对细菌本身活性产生影响,肿瘤治疗效率高。

    一种荧光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388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910291426.X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该荧光纳米探针由多糖配体、光敏剂和荧光纳米材料构成,将荧光纳米材料与多糖配体的水溶液混合后加入硼氢化钠溶液振荡反应,超滤离心除去未反应上的多糖配体,加入光敏剂溶液振荡反应,超滤离心除去未反应上的光敏剂分子,制得最终的荧光纳米探针。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荧光纳米探针具有高灵敏性,可以检测出体内105CFU数量的细菌,还可通过其上负载的光敏剂分子实现光动力细菌感染治疗;此外,该荧光纳米探针不仅有良好的荧光稳定性,还具备优异的生物安全性,有望用于临床细菌感染检测与治疗。

    一种生物发光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81324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0429916.8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何耀 王后禹 张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领域,公开一种生物发光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选取多糖配体为病原菌靶向分子,促使生物发光纳米探针可以通过糖特异性转运通道被病原菌特异性吞噬,而不会被未表达糖特异性转运通道的哺乳细胞吞噬,从而实现活体病原菌的特异性检测。同时,该生物发光纳米探针克服了荧光成像低信噪比,自荧光干扰等缺点,实现病原菌的高信噪比以及高灵敏度检测,并且探针上还可负载光敏剂实现体内病原菌的光热治疗。

    一种检测靶蛋白的生物传感器产品及其应用和靶蛋白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7568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22793.2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何耀 王后禹 卢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检测靶蛋白的生物传感器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DNA四面体和1D‑HCR产物有效地捕获了具有可控多连接臂的HCR‑2D产物或HCR‑3D产物。与使用1D‑HCR产物方案相比,使用2D‑HCR产物和3D‑HCR产物方案的电化学信号分别增强了6.3倍和11.0倍。利用DNA四面体组装能力和HCR放大能力,本发明可以灵敏地检测各种靶蛋白,例如人泪液中各种干眼症相关的细胞因子MMP‑9、IFN‑γ、IL‑6和TNF‑α等,检测限低至0.1pg/mL,且只需消耗3微升泪液样本,检测结果与商业ELISA测试结果高度一致。

    一种纳米-细菌的杂合体系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44010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532428.6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细菌杂合体系的制备方法,特点是包括将带有氨基基团的荧光纳米材料溶液和多糖配体溶液混合振荡反应后,加入硼氢化钠溶液,于室温下振荡反应过夜得到多糖配体偶联荧光纳米材料复合物溶液的步骤;将多糖配体偶联荧光纳米材料复合物溶液和光热剂溶液混合后振荡反应得到荧光纳米探针溶液的步骤;最后将荧光纳米探针溶液和工程菌悬液混合后置于摇床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得到纯化的纳米-细菌杂合体系的步骤;优点是兼具肿瘤靶向及光诱导程序性肿瘤治疗功能,有效结合了纳米材料和细菌治疗肿瘤的优势,且不会对细菌本身活性产生影响,肿瘤治疗效率高。

    一种用于人工智能检测DNA的硅基SERS芯片DNA数据库构建和训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2089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810817521.4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人工智能检测DNA的硅基SERS芯片DNA数据库构建和训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氢氟酸辅助刻蚀方法制备银纳米颗粒修饰的硅基SERS基底;构建DNA的SERS数据库;对于所述SERS数据库,提取用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主要特征值,并训练所述深度神经网络。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可在常室温下进行,操作安全,对DNA靶标的识别率可达到86.11%,且具有很好的特异性,重现性,检测过程方便。

    一种用于人工智能检测DNA的硅基SERS芯片DNA数据库构建和训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20897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817521.4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人工智能检测DNA的硅基SERS芯片DNA数据库构建和训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氢氟酸辅助刻蚀方法制备银纳米颗粒修饰的硅基SERS基底;构建DNA的SERS数据库;对于所述SERS数据库,提取用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主要特征值,并训练所述深度神经网络。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可在常室温下进行,操作安全,对DNA靶标的识别率可达到86.11%,且具有很好的特异性,重现性,检测过程方便。

    一种定量检测实际水样中铅离子浓度的硅基SERS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42225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179491.X

    申请日:2016-03-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何耀 史宇 王后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定量检测实际水样中铅离子浓度的硅基SERS芯片及其制备方法。该芯片由银纳米颗粒修饰的硅晶片、金纳米颗粒、SEQ ID NO:1、2、4所示核苷酸序列,以及在SEQ ID NO:3所示核苷酸序列5’端偶联巯基、3’端偶联荧光染料的序列片段组成。本发明用多聚腺嘌呤辅助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硅基芯片用于铅离子检测,所述芯片由核(银)?卫星(金)纳米颗粒修饰的硅晶片构成,共价连接在芯片上的DNAzyme可以被铅离子特异性激活,使得substrate strand断裂成两段自由的DNA,因而可检测到较强的SERS信号,达到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可重现性以及可循环性。

    一种荧光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3888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91426.X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该荧光纳米探针由多糖配体、光敏剂和荧光纳米材料构成,将荧光纳米材料与多糖配体的水溶液混合后加入硼氢化钠溶液振荡反应,超滤离心除去未反应上的多糖配体,加入光敏剂溶液振荡反应,超滤离心除去未反应上的光敏剂分子,制得最终的荧光纳米探针。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荧光纳米探针具有高灵敏性,可以检测出体内105CFU数量的细菌,还可通过其上负载的光敏剂分子实现光动力细菌感染治疗;此外,该荧光纳米探针不仅有良好的荧光稳定性,还具备优异的生物安全性,有望用于临床细菌感染检测与治疗。

    一种硅基SERS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TNT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44557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253748.6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何耀 陈娜 王后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共安全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TNT的硅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并与785nm便携式拉曼仪器构建的一个临场检测TNT的便携式平台。该硅基芯片通过氢氟酸辅助的硝酸银还原法,原位地在硅片上修饰上银纳米颗粒,然后在芯片的表面修饰上与TNT相互作用的化合物(如对氨基苯硫酚),用于TNT的捕获和SERS信号的增强。本发明构建的硅基SERS芯片具有优异的灵敏度,检测限低于~1pM(~45.4fg/cm2),并具有较好的SERS信号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小于15%。更重要的是,所构建的临场检测TNT的便携式平台,适用于定性分析实际环境样品中痕量的TNT。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