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7638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1231688.5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铝合金复合时效的脱溶惯序及脱溶相分布的调控方法,它涉及一种铝合金的调控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改变铝合金热处理工艺调控析出相组成的方法效果不显著的问题。方法:一、称取;二、制备铸锭;三、均匀化、轧制及固溶;四、拉应力时效。本发明用于基于铝合金复合时效的脱溶惯序及脱溶相分布的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5584416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11226695.6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纳米金属间化合物复相强化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强化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铝合金析出相尺寸调控是通过热轧引入缺陷及调整合金的热处理工艺来实现的,但是该方法需要大变形量的热轧来引入位错,且热轧后需要较长时间的时效来达到合金峰值机械性能,耗能较高,耗时较长的问题。纳米金属间化合物复相强化铝合金按质量百分数由Cu、Mg、Mn、Ti和余量Al组成;方法:一、称取;二、铸造;三、均匀化;四、热轧;五、冷轧;六、固溶;七、时效。本发明用于纳米金属间化合物复相强化铝合金及其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558441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26847.2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同时具备高强度和高韧性的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Al‑Cu‑Mg合金热处理工艺中会导致均火过程中产生粗化的T相,加工性能差问题。同时具备高强度和高韧性的铝合金由Cu、Mg、Mn、Ce、Ti和余量Al组成;方法:一、称取;二、铸造;三、热轧;四、固溶;五、预拉伸;六、时效。本发明用于同时具备高强度和高韧性的铝合金及其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3149676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614993.1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C04B35/71 , C04B35/563 , C04B35/622 , C04B35/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两步法烧结原位增韧碳化硼基复相陶瓷的方法,主要解决碳化硼陶瓷的生产成本高,且难以保持高强度与高韧性的问题。包括混料、干燥、成型、烧结四个关键步骤。两步法烧结为热压烧结过程:第一段工艺为1000~1300℃、30~60MPa条件下保温保压0.5~1.5h;第二段在工艺为升温至1600~1800℃,压力不变,保温保压0.5~1.5h。随炉冷却后即制得原位生长板条状晶增韧的碳化硼基复相陶瓷材料。本发明工艺简便,原位合成的板条状增韧相均匀分散且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显微结构均匀,致密度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保持优异硬度抗弯强度的同时可起到显著的增韧效果,非常适合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29234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613843.9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C04B35/563 , C04B35/622 , C04B35/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位反应无压烧结制备碳化硼基复相陶瓷的方法,以碳化硼、过渡金属单质Me、酚醛树脂和分散剂为原料,经球磨混料、加热旋转干燥而得到前驱体粉料;然后将所述前驱体粉料进行造粒、干压成型得到的陶瓷生坯,在氩气保护气体气氛中下以5~20℃/min升温至2100~2300℃,保温时间为0.5~2h,经循环水冷却至室温后即制得原位生长第二相增韧的碳化硼基复相陶瓷。此外,还公开了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产品。本发明工艺简洁,成本低廉,采用无压烧结原位合成的MeB2增韧相弥散均匀分布且与碳化硼基体界面结合良好,显微组织结构均匀,致密度高,具备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适合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41072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01204.3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渗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冷成型复合低温氮化处理的α+β型钛合金及其氮化层形成方法。本发明的氮化层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α+β型钛合金依次进行淬火、冷成型和低温氮化,在α+β型钛合金表面形成氮化层;所述冷成型的累计变形量为10~65%;所述低温氮化的温度为400~600℃。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α+β型钛合金表面形成毫米级超厚氮化层,且硬度梯度可调控,可显著改善合金基体组织的塑韧性及钛合金的耐磨性,提高渗层抗疲劳破坏能力,延长产品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7227398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710411371.2
申请日:2017-06-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水溶液淬火设备。包括强烈淬火效应槽、介质池、泵、流量调节阀以及管路,所述强烈淬火效应槽安装在可调节支架上,通过可调节支架调节强烈淬火效应槽的倾斜度、控制工件在强烈淬火效应槽中冷却的时间,介质池位于强烈淬火效应槽的下方,泵将介质池中的介质通过管路送入强烈淬火效应槽的进口,流量调节阀设置在管路上。本发明是控时控冷却强度的高速淬火的设备,其特点为工艺简单,成本低,淬火强度高,冷却时间和冷却强度可调节。工件表面压应力,可进一步改善疲劳性能,适用于制造齿轮,滚道,轴承圈,弹簧等需要高硬度高强度和高疲劳寿命的零件。
-
公开(公告)号:CN105779859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289488.3
申请日:2016-05-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双稀土掺杂改性耐磨合金铸铁及制备方法。配置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3.1~3.2%、Si:0.9%、Mn:0.6%、Cu:1.0~1.5%、P:0.2~0.4%、B:0.02~0.04%、S:0.0005%及Fe的混合物;在熔炼炉中,将配置的原料在1500~1550℃熔炼,得到铁水;浇包之前加入La:0.01~0.4%、Ce:0.01~0.7%,之后倒入浇包中进行包内孕育,孕育时间为10±2分钟,铁水的出炉温度为1400~1450℃;浇铸得到双稀土掺杂改性耐磨合金铸铁。本发明成本低、耐磨性高,适用于制造汽车、船舶等缸套或者活塞环等摩擦件,并且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1831232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10159093.4
申请日:2010-04-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C09D163/02 , C09D7/12 , C09D5/10 , C09D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防微生物附着稀土复合环氧富锌涂料及制备方法。是由A、B组分和稀土氯化物组成;A组分中的重量比组成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20-32份、鳞片状锌粉10-35份、辅助填料3-5份、第一溶剂15-25份、助剂1-3份;B组分的重量比组成为中性聚酰胺固化剂10-15份、第二溶剂10-20份;稀土氯化物的重量比组成为1-3份。本发明制备的防微生物附着稀土复合环氧富锌涂料具有很好的抗SRB作用、防生物附着、防腐能力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