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多孔磷酸钙生物陶瓷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793057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120569.2

    申请日:2005-12-2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层状多孔磷酸钙生物陶瓷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多孔磷酸钙生物陶瓷具有三维层状多孔结构,层与层之间的距离为80~120μm。本发明多孔磷酸钙生物陶瓷的制备方法是:采用超声波法得到牛血清白蛋白与磷酸钙的复合胶态溶液,然后放置、陈化,得到浆糊状沉淀物;将浆糊状沉淀物置入容器中成型,冷冻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具有层状结构的前驱体;最后在600~1000℃焙烧1小时,去除白蛋白模板即可。本发明具有简单易控、安全无污染和原材料易得等优点。

    具有片状解理晶粒结构的β-TCP生物陶瓷粉末的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187283C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02154182.5

    申请日:2002-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片状解理晶粒结构的β-TCP生物陶瓷粉末的制备工艺。采用本发明方法时,首先按摩尔比为2∶1称取计算量的二水磷酸氢钙和碳酸钙,混匀后在电炉中加热升温到930℃,保温3小时;然后将粉末取出,直接用液氮急冷,再将其放入930℃的炉中急热,随炉自然冷却;最后将粉末置于原始Ringer液中37℃恒温浸泡7天,取出干燥,得到的粉末主晶相为β-TCP,单晶粒具有片状解理结构。本方法具有促使晶粒发生解理从而有利于β-TCP生物材料在人体内降解的优点。

    一种抗菌促血管化自吸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14196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189487.6

    申请日:2024-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促血管化自吸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所述敷料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表层、夹层和第二表层;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第一表层包含如下组分:聚合物组分20%‑30%,Ca10‑xAgx(PO4)6‑y(SiO4)y(OH)2 1%‑5%;所述夹层包含如下组分:聚合物组分50%‑70%,Ca10‑xAgx(PO4)6‑y(SiO4)y(OH)2 5%‑10%;所述第二表层包含如下组分:聚合物组分5%‑10%,Ca10‑xAgx(PO4)6‑y(SiO4)y(OH)2 1%‑5%;其中,所述聚合物组分为亲水性聚合物或疏水性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Ca10‑xAgx(PO4)6‑y(SiO4)y(OH)2中,0≤x≤1.2,0≤y≤0.6。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三明治”结构的敷料在兼顾实现抗菌促血管化的功能的同时,还具有吸收多余渗出液的功能。因此,在制备皮肤修复材料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28194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081274.3

    申请日:2023-08-25

    Inventor: 李宾斌 王欣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无机复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创面修复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乳酸纤维膜和聚乳酸/羟基磷灰石静电纺丝复合纤维,体外细胞实验证明了聚乳酸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细胞粘附性,聚乳酸/掺硅羟基磷灰石静电纺丝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促血管化能力,体内评价证明聚乳酸纤维膜作为伤口敷料可以促进皮肤损伤愈合,缩短愈合时间,提高伤口愈合质量。

    复合间充质干细胞的皮肤损伤修复支架材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3215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06393.8

    申请日:2022-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复合间充质干细胞的皮肤损伤修复支架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丝素/海藻酸钠材料制成片状材料,酒精浸泡再紫外照射使酒精挥发;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培养至90%汇合时,胰酶消化制成细胞悬液;将所得片状材料置于培养容器内,用不含血清的新鲜培养基浸润,再取所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均匀滴加到片状材料上,直至吸附饱和,放入培养箱中;本发明方法可以提高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材料上的附着率,且细胞存活率很高,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经SD大鼠全层皮肤缺损修复实验证明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对于该功能材料在未来临床皮肤修复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种具有定向孔结构的促血管化组织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773932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228087.8

    申请日:2021-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定向孔结构的促血管化组织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结构仿生设计,采用原位有机/无机复合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了具有定向孔结构的促血管化组织或器官修复材料PVA/HA‑Si,在力学性能、结构取向性、降解性能和促血管化功能上均有改善,能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中,不仅可用于组织工程支架,还可用于软组织的损伤修复,在组织或器官的缺损治疗和修复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本发明采用‑80℃预冷铜板定向冷冻的方法改善了材料结构的定向性,得到更为接近天然ECM的竖直取向结构,更利于细胞的粘附,诱导细胞迁移和分化。

    一种纳米级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82778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324034.9

    申请日:2019-04-22

    Inventor: 王欣宇 蔡正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级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常温下,将磷酸盐溶液通过超声喷雾喷洒到钙盐溶液中,喷洒过程中调节反应体系的pH至10,待喷洒结束后,进行微波水热反应,待所述微波水热反应结束后,静置,得到羟基磷灰石沉淀;2)将所述羟基磷灰石沉淀进行洗涤,然后,冷冻干燥,得到纳米级羟基磷灰石粉体。本发明采用微波水热法辅以超声喷雾法能短时间大量制备高品质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所得纳米级羟基磷灰石粉体尺寸均匀、尺寸小、形貌均一、分散性好、结晶度高,从而使得合成的样品具有优异的理化和生物学性能,可广泛应用于骨组织工程、载药等生物医用领域及功能陶瓷领域。

    一种聚己内酯/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导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12857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617454.7

    申请日:2017-07-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导管支架成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己内酯/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导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聚己内酯、壳聚糖、羟基磷灰石为原料,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备得到聚己内酯/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导管支架,所述复合导管支架具有波状表面,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和细胞亲和性,有利于神经细胞的黏附和迁移,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能够满足神经修复的基本要求;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制备效率较高,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