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极坐标的无极调光调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01314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810082512.5

    申请日:2018-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坐标的无极调光调色方法。本发明结合格拉斯曼混色原理,建立极坐标系下的色度和光度参量算法模型,将色度和光度量转换为两路PWM控制量,实现了亮度和色温的独立调节,可快速达到需设定的亮度和色温。并针对调光过程中出现的抖动和闪烁问题,给出了动态平滑调光机制,提升了调光体验感。相比于现有方法,本发明在调光准确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算法实现复杂度低,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基于方向函数的非均匀圆阵相位干涉仪测向解模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3352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86713.7

    申请日:2019-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方向函数的非均匀圆阵相位干涉仪测向解模糊方法,传统方法具有立体基线法对于大俯仰角目标难以解方位角的镜像模糊导致的成功解模糊概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计算基线相位差最大模糊数;写出基线组的所有解模糊相位差组合;由解模糊相位差组合计算方向函数;选择基线组并构造方向矩阵;选择参考基线组进行解模糊并计算俯仰角与方位角。基于方向函数的解模糊方法,在解模糊时不需要计算俯仰角与方位角,避免了大俯仰角目标情形下解方位角镜像模糊成功概率低导致的最终解相位模糊成功概率低的问题,提高了大俯仰角目标情形下的成功解模糊概率,从而改善其测向性能。

    新型二/三维结合双极化超宽带吸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509987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607172.X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二/三维结合的双极化超宽带吸波结构。该结构由第一吸波面、第二吸波面以及金属反射板构成。其中第一吸波面上加载了三维传输线结构。两个二维吸波面和三维传输线结构的这种组合巧妙构造了首尾相接的多谐振,从而实现了宽带双极化吸波(7.15个倍频程)。本发明提出的吸波结构具有厚度薄,重量轻,成本低,易于设计和加工的优点。

    微型全向微带天线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3791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615162.4

    申请日:2018-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全向微带天线。具体包括介质基板以及附属在介质基板的一侧金属辐射层和另外一侧的金属地层组成。由螺旋状天线与辐射贴片组成金属辐射层,而金属地层由T型微带线和耦合贴片组成。环形接地板与T型微带线通过金属过孔连接。本新型天线可以保持类似单极子天线的全向辐射性能,而天线剖面高度不到0.01波长。本发明天线具有超小型化、剖面低、结构简单、且性能稳定,易于集成等优点。

    宽带差分馈电微带滤波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884752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419982.6

    申请日:2018-0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宽带差分馈电微带滤波天线。传统微带天线带宽窄,无增益选择特性。本发明所提出的天线包括三层介质基板,上层介质基板与中间介质基板之间的空气层,位于中间介质基板上表面的主辐射贴片,位于上层介质基板下表面的寄生贴片,带有一对缝隙的地板和位于下层介质基板下表面的一对带有枝节及谐振缝隙的馈电微带线;所述主辐射贴片与介质覆盖的寄生贴片产生谐振,提供宽带和高增益的辐射通带,同时产生通带上边缘的增益零点。本发明采用差分馈电技术,进一步改善天线的辐射特性,并易于实现小型化、集成化设计。本发明提供的天线结构简单,带宽较宽,选择性好,可采用PCB工艺加工,加工成本低,可大规模生产。

    一种带吸型宽带频率选择结构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508017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680246.1

    申请日:2017-0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1/20 H01Q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吸型宽带频率选择结构及其应用。传统的吸波性频率选择结构基于两个或多个二维阵列平面级联的方式,通带窄并且插入损耗大,吸波性能不够优异。本发明采用单金属环吸波周期平面与三维带阻周期结构相结合的方式,搭建出三维宽带吸波性频率选择结构,能够实现通带内低插入损耗,低频宽通带,高频宽吸波带。

    单馈低轮廓背腔双频双线性极化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1183743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0710156822.9

    申请日:2007-11-12

    Inventor: 罗国清 孙玲玲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馈低轮廓背腔双频双线性极化天线。普通双频天线单个辐射单元的性能较低,已有双频背腔天线体积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本发明在介质基片的两面镀有金属层,上金属层蚀刻有用于馈电的微带线和共地共面波导传输线,共面波导传输线的中间金属条带向外延伸,作为微带线。贯穿上金属层、介质基片和下金属层开有排列为长方形的多个金属化通孔,形成腔体,共面波导传输线伸入腔体内。下金属层在对应腔体的区域内蚀刻有两条相互垂直的长条形辐射缝隙。本发明采用普通的PCB工艺制作,制作成本低,可与微带电路无缝集成,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与已有背腔双频天线需要精密的机械加工相比,制造速度快,成本低廉。

    宽带低轮廓背腔集成天线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42607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110024227.6

    申请日:201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带低轮廓背腔集成天线。现有产品体积大、加工成本高。本发明包括介质基片、涂覆在介质基片上表面的环型的金属条带和完整涂覆在介质基片下表面的金属地层、多个电互连单元顺序排列构成的电互连阵列、馈电单元和辐射单元。金属条带、金属地层和电互连阵列围合成腔体结构。构成电互连阵列的任意两个相邻电互连单元之间的占空比大于1。电互连单元为贯穿金属条带、介质基片和金属地层的金属化通孔或金属柱。本发明的宽带低轮廓背腔集成天线工作频带宽,增益高,辐射效率好,体积紧凑结构简单,易于设计加工,成本低廉。

    左右旋圆极化可重构天线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74795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110024223.8

    申请日:201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左右旋圆极化可重构天线。现有产品价格高且工艺复杂。本发明包括介质基片、介质基片上表面涂覆的上金属层和下表面涂覆的下金属层;上金属层开有环型的隔直流缝隙,直流电源的两端分别连接隔直流缝隙两边的上金属层;下金属层开有环型的辐射缝隙,跨辐射缝隙两边的下金属层连接有两个反相偏置的二极管;多个贯穿隔上金属层、介质基片和下金属层的电互连单元顺序排列构成的电互连阵列;由上金属层、下金属层和电互连阵列包围的区域构成腔体,馈电单元伸入该腔体内;贯穿隔直流缝隙包围的上金属层、介质基片和辐射缝隙包围的下金属层的导电元。本发明辐射性能好、增益高、轮廓低,可无缝平面集成,易于设计和加工,成本低廉。

    基于相邻单元微扰的三频段高性能频率选择表面

    公开(公告)号:CN100524941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710156827.1

    申请日:2007-11-12

    Inventor: 罗国清 孙玲玲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相邻单元微扰的三频段高性能频率选择表面。传统频率选择表面选择性低、性能稳定性差、体积大。本发明在介质基片的两面镀有金属层,贯穿整个介质基片开有排列为多组不同大小正方形的金属化通孔,形成多组相邻高频、低频基片集成波导腔体。对应腔体内的上、下金属层蚀刻相同的高频、低频正方环形缝隙;与普通的由两种不同尺寸的周期性贴片或者缝隙构成的双频带频率选择表面相比,由于新结构引入了腔体谐振模式,实现了通带的单边陡降特性,大大提高了通带的选择特性,同时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具有超窄频率间隔的多通带频率选择表面,而且其性能对于入射波的角度和极化性的稳定性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