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检测电路及其检测方法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2393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28526.7

    申请日:2023-1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芯片电路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安全检测电路及其检测方法。其中方法包括:控制模块设置相位比较模块阈值;TDC采样模块对系统电路进行采样,得到采样信号;将采样信号通过相位分析模块进行数据分段处理,得到分段后采样信号;将分段后采样信号通过相位分析模块进行分析得到分析数据;将分析数据通过相位比较模块与相位比较器阈值进行比较,若未超出阈值范围则继续监测;若超出阈值范围则通过预警模块会给控制模块返回一个中断信号,使得系统正常中断,停止系统任务运行。由于注入攻击都会影响电路信号,因此本方法TDC采样模块对系统电路进行采样,可以有效检测到注入攻击然后中断系统工作从而保护电路芯片。

    基于局部模糊光流直方能量图的正面视角步态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7312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42550.7

    申请日:2023-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局部模糊光流直方能量图的正面视角步态识别方法,本发明步骤:采集正面视角步态视频;计算人体下肢区域像素点的运动信息;划分人体下肢区域为多个局部区域,对人体局部区域的步态运动信息进行建模,得到局部模糊光流直方能量图作为步态表示;使用直方图特征学习网络挖掘局部模糊光流直方能量图的内在步态运动特性,并映射到具有判别力的深度特征空间;利用注册步态表示和验证步态表示在深度特征上的差异,实现正面视角步态识别。本发明所提出的人体步态表示具有维度小、鲁棒性强和简单有效的特点;本发明有效实现从直方图特征到深度特征的非线性映射,有助于提升正面视角步态识别的准确率。

    基于高斯混合回归的微架构设计空间探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8312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05989.4

    申请日:2023-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高斯混合回归的微架构设计空间探索方法,采用贝叶斯优化器实现不完全监督学习,能减少数据集的标注成本,利用先验概率加速模型的训练。采用高斯混合回归模型作为代理模型,能同时计算目标值的预测均值和多目标之间的协方差,与其他模型对比,能更好地进行多目标优化。使用贝叶斯信息优化准则来确定最终的高斯分量数量,实现了动态优化高斯分量数量的功能,使模型更好地逼近真实函数。采集函数CEIPV将目标值相结合,在提供不确定性最高的观测点的同时考虑了目标间的平衡问题。通过共轭梯度法实现了在数据集以外选择最优微架构的操作。

    辅助手术的组织辨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5622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898677.1

    申请日:2021-08-05

    Abstract: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一种辅助手术的组织辨识的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目标区域图像,根据所述图像获取图像采集装置的标志点,并根据所述标志点对手术器械进行尖端定位;利用所述标志点跟踪所述手术器械的尖端,获取尖端位置的三维空间坐标;利用组织辨识装置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组织辨识,形成辨识结果;将组织辨识结果与手术器械尖端的三维定位信息结合,将辨识结果用不同颜色的点投影到所述手术器械的尖端。本发明所述的方法,除了对手术器械进行实时跟踪定位之外,还能够将生物电阻抗技术结合,集成在手术器械中,不但在术前可做快速诊断,还能在术中可分辨病变及健康的组织,并结合增强现实技术,给与医生有效辅助。

    基于深度学习点线特征和IMU紧耦合的机器人运动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08293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283858.8

    申请日:2022-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点线特征和IMU紧耦合的机器人运动估计方法,包括:对当前帧图像进行实例分割处理得到动态像素和静态像素;对于静态像素部分,提取预测的重复性单元和稠密描述子并进行线特征提取;获取像素级可重复性图和分块级可重复性图,采用基于可重复性的残差,构造点特征重投影误差函数,从而估计机器人位姿;利用线特征构建线特征重投影误差函数,约束位姿估计;对连续两帧图像之间的IMU数据进行预积分,构造IMU误差函数对位姿的迭代优化;最小化点特征重投影误差函数、线特征重投影误差函数以及IMU误差函数之和来优化所有状态变量,求得准确的机器人位姿信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动态环境中定位精度不高、鲁棒性差等问题。

    辅助手术的组织辨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5622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98677.1

