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花状纳米颗粒流体的内燃机冷却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17142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828368.X

    申请日:2019-09-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分层花状纳米颗粒流体的内燃机冷却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设有所述纳米流体采用分层花状纳米颗粒与水配置而成,其中分层花状纳米颗粒的体积分数为2%-6%,分层花状纳米颗粒粒径大小为11nm-71nm,所述纳米流体中分层花状纳米颗粒采用ZnO纳米颗粒分布在聚苯乙烯微球上,并使得分布在聚苯乙烯微球上的ZnO纳米颗粒生长成为ZnO纳米棒,最终得到“分层花状纳米颗粒”的纳米流体。

    汽车发动机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86126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46527.1

    申请日:2019-0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将汽车工作中产生的废热转换为电能,并储存于蓄电池中的汽车发动机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及方法,设有内部灌注相变微胶囊悬浮液(7)的液体管道(2),液体管道(2)两端封闭,液体管道(2)上设有用于为相变微胶囊悬浮液(7)层流提供动力的液体泵(5),相变微胶囊悬浮液(7)在液体泵(5)的驱动下在液体管道(2)内部循环;多根液体管道(2)紧贴发动机尾气排气管(4)外壁上,并在多根液体管道(2)的外部设置保温层(1);温差发电器(3)的热端紧贴液体管道(2),冷端暴露在环境中,温差发电器(3)的电能输出端与蓄电池(8)相连接。

    固定支架结构
    3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931487U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22342511.5

    申请日:2020-10-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支架结构,包括手柄,手柄的上部为连接固定部,下部为卡线部;连接固定部上设有凸环,凸环的外周面加工有外螺纹,凸环的中央为贯通的第二安装孔;装配时,传感器插装在第二安装孔内,凸环凸环穿过油底壳侧壁,在穿出的部位上采用螺母将手柄拧紧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柄的第二安装孔及螺栓实现对传感器的夹持及固定,同时通过凸起的凸环及螺母实现与油底壳侧壁的固定连接,即手柄同时兼具了传感器的夹持、固定及与油底壳侧壁的固定连接作用,整体架构简单,零部件较少,装配时,仅需将传感器插装固定后,再将手柄及传感器整体穿设在油底壳侧壁并固定即可,装配工艺简单。

    传感器电路板支架
    3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783713U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20752824.5

    申请日:2020-05-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感器电路板支架,支架本体内插装电路板及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密封结构密封固定于支架本体内;电路板通过输入信号线分别与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连接,通过输出信号线与车载ECU连接;工作时,电路板接收来自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处理后,通过同一输出线束输出。本实用新型将检测曲轴箱内外压差信号的压力传感器与润滑油液位传感器的电路板集成于同一个支架本体内,节省了压力传感器的安装空间,降低了对整机内部的空间要求,同时减少了在整机内部相应部位的安装位以及与之匹配的密封结构等设计环节和结构改进,降低了设计、生产及零部件成本,也降低了整机内部部件出现的刚度、强度退化的可能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燃料电池双极板
    3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385286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2921340.0

    申请日:2022-11-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极板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板或阳极板均设有圆形基板,圆形基板外侧均匀设有至少5个气体入口,圆形基板中央设有气体出口,所述圆形基板上设有交替排列的螺旋辐射凸脊和螺旋辐射凹槽,凸脊和凹槽分别沿半径方向由圆形基板中央向圆形基板周向辐射,凸脊的中间有凹槽流道,凹槽流道连通相邻的两个凹槽,凹槽流道的深度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促进流场内气体压强均匀分布、促进阴极侧水分排出、提高电池性能和稳定性。

    侧置式传感器支架
    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403710U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20454957.9

    申请日:2021-03-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置式传感器支架,支座一侧设置电路板壳体,电路板壳体内具有电路板槽;支座与电路板壳体相对的另一侧设置竖管,竖管与电路板槽之间开设有贯通的信号线通道;装配时,支座固定在油底壳侧壁,电路板壳体位于油底壳外侧,竖管位于油底壳内部。本实用新型将润滑油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油底壳侧壁上,对基准液位、对比液位分别进行监测,避免受到沉积于油底壳底部的水分、杂质的干扰,保证了监测精度,提高了监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本发明安装于油底壳侧壁,避免了对油底壳进行结构改进,进而避免了由于结构改进带来的不便及困难。

    润滑油液位传感器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904290U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20751987.1

    申请日:2020-05-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润滑油液位传感器,支座的上、下表面分别竖立有上筒、下筒,上筒、下筒内分别插装有上传感组件、下传感组件,形成双向延伸的测量结构;上传感组件、下传感组件包含外管、内管、外堵头、内堵头;内管插装于外管中央,外堵头、内堵头分别插装于内管的两端部;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第一油腔,第一油腔通过进油通道与外部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向延伸的测量结构,安装于油底壳的中部,避免受到沉积于油底壳底部的水分、杂质的干扰,保证了监测精度,提高了监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油底壳内的稳油挡板上,避免了对油底壳进行结构改进,进而避免了由于结构改进带来的不便及困难。(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