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栈式装配结构的水下机器人电子舱

    公开(公告)号:CN103979089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410216126.2

    申请日:2014-05-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机器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微小型水下机器人的栈式装配结构的水下机器人电子舱。栈式装配结构的水下机器人电子舱,由承压壳体组件、电子固定架、电子模块组件三部分组成,承压壳体安装在水下机器人上,内部加工有突台;电子固定架采用不锈钢螺杆、螺母、弹簧垫片将圆形电木板进行固定的方式构成,不锈钢螺杆在前端面板外部有突出,用于与承压壳体内部突台进行端面固定;多个电子模块在电子固定架上采用栈式装配结构,模块电路板法向与承压壳体轴向平行,其中的推进器电机驱动器采用模块化结构,总线形式电气连接。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对栈式结构高度的限制小。布线容易。维修更换方便。模块化设计,互换性好。

    液压驱动式水下应急解脱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78497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195466.1

    申请日:2014-05-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液压驱动式水下应急解脱装置,采用液压油或水作为驱动介质,包括机械本体、信号缆解脱部分、动力缆解脱部分。机械本体提供与水下航行器与水下机械手之间的连接平台。在水下航行器正常作业时,该装置能保证航行器与水下机械手安全可靠连接。当水下航行器-机械手出现严重故障时,如机械手各驱动关节发生严重缠绕或卡死故障或机械手末端执行器被水中缠绕物缠住,常规的容错控制无法满足作业要求必须进行抛载以确保水下航行器的安全。控制系统发出解脱指令,快速实现液压机械手与水下航行器间的脱离,以确保航行器的安全。本发明可实现液压机械手本体、动力缆以及信号缆的水下解脱。

    一种微小型水下机器人电池舱

    公开(公告)号:CN103904263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131630.2

    申请日:2014-04-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小型水下机器人电池舱,主要由承压壳体组件、电池固定架、锂电池组模块三部分组成,承压壳体安装在水下机器人上,电池固定架安装在承压壳体组件内部,锂电池组模块安装在电池固定架上;承压壳体与密封端盖以及接插件密封端盖之间采用O型圈端面密封;电池固定架与接插件密封端盖连接为一体,使锂电池组可以随端盖一起整体拉出承压壳体外部;锂电池组模块采用圆柱体布局且在圆柱体中心安装有铝管,外部用绝缘胶带固定。本发明空间利用率高,所装载的电池体积和重量大,拆装和检修方便,部件轴向位置调整容易。

    一种基于小波能量的自主式水下机器人故障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03432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05681.1

    申请日:2014-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23/0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主式水下机器人故障辨识与容错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小波能量的自主式水下机器人故障辨识方法。本发明包括:采用多层小波分解方法对自主式水下机器人传感器和控制器数据进行分解;采用能量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对原始信号以及小波细节系数和小波逼近系数提取故障特征;采用相关系数方法对自主式水下机器人待测故障信号进行故障辨识。本发明提方法既有效解决了AUV传感器、控制器信号受外部干扰影响,故障辨识精度较低的问题,又利用多层小波分解的多频段特性,获得关于AUV推进器故障的冗余描述,并通过对多频段故障信息同时提取故障特征并组建故障特征矩阵,提高AUV故障辨识精度,为容错控制器提供准确的故障信息。

    一种水下机电解脱装置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897303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210404590.5

    申请日:2012-10-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机电解脱装置,包括动力轴、机械分离机构和电缆拉脱机构;机械分离机构包括凸轮、滚子、芯轴、复位弹簧、支架板、钢珠、挂钩,凸轮与滚子接触,滚子通过销轴与芯轴相连,复位弹簧一端安装在芯轴上、另一端压在支架板上,钢珠的内侧压在芯轴上、外沿卡住挂钩;电缆拉脱机构包括曲柄、连杆、插座板、插座套筒、脱缆套筒、脱缆轴套,曲柄连接连杆,连杆连接插座板,插座板与插座套筒相连,插座套筒可在脱缆套筒里往复滑动,插座套筒端部安装脱缆轴套,脱缆轴套上安装C型环;动力轴分别与凸轮和曲柄相连。本发明解脱装置结构紧凑、分离可靠、应用广泛。

