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32246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910323732.7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工合成材料顶压蠕变试验装置,包括工作台、悬挂部分、导向部分、夹具部分、控制部分和配重部分;工作台包括底座、杠杆悬挂架、稳固横梁,起到稳定装置整体的作用;悬挂部分包括杠杆、砝码架、压锤、杠杆夹持器,可在调平之后实现压迫土工布的作用;导向部分包括顶压块、压力传感器、转力方向器、定向桶、连接杆,保持作用于土工合成材料的力一直处于同一竖直方向;夹具部分包括夹盖、支架、梅花钉,用于固定土工合成材料;控制部分包括数据采集工作站、位移传感器、电磁固定仪、传感器转接站、SIS426数字双轴倾角传感器,用于数据的采集、处理、保存、输出等;配重部分包括水位调平皿、智能供水泵,使作用于土工合成材料的力保持恒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79160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60178.5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管桩施工工艺及设计计算方法,属于桩基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定位导槽、钻孔管桩孔、钢筋笼;所述定位导槽根据施工说明对桩孔位置进行定位布设,所述钻孔管桩孔根据所述定位导槽进行穿设,所述钢筋笼直径小于所述定位导槽的外径,大于所述定位导槽的内径,所述钢筋笼穿设所述钻孔管桩孔。本发明专利的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管桩可以实现在难以架设大型施工设备且施工场地有限的环境下进行桩基础施工,采用小型钻孔器械咬合钻孔形成所需管桩孔,机械设备简携便利,解决了特殊地区运输难和大面积开挖难问题;现场浇筑混凝土,省去预制管桩上下节中心点对齐与焊接等操作,使得施工工艺简单,降低成本和操作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2200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39527.X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PR+数字地质的桩基础监测方法及系统,涉及建筑基础工程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包括:GPR系统、数字地质系统、BIM模型系统、数据检算及预警系统和移动端预警接收系统;所述数字地质系统结合波信号信息和地质勘查钻孔资料建立三维地质模型;通过所述BIM模型系统建立三维桩基础模型,与三维地质模型结合形成地下工程三维信息模型;将地下工程三维信息模型信息上传到数据检算及预警系统进行模型危险等级判定,此时数据检算及预警系统计算模型是否超越所定危险边界条件,实现了可视化、全天候、全自动、高精度、低成本的桩基监测,有效预防了桩基突发性破坏,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影响周边建筑物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2414861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489417.0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工合成材料双状态多功能土中蠕变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Ⅰ、工作台Ⅱ、悬挂装置Ⅲ、夹具装置Ⅳ、水平施力装置Ⅴ、导向装置Ⅵ、液压加载装置Ⅶ、数据采集装置Ⅷ,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箱Ⅰ位于工作台Ⅱ上方,所述悬挂装置Ⅲ位于试验箱Ⅰ上方,所述夹具装置Ⅳ设有四组,四组所述夹具装置Ⅳ分别位于试验箱Ⅰ四周,所述水平施力装置Ⅴ也设有四组。本发明可实现土工合成材料在土中或空气中顶压和拉伸双状态下的蠕变,并且引入倒插刺实现试样的整体拉伸扩张,用于研究土工合成材料在真实工作条件下的蠕变性能,比现有单状态条件下的拉伸蠕变试验机更具有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11919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28974.6
申请日:2020-01-1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土工织物的覆盖型岩溶区地面塌陷的治理方法,步骤为:查明地面塌陷周边岩溶发育情况,确定地面塌陷坑洞规模,包括塌陷坑洞的陷坑深度H和塌陷坑洞的最大宽度B;根据确定的塌陷坑洞规模,设计塌陷治理工作区开挖深度h、开挖宽度b和放坡率i;开挖后,在开挖的工作区底部和开挖的工作区底部向下H/2深的塌陷坑洞内壁喷射水泥浆液;根据塌陷坑洞最大宽度B,在塌陷坑洞上方先后铺设不锈钢筋网和高强度土工织物;在土工织物上方开挖的治理区内,分层回填素土并夯实至原始地面高度。该方法解决目前岩溶路面塌陷治理方法中存在的施工工期长、成本高、施工质量难以控制,二次塌陷以及复发性较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567779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59168.8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土样制作装置及制样方法,装置包括操作平台、土样制作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液压千斤顶、电脑主机;操作平台包括上顶板、下底板,上顶板和下底板通过支撑柱连接;土样制作器设在下底板上,液压千斤顶设在土样制作器正上方,液压千斤顶与土样制作器之间设有垫块,液压千斤顶正上方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液压千斤顶之间设有垫块,压力传感器的顶部设在上顶板的下表面;位移传感器设在液压千斤顶上,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液压千斤顶分别与电脑主机连接,液压千斤顶还与油泵连接,油泵通过控制器与电脑主机连接。本发明解决了土工试验中的土样试件制作方法存在压实度控制精度差,智能程度低,费时费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0437361U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20306479.6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移型危岩体块体变形的无干扰光纤智能监测装置,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监控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监控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应用先进的光纤传感器技术,对滑移型危岩体块体下缘结构面进行实时监测,进而实现对滑移型危岩体块体进行无干扰的实时监测。本实用新型具备体积小、精度高、功耗低等特点,可以实现24小时无间断自动化实时监控,而且可在现场对装置进行操作,简单实用,人机交互界面友好,可以帮助现场监测人员第一时间了解危岩体现场变形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220398476U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22313313.X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B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布式岩溶塌陷位移监测装置,属于岩溶塌陷的位移监测技术领域。监测装置包括监测部件,监测部件包括空心圆管、光纤和多个MEMS芯片,将光纤和多个MEMS芯片布设在预制的空心圆管内,通过多个MEMS芯片和光纤实现分布式位移监测;本实用新型将光纤和多个MEMS芯片布设在预制的空心圆管内,通过多个MEMS芯片和光纤实现分布式位移监测,可更直观地反映出土体变形状况,空心圆管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保护MEMS芯片、光纤不受土体中的地下水损坏,使监测结果更为准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到的仪器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还可分布式、集成化监测,提高监测效率,操作简单,一定程度上减少劳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220356322U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20258025.6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移型危岩体块体变形的光纤智能监测装置,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监控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FBG传感器、锚杆、光纤和FBG解调仪;本实用新型结合先进的光纤传感器技术和锚固支护技术,对滑移型危岩体块体内部结构面进行实时监测,可以有效提高对危岩体变形监测的测量精度,同时还对滑移型危岩体进行锚固支护治理措施。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自动化实时监控,而且可在现场对装置进行操作,不仅可以帮助现场监测人员第一时间了解危岩体现场变形情况,还有效地避免危岩体失稳崩塌等事故的发生,保障了人员、设备、周边建筑等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8562664U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21975632.6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由金属底板连接的装配式压型钢板‑混凝土剪力墙,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包括闭合的压型钢板、方形钢管、圆心钢管、金属底板、混凝土层。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效果是:通过压型钢板、方形钢管、混凝土层组合成的预制墙体与圆形钢管以及金属底板相连接形成剪力墙,整个结构简单可靠,可极大的提高施工效率,且圆形钢管以及方形钢管在墙体中可极大的提高剪力墙的整体强度,具有较强的刚度和稳定性,可通过施工实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