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l-LiCl-Bi2O3铝基复合制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777661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1161209.6

    申请日:2017-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LiCl-Bi2O3铝基复合制氢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材料由铝粉和添加物经机械球磨混合而成。添加物由LiCl和Bi2O3混合而成;铝粉的质量百分比为50-95%,添加物质量百分比为5-50%。所述铝基复合制氢材料制备方法包括:1)按比例分别称取铝粉、LiCl和Bi2O3加入球磨罐中,再按球料比,加入磨球,密封,罐中充入氩气保护;2)将球磨罐放入球磨机球磨,设定球磨转速,球磨时间;3)最后取出所制得的铝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产氢性能好,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并且在便携式移动氢源、燃料电池供氢的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Al-InCl3-(Ni-Bi-B)铝基复合制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352507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537216.5

    申请日:2017-0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 C01B3/08 B22F9/04 B22F9/24 B22F2009/0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InCl3-(Ni-Bi-B)铝基复合制氢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材料由铝粉和添加物经机械球磨混合而成。添加物由为InCl3和Ni-Bi-B合金;其中,Ni-Bi-B合金是由NiCl2.6H2O和BiCl3溶解于溶剂后,加入NaBH4,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得。所述铝基复合制氢材料制备方法包括:1)Ni-Bi-B合金的制备与干燥;2)按比例分别称取铝粉、InCl3和Ni-Bi-B加入球磨罐中,再按球料比,加入磨球,密封,罐中充入氩气保护;3)将球磨罐放入球磨机球磨,设定球磨转速,球磨时间;最后取出所制得的铝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在中性溶液和室温的条件下,产氢量能达到1196.8mL/g,产氢率达到100%;2、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是一种高效的制氢方法,且便于携带,能够随时制氢供氢,未来的发展及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氧化石墨烯和含铜配位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微波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45940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111017.9

    申请日:2015-0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石墨烯和铜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也就是主要提供了一种氧化石墨烯和含铜配位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微波合成方法。制备步骤如下:将反应物(氧化石墨烯、无机铜盐和有机羧酸)溶解于混合有机溶剂中,再将上述混合溶液在温度为90~140℃和500~900w功率条件下,微波反应器中反应15min~180min,降温后取出,经过抽滤、洗涤、干燥和焙烧,得到蓝黑色的含铜配位聚合物分散于石墨氧化物中的复合材料,且复合材料的BET比表面积在600~1500m2/g范围内。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反应时间极短,能够在短时间内在温和条件下制备出一种高比表面积多孔的复合材料。制得的新型多孔高比表面积复合材料在吸附、分离、传感、催化、药物运输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CuO2/Au@CuS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8969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650957.4

    申请日:2024-0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和光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uO2/Au@CuS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制备CuO2/Au@CuS,快速、有效且灵敏地测定细胞与血清中的GSH;用CuS包裹在Au NPs,既有效地解决了Au NPs的聚集,也通过化学机制增强拉曼信号强度;同时,TMB通过CuS的过氧化物纳米酶的活性,被H2O2氧化成有特殊拉曼信号的oxTMB,在此之后GSH将oxTMB还原成TMB。通过这种间接的方式可以检测GSH,且GSH在10‑2‑10‑8mM范围内线性拟合,检测限(LOD)达到9.94*10‑10mM。

    一种具有电池热管理功能的Cu-NC基相变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8591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38349.4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电池热管理功能的Cu‑NC基相变复合材料,由膨胀石墨EG、石蜡PW、Cu‑NC组成,其中,Cu‑NC是由Cu‑MOF煅烧所得的;EG为封装材料和导热材料;PW为相变材料,提供相变储热和控温性能;Cu‑NC为导热材料;Cu‑MOF煅烧所得的作用为,增强Cu金属纳米颗粒的分散性和相容性,进而提高导热性能和稳定性;导热系数为0.92‑1.29W/(m·K),结晶潜热值为233.20‑276.64J/g,熔融潜热为233.68‑277.78J/g。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膨胀石墨EG的制备;2,Cu‑NC导热材料的制备;3,熔融混合物的制备;4,具有电池热管理功能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作为电池热管理材料的应用,具备导热性能,具备封装性能和抗泄露性能;包裹锂电池时,电池充放电温度上升速度减慢,电池表面温度降低10.7‑23.3℃。

    一种Al-BiOI复合制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58976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911012895.X

