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虑活塞与缸套热变形的裙部润滑特性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86933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76497.1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考虑活塞与缸套热变形的裙部润滑特性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定活塞二阶运动变量初值,开始曲轴转角循环;结合活塞型线计算油膜厚度;计算油膜压力和微凸体接触压力,利用高斯‑勒让德积分得到油膜承载力和微凸体接触力;通过动力学方程计算得到当前时刻连杆对销的力和力矩以及其它力和力矩,对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判段曲轴转角是否满足循环终止条件;判断本次工作循环是否满足收敛条件,若不满足更新二阶运动变量初值进行下一计算循环,若满足计算完成输出结果。本发明克服了爆发压力附近和最小油膜数值较小等特殊条件下计算结果失真和求解不稳定的问题。为对实际柴油机活塞裙部润滑预测及优化设计提供一定支撑。

    一种针对于活塞环槽内气体压力状态的集成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28044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1910938511.0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于活塞环槽内气体压力状态的集成计算方法,通过气室理论求得环槽内气体压力状态分布,而后基于参数化分析,得到影响气体压力的环槽几何参数显著性,且选取最为显著的影响因数作为判定依据。引入Pearson相关系数,建立环槽内气体压力状态与影响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相关系数强度表,取0.6为相关程度分界线,而后逆推得到环槽几何参数的临界值。本发明同时适用于低速二冲程内燃机和中高速四冲程内燃机;集成了现有的两种主流计算方法,利用环槽轴向高度等显著因子有效地结合了简易替代法和传统理论计算方法,发挥了各自的优点,避免现有方法的缺陷。

    一种能够实时监测活塞环-缸套摩擦副边界膜厚度的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7809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78962.0

    申请日:2022-0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实时监测活塞环‑缸套摩擦副边界膜厚度的测量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撑台架上的导轨,导轨上面安装往复运动装置;支撑台架上的止点附近安装带有刻度尺的机械臂支架,机械臂支架上安装带有刻度尺的机械臂,机械臂与原子力显微镜连接,原子探针连接在原子力显微镜的下面;油盒通过弹性固定装置安装在往复运动装置上面;油盒内的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油盒内安装有固定缸套试件的夹具;施加载荷机构安装在支撑台架上,并与位于缸套试件上方的活塞环连接。本发明通过机械臂的控制,能够使得原子力显微镜对缸套上止点某一固定位置上的边界膜进行实时监测,操作简单,且精度较高。

    一种沟槽-凹坑组合式织构的轴向柱塞泵柱塞

    公开(公告)号:CN111237152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010204323.8

    申请日:2020-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沟槽‑凹坑组合式织构的轴向柱塞泵柱塞,包括柱塞本体,所述柱塞本体沿轴线方向上开设有柱塞腔,所述柱塞本体右端有一柱塞球头,所述柱塞球头沿所述柱塞本体轴线开设有阶梯形孔,所述柱塞腔与所述阶梯形孔连通,所述柱塞本体的表面上开设有沟槽‑凹坑组合式织构,环形沟槽织构Ⅰ,正方形凹坑织构,环形沟槽织构Ⅱ,所述环形沟槽织构在所述柱塞本体表面两侧,所述正方形凹坑织构呈两列交替分布。本发明通过在柱塞表面加工沟槽‑凹坑组合式织构,能够提高柱塞摩擦副处的油膜承载力,减小摩擦力和端泄,降低机械损失,提升容积效率,增强流体的挤压效应从而改善润滑特性,对指导柱塞摩擦副的低摩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新型滑油粘度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58265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29025.1

    申请日:2020-04-2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新型滑油粘度测试装置,包括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器、便携式低频小信号光电测量系统及固定底座;所述便携式低频小信号光电测量系统包括光电测量装置、信号发生装置、信号接收装置及报警系统;所述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器放置在固定底座中心位置上,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同一水平面平行的两个刻度尺,所述信号发生装置、信号接收装置分别固定在刻度尺上的相同刻度位置。本发明设计简便,选择合适的制测量装置,本发明的发明理念是将时间测量装置与粘度装置结合,实现了实验时间的自主测量,同时,利用对光学信号的监测代替人眼识别,提高了实验效率和实验精度。