    申请日:2021-08-05

    Abstract: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一种辅助手术的组织辨识的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目标区域图像,根据所述图像获取图像采集装置的标志点,并根据所述标志点对手术器械进行尖端定位;利用所述标志点跟踪所述手术器械的尖端,获取尖端位置的三维空间坐标;利用组织辨识装置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组织辨识,形成辨识结果;将组织辨识结果与手术器械尖端的三维定位信息结合,将辨识结果用不同颜色的点投影到所述手术器械的尖端。本发明所述的方法,除了对手术器械进行实时跟踪定位之外,还能够将生物电阻抗技术结合,集成在手术器械中,不但在术前可做快速诊断,还能在术中可分辨病变及健康的组织,并结合增强现实技术,给与医生有效辅助。

    一种消除阈值电压交叉多路并行输出全波整流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0350810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440256.7

    申请日:2019-05-24

    Inventor: 饶博 刘远 熊晓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阈值电压交叉多路并行输出全波整流电路,在栅极交叉耦合输入电路以及MOS开关输出电路的基础上增加多个MOS管(M5-8)分别对第三MOS管M3和第四MOS管M4进行阈值补偿,保证MOS开关输出电路能够正常无阈值损耗地打开,降低芯片全波整流电路的功耗。多个MOS开关输出电路并行,分别给模拟前端和数字模块供电,避免了模块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栅极交叉耦合输入电路上添加合适的电阻,对全波整流电流进行分压,起到一定的缓冲的作用。

    基于梯度一致性的高分辨率场景多视图立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72638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0538242.0

    申请日:2022-0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梯度一致性的高分辨率场景多视图立体方法,包括:计算原始图像集合的深度图和法向量图,同时处理原始图像集合,得到图像梯度图;计算深度图和法向量图中所有像素点的几何一致性匹配代价,并通过图像梯度图计算控制几何一致性的带有截断的权重大小,计算匹配代价函数,得到初级的深度图和初级的法向量图;使用两种算法计算图像深度梯度并归一化处理两者之间的差值得到梯度一致性部分的匹配代价,计算总匹配代价函数,得到中级的深度图和中级的法向量图;对中级的深度图和中级的法向量图做滤波处理;通过三角插值补全的方式在没有深度值或法向量的像素点插入新的深度值或法向量,得到准确的深度图和准确的法向量图。

    一种基于四阶累积量虚拟阵列的水下目标方位估计方法、系统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90215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72003.4

    申请日:2024-1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四阶累积量虚拟阵列的水下目标方位估计方法、系统及装置,涉及阵列信号处理的技术领域,通过计算天线阵列输出的四阶累积量,消除高斯有色噪声,抗噪能力强,更适用于复杂的水下目标方位估计场景,并且通过与四阶累积量相结合,可以增大天线阵列的阵元数和阵列孔径,得到具有大孔径、高自由度的虚拟阵列,突破了物理阵元数量对估计自由度的限制,提高了可水下目标方位估计的自由度和估计精度。本发明可根据水下目标数量是否已知来选择不同的噪声子空间矩阵计算方法,在水下目标数量未知时,仍然可以实现水下目标方位估计,不需要将水下目标数量作为参数,且求解噪声子空间矩阵的过程不需要特征值分解计算,降低了运算复杂度,节省了运算开支,且通过设计多项式直接解析获得水下目标方位估计结果,相较于空间谱遍历的方式,降低了运算复杂度和运算开支。

    一种非互异性磁性存储单元及其应用、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1711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14134.0

    申请日:2024-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互异性磁性存储单元及其应用、制造方法,磁性存储单元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衬底、缓冲层和磁化层;磁性存储单元一侧的中线位置形成有一个缺口;在磁化层上,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第一磁性隧道结、第二磁性隧道结、第三磁性隧道结和第四磁性隧道结,且缺口位于第二磁性隧道结和第三磁性隧道结之间;第一磁性隧道结和第四磁性隧道结均用于改变磁化层的磁化状态;第二磁性隧道结和第三磁性隧道结均用于读取磁化层的磁化状态。本发明可以减少运行能耗和减小物理体积,可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存储器件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