    申请日:2019-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Al‑BiOI铝基复合制氢材料,将铋盐和碘化物分别溶解得到溶液X,Y,然后将X,Y溶液混合搅拌均匀,然后进行水热反应得到BiOI;将铝粉与所得的BiOI材料球磨制成,Al‑BiOI复合材料中BiOI的掺杂量为10%‑20%。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BiOI材料的制备;2)Al‑BiOI铝基复合制氢材料的制备。作为水解制氢材料的应用,单位质量的产氢量为988‑1101 mL/g、产氢速率为875‑4545 mL/g min及产氢率为81‑95%。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在中性溶液和室温的条件下,具有高产氢性能;2、BiOI合成步骤简单,价格低廉,反应产物对环境友好;3、放氢效率高,转化率高,放氢时间短,利于实际使用生产。因此,本发明制作过程简单,原料成本价格低且产物无污染,制氢效率高,可为燃料电池提供稳定氢源。

    一种基于静电纺丝的疏水性高导热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07485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09277.3

    申请日:2022-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静电纺丝的疏水性高导热复合相变材料,以氮化硼BN、聚乙二醇PEG、聚偏二氟乙烯PVDF为原料,其中,氮化硼通过超声剥离获得具有羟基的改性二维氮化硼纳米片BNNS,其作用为增强材料导热的同时,提高分散性和相容性以及绝缘性;聚乙二醇作为相变材料,提供相变储能功能;聚偏二氟乙烯作为静电纺丝纤维基体,为提供疏水性。所得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44‑0.8 W/(m·K),结晶潜热值为107.98‑120 J/g,熔融潜热为112.20‑130 J/g,具备疏水性能和封装性能,材料表面与水的接触角为115.98°。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改性二维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2、基于静电纺丝的疏水性高导热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本发明具备疏水性能,增加了材料的应用范围。

    Al-含Bi化合物多孔块体制氢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774574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0695467.8

    申请日:2020-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Al‑含Bi化合物多孔块体制氢材料,即将原料Al粉和含Bi化合物进行球磨混合,再经放电等离子烧结制成;其含Bi化合物必须满足在球磨过程中不与Al粉反应和在放电等离子烧结过程会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复合制氢材料形成多孔形貌。所述Bi化合物为Bi2O2CO3,Bi2O2CO3在放电等离子烧结过程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球磨过程;2)放电等离子烧结过程。作为水解制氢材料的应用,与水反应产氢量为1070‑1200 mL·g‑1,其产氢率可达93‑95%,该材料与水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29‑30 KJ·mol‑1。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在放电等离子烧结过程中生成气体,复合材料中形成的孔洞增大了材料与水的接触面积;2、生成Bi和Bi2O3,提高复合材料的产氢性能。

    一种含Bi和Mo的镁基粉体复合制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51162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0493380.7

    申请日:2021-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Bi和Mo的镁基粉体复合制氢材料,将可溶性Bi盐与可溶性Mo酸盐通过水热法制备得Bi/Mo化合物,再将原料Mg粉与Bi/Mo化合物进行球磨混合,所述Bi/Mo化合物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纳米级晶体,二是在球磨过程中,含Bi化合物纳米级晶体不与Mg粉反应,且均匀附着于Mg粉上;所述Bi/Mo化合物为Bi2MoO6,Bi/Mo化合物的尺寸为1‑5μm,Bi/Mo化合物由尺寸为100‑200 nm的纳米级晶体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含Bi化合物的制备;2)含Bi和Mo的镁基粉体复合制氢材料的制备。作为水解制氢材料的应用,反应产氢量为801.4‑859.2 mLg‑1,产氢率可达91.9‑98.9%,表观活化能为34‑35 KJ·mol‑1。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纳米级颗粒均匀附着于Mg颗粒表面,提供活性位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一种氮化硼/石墨烯双导热基气凝胶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62688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010616069.2

    申请日:2020-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硼/石墨烯双导热基气凝胶复合相变材料,由改性氮化硼/石墨烯气凝胶和正十八烷采用真空浸渍法复合而成。双导热气凝胶是以氧化石墨烯、改性氮化硼、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乙二胺为原料制备氮化硼/石墨烯水凝胶经冷冻干燥后,再恒温煅烧制得;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交联剂,乙二胺作为还原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改性氮化硼的制备;2)氮化硼/石墨烯双导热基气凝胶的制备;3)氮化硼/石墨烯双导热基气凝胶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作为相变材料的应用,导热系数为0.9‑1.6W/(m·K);相变温度为19‑32℃,相变潜热为200‑220J/g。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导热系数提高738%;2、有效解决相变过程中的泄露问题;3、高相变潜热和热稳定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