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49612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010265598.9
申请日:2010-08-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华清泰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 Y02E2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供冷方式技术领域的一种利用城市热网驱动的供冷方式,是一种利用热网热水驱动吸收式制冷机、溶液除湿机来实现用户处的制冷除湿目的,同时,驱动制冷除湿后的热网水可用于生活热水预热,并可进一步通过地埋管将热量回灌至地下,从而逐步降低热网回水温度,回灌至地下的热量冬季可提取出用于供热。在电厂内部,采用凝汽器、蒸汽吸收式热泵和汽-水换热器组合加热的方式,实现热网回水梯级加热。该种方式较常规的分布式供冷方式及集中供冷水的方式,可以在制冷季利用闲置的城市热网资源,增加热电厂的热负荷,回收电厂循环水余热,并利于削减空调负荷造成的电力高峰甚至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095286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110026935.3
申请日:2011-01-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华清豪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F25B3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一种回收低压蒸汽余热的吸收式热泵蒸发器结构,属于暖通空调设备领域。由于低压蒸汽体积流量很大,流动过程中产生的阻力也会相应增大,回收低压蒸汽余热需要更大的流通截面积,本发明中的蒸发器中换热管束采用沿机组宽度方向水平布置或者沿高度方向垂直布置,增大了低压蒸汽流动通道的截面积,以保证低压蒸汽流动顺畅。低压蒸汽作为低温热源在蒸发器的换热管束内放热凝结成水后排出;冷剂水在换热管束上方喷淋,吸收低压蒸汽的冷凝热后蒸发变成冷剂蒸汽,冷剂蒸汽进入吸收器中被溶液吸收。本发明用于回收低压蒸汽余热的吸收式热泵机组,能回收低压蒸汽余热,并产生较高温度的热水供生产、生活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858231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141597.3
申请日:2010-04-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环能瑞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为主的能源供应系统属于能源技术领域。该系统在热源侧采用烟气冷凝换热器、凝汽器、蒸汽型吸收式热泵、高温烟气换热器、汽-水换热器组合加热的方式;热网回水直接回收低温烟气冷凝余热、高温烟气余热或凝汽余热,同时利用抽汽驱动的蒸汽型吸收式热泵回收凝汽排热或烟气部分余热。冬季供热时用户端利用补燃热水型吸收式热泵和水-水换热器加热二次热网水供热,同时从浅层土壤源、地下水源或地热水资源中提取低品位的热量用于供热;夏季热网热水在用户端利用热水型吸收式热泵制冷、溶液除湿空调除湿及生活热水预热。与常规系统相比,本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有很大提高,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650095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091944.3
申请日:2009-09-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环能瑞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 Y02B30/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吸收式热交换系统的多级吸收式制冷/热泵机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级发生—冷凝单元和单级吸收—蒸发单元、溶液热交换器、节流装置、仪表、阀门及连接管路组成,单级发生—冷凝单元由绝热发生器和常规冷凝器组成,单级吸收—蒸发单元由绝热吸收器和蒸发器组成,各个单级发生—冷凝单元之间以串联方式连接,各个单级吸收—蒸发单元也以串联方式进行连接。制冷工质稀溶液在各个绝热发生器内逐级加热、闪蒸,闪蒸后的浓溶液在各个绝热吸收器内逐级冷却、吸收冷剂蒸汽变成稀溶液,冷剂液在各个蒸发器内逐级节流降压、蒸发,通过逐级变温换热,减小换热温差,降低换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有利于提高设备性能,方便设备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01629733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910091337.7
申请日:2009-08-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环能瑞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能源技术领域的一种降低供热管路回水温度的方法。供热管路水路系统分为一次网热水管路和二次网热水管路,借助吸收式热泵/制冷机和水水换热器或者单独借助吸收式热泵/制冷机来降低集中供热系统供热管路的一次网回水温度,增大一次网供、回水温差,其中,单独借助吸收式热泵/制冷机时,一次网热水管路和二次网热水管路采用直接连接方式连接,借助吸收式热泵/制冷机和水水换热器时,一次网热水管路和二次网热水管路采用间接连接方式连接,本发明大幅度的降低了一次网管路的回水温度,增大一次网供、回水温差,从而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供热管网初投资和一次网输配能耗,降低集中供热的运营成本,扩大集中供热热源的供热半径。
-
公开(公告)号:CN11787996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01716.4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以太网控制器异常报文检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采集汽车以太网的正常报文和异常报文,根据正常报文和异常报文构建数据集;根据数据集中的正常报文样本训练基于改进自编码器的主判别器;利用生成器对已提取攻击特征的异常报文进行数据增广,并根据异常对抗样本和主判别器进行生成对抗训练;基于未提取攻击特征的异常报文,根据数据集训练补充判别器;将训练后的主判别器和训练后的补充判别器并联为最终判别器,并利用最终判别器对汽车以太网控制器进行异常报文检测。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难以使用监督学习方法进行异常检测,降低了对抗样本攻击的安全性,难以满足汽车以太网控制器异常报文检测的应用需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45076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997101.5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19/02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速订正处理方法及装置,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中尺度天气预报数据,并对所述中尺度天气预报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气象矩阵;基于预设风速订正处理模型对所述气象矩阵进行订正处理,得到风速订正处理结果;其中,所述预设风速订正处理模型根据风速订正样本数据训练包含有注意力机制的LSTM模型得到。所述装置执行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速订正处理方法及装置,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短期风速预报的准确性,而且还可以提高模型在各地区的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89370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911025765.X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0L53/122 , H02J7/04 , H02J50/10 , H02J50/7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系统中参数补偿方法及无线充电系统。上述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发射电路和与所述发射电路无线连接的接收电路。所述接收电路包括接收线圈、第一补偿电路以及第二补偿电路。所述接收线圈、所述第一补偿电路以及所述第二补偿电路依次电连接后,所述接收线圈的一端与所述发射电路无线连接。通过所述第二补偿电路可以改善无线充电系统的导纳增益曲线,减小所述接收电路中的接收电流的间谐波频率的幅值,进而提高所述无线充电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06616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13172.3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清华大学
IPC: A01G2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滴灌反馈控制系统,属于地下滴灌领域,包括上位机和终端,终端包括传感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执行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通过多层土壤湿度监测,建立灌溉触发与计算模型,根据作物类型以及土壤含水量状况确定灌水量,并自动控制灌溉,可用于灌区或农田地下滴灌土壤湿度监测和自动灌溉控制管理。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可对地下滴灌灌溉效果实时监测,并根据土壤湿度进行自动灌溉控制,操作简单,不仅能提高作物灌溉效果,而且能降低农业耗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022145B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010551226.2
申请日:2010-11-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华清泰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一种乏汽余热回收机组,属于暖通空调领域。乏汽余热回收机组由吸收式热泵和凝汽器组成,输入的乏汽同时进入凝汽器和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中,热水依次流经凝汽器和吸收式热泵的吸收器和冷凝器被逐级加热,在凝汽器中,乏汽和热水之间换热,热水被加热,加热的热水流进在吸收式热泵中,以高温热源作为驱动能源吸收乏汽中的热量,乏汽放热冷凝成凝结水后流出机组,经回水管被冷凝水回收系统回收。本发明解决了电厂汽轮机或工业生产排放的低温乏汽余热回收问题,可产生出较高温度的热网供热热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