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荧光识别作用的双层墙壁的微孔自组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38626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374110.5

    申请日:2012-10-0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先进多孔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荧光识别作用的双层墙壁的微孔自组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刚性双羧酸类和刚性氮杂环类有机配体为微孔材料的支撑墙壁,以具有多配位场几何构型的金属离子为中心金属,通过溶剂热自组装生长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双层有机墙壁的微孔自组装材料。所制备的具有双层有机墙壁的微孔自组装材料孔道大小为5~20Å,是三维互通孔道。该微孔自组装材料具有特征荧光,在遇到硝基苯类易爆化合物时荧光减弱并发生明显红移,从而实现识别的目的。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可调控性强、在检验检测硝基苯类易爆化合物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含取代基环己醇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68991A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200610028010.1

    申请日:2006-06-2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属有机化合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含取代基环己醇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在搅拌和加热下,将碱水溶液直接滴加到苯酚类化合物、Ni-Al合金和水溶液中。由于Ni-Al合金和碱水溶液反应,生成氢气。苯酚被体系内生成的氢气还原,生成环己醇类化合物。环己醇类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为原料丰富的石油产品苯酚类的深加工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本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于规模化工业化生产。本发明为在水体系中的还原反应,不使用任何有毒有害的有机溶剂,实为一种绿色化学方法。

    一种吲哚类抗癌药物分子的微反应器串联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98798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803495.4

    申请日:2019-08-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吲哚类抗癌药物分子的微反应器串联合成方法,将反应液1和反应液2混合通入第一微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得到第一流出液,所述第一流出液与反应液3混合通入第二微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得到第二流出液,所述第二流出液与反应液4混合通入第三微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得到最终流出液,将所述最终流出液浓缩分离,即得吲哚类抗癌药物分子,所述反应液1为含5-溴-3-氨基-2-取代(R1)-吡啶的混合溶液,反应液2为取代(R2)苯磺酰氯,反应液3为含双联频哪醇基二硼的混合溶液,反应液4为含5-溴-7-氮杂吲哚衍生物的混合溶液,所述吲哚类抗癌药物分子为苯磺酰胺吡啶联氮杂吲哚类化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反应效率高、副反应少、生产工艺简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