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5297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128269.8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车用空调系统包括载冷剂循环以及被设置于车辆的乘人空间之外的且具备制冷与制热功能的制冷剂循环,其中,所述制冷剂循环包括顺次管路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节流元件及第二换热器,所述载冷剂循环包括第一流体泵及处于所述乘人空间内的车内换热部件,所述载冷剂循环内的载冷剂能够在所述第二换热器处与所述第二换热器内流通的制冷剂换热后在所述第一流体泵的驱动下进入所述车内换热部件内对所述乘人空间进行调温。本发明杜绝由于车辆改装可能存在的安全等隐患,同时本发明的车用空调系统设计更加合理、简单,能够降低车辆成本。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电动车辆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3438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87407.9

    申请日:2023-1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中包括:水暖换热系统、冷媒换热系统、电机电控换热系统和电池换热系统;水暖换热系统设置有车内第二换热器,用于为乘员舱制热;冷媒换热系统设置有车内第一换热器,用于为乘员舱制冷或制热;电机电控换热系统和电池换热系统分别与冷媒换热系统热耦合,电池换热系统与水暖换热系统热耦合。本发明中通过车内第一换热器进行制冷和制热,通过车内第二换热器制热,在制热需求较低时可以通过车内第一换热器进行制热,在制热需求一般时通过车内第一换热器和低功率运行的车内第二换热器混合制热,在制热需求较高时可以通过高功率运转的车内第二换热器进行制热,不仅能满足用户的制冷和制热需求,又能降低能耗。

    一种间接换热电动汽车热管理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8509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718268.4

    申请日:2023-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间接换热电动汽车热管理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调系统包括:冷媒循环系统、载冷剂循环系统和多通阀,多通阀将冷媒循环系统和载冷剂循环系统连接为一体;在第一运行模式下,电机换热器能吸收电机的热量,电池换热器能吸收电池的热量,通过车内换热器对车内进行制热;在第二运行模式下,电机换热器能吸收电机的热量并通过电池换热器对电池进行加热和/或通过车内换热器对车内进行制热;在第三运行模式下,车内换热器能吸收车内的冷量并通过电池换热器对电池进行冷却。根据本发明能解决冷媒系统通过管路连接直接对车内、电池和电机等换热而导致的冷媒泄漏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同时提高电动汽车热管理空调系统的能效。

    空调系统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099620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810893120.7

    申请日:2018-08-07

    Inventor: 于艳翠 赵桓 胡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冷媒循环,冷媒循环包括冷凝器、蒸发器以及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具有分离器进口、分离器气体出口及分离器液体出口;还包括:喷射器,具有喷射器主进口、喷射器侧进口及喷射器出口,冷凝器的出口与喷射器主进口连通,蒸发器的出口与喷射器侧进口连通,喷射器出口与分离器进口连通。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的压缩机的负荷需求大、高低压比大,压缩机需要保持很高的频率运转,使用可靠性低的问题。

    车载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9157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57184.2

    申请日:2022-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车载空调系统包括制冷制热冷媒子循环系统以及热水制热子循环系统,其中,制冷制热冷媒子循环系统包括形成冷媒循环的处于人员舱内的第一换热器、处于室外的第二换热器、并联的机械压缩机及电动压缩机、节流元件,机械压缩机能够为车辆的发动机驱动运转,热水制热子循环系统,包括处于人员舱内的第三换热器以及对应于发动机设置的发动机散热器,发动机散热器内的热水能够被水泵驱动在第三换热器与发动机散热器之间循环。本发明能够通过控制不同的子循环系统与运行模式的对应运行与否满足行车状态与驻车状态下的制冷与制热的需求,改造成本较低且整车重量增加较小。

    多联机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435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1566125.7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联机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该多联机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多联机组的运行状态;当多联机组处于制热运行时,检测内机的开机台数是否发生变化;当检测到内机的开机台数发生变化时,获取初始运行状态下开机内机容量占总内机的容量比率和外机电子膨胀阀开度;获取内机开机台数变化后开机内机容量占总内机的容量比率;根据初始运行状态下开机内机容量占总内机的容量比率、外机电子膨胀阀开度、以及内机开机台数变化后开机内机容量占总内机的容量比率,确定内机开机台数变化后的外机电子膨胀阀预设开度。根据本申请的多联机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防止系统回液,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汽车热管理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558313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333446.7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热管理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电动汽车,其中空调系统中,压缩机排气口通过第二节流元件与车外换热器连通,第二通断阀与电机电控散热器串联形成第一分支路,第一通断阀所在的流路为第二分支路,两支路并联形成第一并联管路,第一并联管路连接于车外换热器与第一流路切换阀之间,第一流路切换阀通过第三节流元件与电池散热器连通,电池散热器以及第一并联管路与压缩机吸气口连通,第一节流元件以及车内蒸发器串联且第一节流元件处于车内蒸发器靠近第一流路切换阀的一侧。本发明零部件数量得到精简,成本相应得到降低,同时由于直接采用冷媒进行温度调节,不采用制冷剂与载冷剂的热交换后进行温度调节,运行效率更高。

    一种汽车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汽车空调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556539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404876.3

    申请日:2022-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汽车空调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蒸发风机在当前蒸发风档下经蒸发器后吹出的风的风速,记为当前蒸发风档下的风速;获取冷凝风机在当前冷凝风档下经冷凝器后吹出的风的风速,记为当前冷凝风档下的风速;根据当前蒸发风档下的风速,确定蒸发器和过滤网是否需要清洗,发起蒸发器和过滤网需要清洗的第一清洗提醒消息;根据当前冷凝风档下的风速,确定冷凝器和网罩是否需要清洗,发起冷凝器和网罩需要清洗的第二清洗提醒消息。该方案,通过在过滤网脏堵和换热器表面严重积灰后及时发出清洗提醒,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乘坐舒适性和整车的续航里程。

    风道组件、内风机组件和车载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4523815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96847.6

    申请日:2022-03-0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内风机组件和车载空调。该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部分所述风道中设有隔断和风门,所述隔断沿气流方向设置,能将该部分所述风道分隔为第一分风道和第二分风道,所述风门能调控整个所述风道的气流流经所述第一分风道和第二分风道的流量;风机,设在所述风道中;所述风机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在所述进风口端,所述第二风机设在所述出风口端;换热器,设在所述风道中;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整个所述风道的气流发生换热,所述第二换热器设在所述第一分风道中。采用双风机结合双热源的组合结构,能提高进风量和送风量,并能选择地调整出风温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