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33628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680027692.2
申请日:2006-07-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在钉刺试验和压坏试验等中,在曝露于严酷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确保高度的安全性,而且也具有优良的输出特性。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其具有:包含能够可逆地嵌入和脱嵌锂的活性物质粒子的合剂和附载所述合剂的集电体,其中,在集电体的表面具有凹部;相对于集电体的合剂附载面积,凹部所占的面积的比例为30%以上。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在垂直于电极面同时切断合剂和集电体所得到的断面中,凹部的最大深度为1μm以上;或者集电体的平均厚度和集电体的最大厚度之差为0.35μm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308921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100250.7
申请日:2008-05-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2 , H01M10/0525 , Y10T307/7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装置,具有:多个电池;切换部,切换上述多个电池间的连接;短路电池检测部,在上述多个电池中的任意一个发生内部短路的情况下,检测出发生该内部短路的电池;切换控制部,在由上述短路电池检测部检测出发生上述内部短路的电池的情况下,通过上述切换部切换上述多个电池间的连接,以构成串联连接发生该内部短路的电池和其他电池中的至少一个的闭合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01091284A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680001252.X
申请日:2006-06-2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2/166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139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448 ,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包括:电极组、非水电解质和容纳该电极组和该非水电解质的电池壳,该电极组包括正极、负极和介于该正极和该负极之间的隔离层,其中充电终止电压和放电终止电压以某一方式设置,使该电极组具有不低于700Wh/L的能量密度,该隔离层包括多孔耐热层,在该正极和该负极之间发生内部短路时所产生的短路面积A与因发热导致的该多孔耐热层减小的面积B之间满足1≤(A+B)/A≤10。
-
公开(公告)号:CN101069305A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200680001303.9
申请日:2006-06-2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35 , H01M2/1646 , H01M2/1653 , H01M2/1686 , H01M4/131 , H01M4/366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87 ,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包含:正极,所述正极包含含有复合氧化锂的正极材料混合物和载有正极材料混合物的正极集电器;负极,所述负极包含能够吸附和脱附锂的材料;位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膜,所述隔膜包含聚烯烃树脂;非水电解质;以及位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耐热绝缘层。正极材料混合物在200℃下的推算发热率为不大于50W/kg。正极和负极与位于其间的隔膜和耐热绝缘层缠绕在一起。
-
公开(公告)号:CN1947287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580012379.7
申请日:2005-04-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1 , H01M2/166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包含具有较高热稳定性的正极,并且即使在钉刺测试中也能够大大减少造成热失控的可能性。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包括:正极,它包含锂复合氧化物;负极,它包含能够电化学吸附并且脱附锂的材料;隔板,它位于正极和负极之间;非水电解液;以及多孔薄膜,它与选自正极表面、负极表面以及隔板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粘合,其中,多孔薄膜包含无机氧化物填料以及薄膜粘合剂,并且锂复合氧化物如通式Lia(Co1-x-yM1xM2y)bO2所示(式中元素M1为镁、锶、钇、锆、钙和钛中的至少一种,元素M2为铝、镓、铟和铊中的至少一种,并且0<a≤1.05、0.005≤x≤0.15、0≤y≤0.05以及0.85≤b≤1.1)。
-
公开(公告)号:CN1288792C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200410055786.3
申请日:2004-07-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86 , H01M2/0207 , H01M2/1653 , H01M10/052 , H01M10/4235 , Y10T29/49114
Abstract: 一种电池具有:在露出部接合有导线的集电体上形成粘合剂层的电极、因热而收缩的隔离层,在该电池中,在隔离层的导线相对部设置有热收缩防止层。由此,万一发生微小短路、进一步有大电流流过微小短路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由于隔离层的热收缩而产生的短路的扩大,能够防止电池特性的显著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697245A
公开(公告)日:2005-11-16
申请号:CN200510070256.0
申请日:2005-05-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79 , H01M10/0525 , H01M10/42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评价装置,其通过短路检测部检测由加压部的加压所致的钉刺或压垮了的试验电池的内部短路,加压控制部根据短路输出而使加压部的动作停止,电池信息检测部收集记录电池温度等电池信息,通过使用这样的电池评价装置,来特定误用试验中产生内部短路的地方并使伴随内部短路的电池温度上升的偏差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276940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0810087491.2
申请日:2008-03-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16 , H01M2/1673 , H01M2/34 , H01M4/13 , H01M4/667 , H01M10/0587 , H01M2200/00 , H01M2200/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正极(5)、负极(6)、多孔绝缘层(7)以及非水电解质。多孔绝缘层(7)设置在正极合剂层(52)与负极合剂层(62)之间,包含没有关闭特性的材料。在正极(5)中,设置有与正极集流体(51)实质上平行地延伸的PTC层(53);在负极(6)中,设置有与负极集流体(61)实质上平行地延伸的PTC层(63)。PTC层(53、63)分别包含电阻的温度系数为正的材料。因此,即使在锂离子二次电池陷于过充电状态的情况、或造成了短路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523637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0780038070.4
申请日:2007-10-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件、电池搭载设备以及电池组件的连接结构。在本发明中,即使电池组件中收纳的电池在异常时释放高温气体也不会达到燃烧状态而能够确保安全性。上述电池组件具有使从电池释放的气体流通的排气管道(1C),使气体的温度在排气管道(1C)降低后排出至外部。对于每1Ah的电池容量,排气管道(1C)的流路面积在0.5mm2以上且15mm2以下的范围内。在排气管道(1C)中设有气体冷却部(1L)及火花捕集部(1M)。
-
公开(公告)号:CN101801466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980100298.0
申请日:2009-02-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2C3/07 , A62C3/16 , A62C35/02 , B60L3/0046 , B60L3/0053 , H01M10/613 , H01M2200/00 , Y02T90/34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力机器具有:主体箱;设置在主体箱内的多个电力供应元件;和与多个电力供应元件相对配置的灭火剂流出空间。灭火剂流出空间具有灭火剂喷出空间和灭火剂供应空间,该灭火剂喷出空间具有向多个电力供应元件喷出灭火剂的多个灭火剂喷出孔,该灭火剂供应空间通过多个灭火剂供应孔与该灭火剂喷出空间连结。灭火剂供应空间与灭火剂罐通过开关阀连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