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适配体修饰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共载质粒的多功能纳米药物的制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904811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81142.4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适配体修饰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共载质粒的多功能纳米药物的制备及其应用。具体制备方法为:先选取生物相容性良好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HMSN,HM)为药物载体,首先对索拉非尼(Sorafenib,S)进行装载,通过非共价键方式在其表面包裹适配体anti-EpCAM功能化的PAMAM(P-aE),进一步通过静电力在PAMAM外吸附EGRF-sgRNA/Cas9(E)质粒,从而得到所述多功能纳米药物SE@HM/P-aE。该多功能纳米药物改善了索拉非尼的水溶性,提高了索拉非尼的生物利用度及基因治疗质粒的转染效率,进一步提高两者的协同抗肿瘤效果,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一种唾液酸酶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486154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93790.5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邵敬伟 张冰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唾液酸酶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利用一种体内外靶向小鼠基因组NPL基因重组CRISPR敲除质粒载体,通过受精卵显微注射技术成功建立二倍体双敲NPL小鼠敲除模型。NPL在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肿瘤细胞的恶性转化常常伴随着唾液酸的过表达,现如今已成为肿瘤的恶性转化及转移重要标志物之一。该模型为研究细胞癌变的过程研究搭建了新的研究平台,有利于研究肿瘤的生成及转移的关键步骤,同时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基础。

    一种介孔二氧化硅-胰岛素纳米缓释经皮贴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3412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375775.5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8/28 A61K9/7038 A61K47/6949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孔二氧化硅-胰岛素纳米缓释经皮贴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载药层组分包括介孔二氧化硅-胰岛素纳米、压敏胶、促渗剂、交联剂、抑菌剂、基质、亲水性辅料、冻干保护剂。本发明以可降解的介孔二氧化硅包载胰岛素,制备出一种长效缓释纳米降血糖贴剂,具有降低副作用以及无痛便捷等特点。胰岛素是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对蛋白类的药物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可以担载蛋白类的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蛋白药物在体内应用存在的问题;同时二氧化硅纳米微球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安全稳定;可保护胰岛素避免生物体酶的破坏,提高生物利用度。本发明实现了无痛、缓释、便捷的给药,制备方法简便,生产成本低。

    一种含小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038571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610519528.9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活性成分:熊果酸与吉非替尼。当物质的量比为10‑20:1‑25熊果酸与吉非替尼联用时,可以起到协调抗癌细胞的增殖。通过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抑制剂吉非替尼与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天然产物熊果酸进行联合用药,可以起到靶向抑制肿瘤细胞,提起到协调抗癌细胞的增殖的疗效,从而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最终提高治疗癌症的效果,可应用于制备抗肿瘤的药物领域。

    一种具有协同抗肿瘤转移活性的药物组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05963306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610520699.3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邵敬伟 郑桂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协同抗肿瘤转移的药物组合物,通过将具有强水溶性的二甲双胍与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天然产物熊果酸及其衍生物进行联合用药,表明其联合具有增效作用,可望获得较为安全可靠新型防治肿瘤转移的候选药物。该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和二甲双胍I;其中式I中的R为羟基或者乙酰氧基;其中式I所示的化合物与二甲双胍的物质的量比为10:500‑4000。

    一种含小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038571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19528.9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56 A61K31/5377 A61K2300/00

    Abstract: 一种含小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活性成分:熊果酸与吉非替尼。当物质的量比为10‑20:1‑25熊果酸与吉非替尼联用时,可以起到协调抗癌细胞的增殖。通过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抑制剂吉非替尼与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天然产物熊果酸进行联合用药,可以起到靶向抑制肿瘤细胞,提起到协调抗癌细胞的增殖的疗效,从而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最终提高治疗癌症的效果,可应用于制备抗肿瘤的药物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