    一种针对于活塞环槽内气体压力状态的集成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28044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938511.0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于活塞环槽内气体压力状态的集成计算方法,通过气室理论求得环槽内气体压力状态分布,而后基于参数化分析,得到影响气体压力的环槽几何参数显著性,且选取最为显著的影响因数作为判定依据。引入Pearson相关系数,建立环槽内气体压力状态与影响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相关系数强度表,取0.6为相关程度分界线,而后逆推得到环槽几何参数的临界值。本发明同时适用于低速二冲程内燃机和中高速四冲程内燃机;集成了现有的两种主流计算方法,利用环槽轴向高度等显著因子有效地结合了简易替代法和传统理论计算方法,发挥了各自的优点,避免现有方法的缺陷。

    一种可连续变化的活塞环整环机械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42156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12368.0

    申请日:2016-0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9/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连续变化的活塞环整环机械加载装置,活塞、加载装置壳体、加载顶杆、连接顶杆,加载装置壳体设置在活塞顶部,加载装置壳体里设置弹簧组件安装孔,弹簧组件安装孔里安装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包括外侧弹簧卡具、内侧弹簧卡具、弹簧,弹簧位于外侧弹簧卡具和内侧弹簧卡具的中空结构里,加载顶杆一端与外侧弹簧卡具相连,另一端与活塞环相接触,加载装置壳体中部伸出螺杆,螺杆上安装调节螺母,连接顶杆的一端连接内侧弹簧卡具,另一端与调节螺母相接触。本发明可对活塞环整环进行加载,既实现了对活塞环周向均匀连续定量加载,同时也保证了活塞环与缸套间的相对的弹性接触。

    一种简支梁式频率可调的动力吸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3629294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52228.4

    申请日:2013-12-0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支梁式频率可调的动力吸振器,包括基座、步进电机、滑块、传动丝杠、金属梁,基座上开有燕尾槽,滑块的下端部为燕尾形结构,滑块的上端部为带有孔的支撑臂,滑块的中部为带有螺纹的通孔,所述的滑块有两个,两个滑块的下端部安装在燕尾槽里,金属梁中部带有集中质量块,金属梁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滑块上端部支撑臂的孔,传动丝杠外壁上对称设置反向螺纹,传动丝杠穿过两个滑块中部的通孔并与两个通孔的螺纹相配合,传动丝杠的第一端连接步进电机。本发明克服了传统螺旋弹簧吸振器易受到安装预紧力的影响。与悬臂式吸振器相比,减少了向外延伸空间的需求。与电磁式和电动式可调谐吸振器相比,电磁泄漏较少。

    燃气轮机滚动轴承动态应力计算方法、装置、介质及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835015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0510337.0

    申请日:2024-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气轮机滚动轴承动态应力计算方法、装置、介质及产品,涉及应力计算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根据燃气轮机滚动轴承所处冲击载荷工况的工况曲线计算燃气轮机滚动轴承受到的冲击加速度,基于冲击加速度计算得到总载荷实际值,以初始的压力分布作为输入,在总载荷实际值的约束下利用油膜厚度方程、雷诺方程、非牛顿流体模型计算压力分布和剪切应力分布,进一步根据压力分布和剪切应力分布计算得到燃气轮机滚动轴承中滚动体与内圈的接触表面及次表面的应力分布,能够在冲击载荷工况下的应力计算过程中考虑轴承润滑情况,从而可准确计算冲击载荷工况下燃气轮机滚动轴承的动态应力。

    燃气轮机滚动轴承动态应力计算方法、装置、介质及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835015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10337.0

    申请日:2024-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气轮机滚动轴承动态应力计算方法、装置、介质及产品,涉及应力计算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根据燃气轮机滚动轴承所处冲击载荷工况的工况曲线计算燃气轮机滚动轴承受到的冲击加速度,基于冲击加速度计算得到总载荷实际值,以初始的压力分布作为输入,在总载荷实际值的约束下利用油膜厚度方程、雷诺方程、非牛顿流体模型计算压力分布和剪切应力分布,进一步根据压力分布和剪切应力分布计算得到燃气轮机滚动轴承中滚动体与内圈的接触表面及次表面的应力分布,能够在冲击载荷工况下的应力计算过程中考虑轴承润滑情况,从而可准确计算冲击载荷工况下燃气轮机滚动轴承的动态应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