    一种水下机器人多普勒故障随机共振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98205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52832.7

    申请日:2014-09-0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多普勒故障随机共振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包括安装于水下机器人电子舱内的PC104模块化系统、第一通讯模块、随机共振装置、故障特征提取装置以及安装在陆地上的第二通讯模块和检测结果显示装置,PC104模块化系统分别与第一通讯模块、随机共振装置和故障特征提取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故障特征提取装置的输入端与随机共振装置相连,第二通讯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一通讯模块相连,检测结果显示装置与第二通讯模块相连。本发明在抑制水下机器人多普勒传感器信号中所含外部随机干扰的同时,增强故障信号特征,能解决现有传感器故障检测方法受外部干扰和量测噪声影响,多普勒故障漏检问题。

    基于DONOHO阈值的自主式水下机器人外部干扰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48680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323857.7

    申请日:2014-07-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DONOHO阈值的自主式水下机器人外部干扰抑制方法,采用DONOHO阈值方法对自主式水下机器人传感器信号进行处理,对多层小波分解后的各层细节系数进行DONOHO阈值估计,利用估计的DONOHO阈值对细节系数进行软阈值处理,滤除噪声和随机外扰。本发明既有效解决了自主式水下机器人传感器信号受外部干扰影响,外部干扰淹没有用信号细节特征的问题,又解决了受传感器数据精度影响导致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并利用传感器数据和控制量数据之间的高度相关特性,克服了现有方法的过抑制和抑制不足问题,大大提高自主式水下机器人状态传感器信号精度,并最终提高机器人的控制精度。

    一种水下机器人应急释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53560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23248.X

    申请日:2014-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机器人应急释放装置。包括底板、安装在底板上方的立板支架、位于底板下方的压载块,蜗杆安装在左右的立板A之间,传动轴安装在前后的立板B之间,蜗轮安装在传动轴上,并且蜗轮与蜗杆相啮合,挂钩A通过键A与传动轴连接,键A一部分位于挂钩A的内棘轮中,键A另一部分位于传动轴内并且键A的下端安装有弹簧,键A与弹簧能配合挂钩A实现绕传动轴单向转动,挂钩B的上端挂在挂钩A上,挂钩B的另一端伸出底板与压载块连接,压载块通过预紧螺钉实现预紧。本装置既可以实现压载块的可靠释放,又可以在设备正常工作时实现压载块的固定安装。

    一种基于小波近似熵的自主式水下机器人故障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62803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410705684.5

    申请日:2014-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主式水下机器人故障辨识与容错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小波近似熵的自主式水下机器人故障辨识方法。本发明包括:采用多层小波分解方法对自主式水下机器人传感器和控制器数据进行分解;采用近似熵提取方法对步骤(1.2)获得的小波细节系数和小波逼近系数提取故障特征;采用相关系数方法对自主式水下机器人待测故障信号进行故障辨识。本发明方法既有效解决了AUV传感器、控制器信号受外部干扰影响,故障辨识精度较低的问题,又利用多层小波分解的多频段特性,获得关于AUV推进器故障的冗余描述,并通过对多频段故障信息同时提取故障特征并组建故障特征矩阵,提高AUV故障辨识精度,为容错控制器提供准确的故障信息。

    基于粒子群优化单稳态自适应随机共振的自主式水下机器人信号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78768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510054107.9

    申请日:2015-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单稳态自适应随机共振的自主式水下机器人信号处理方法。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单稳态随机共振系统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以实现AUV控制信号和状态信号的自适应随机共振,并提高其随机共振效果,通过随机共振现象最终达到抑制AUV控制信号和状态信号中所含外部随机干扰,增强故障信号特征的目的。本发明解决传统单参数固定步长自适应随机共振方法优于忽略了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结构参数选取缺乏合理的理论依据,以及难以实现最优随机共振效果的问题,经自适应随机共振系统处理后的AUV控制信号和状态信号,抑制了外部干扰且增强了故障信号特征,可用于AUV推进器故障诊断、容错控制等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