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01952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11021155.2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F41F1/00
Abstract: 一种水下均压排气发射实验装置。在水下均压排气发射实验装置中由于航行体的运动轨迹给定,导致较难研究其自由排气运动的情况。本发明中航行体和推动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发射筒内,航行体在推动器的推动下作出射出发射筒的动作,航行体包括头盖和柱身,头盖可拆卸连接在柱身的顶部,柱身的顶部沿其圆周方向加工有排气孔,柱身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底孔,双头活塞竖直设置在柱身内,双头活塞的上端贴紧在排气孔上,双头活塞的下端设置在柱身的底部,密封环套装在柱身的排气孔外。本发明用于航行体水下发射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3216082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23705.1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均匀弹性堤岸防飞溅装置,其解决了堤岸防护设备中存在波浪冲击堤岸时易产生飞溅的技术问题,其设有挡板、弹簧系统和抑浪板,挡板在静水状态下与堤岸留有一定距离的竖直放置在水中,挡板顶部高度大于等于堤岸高度,挡板在静水状态下的浸没部分与水底留有空隙,挡板上端设有透水槽,透水槽位于静水面以上,抑浪板安装在挡板的迎浪面;弹簧系统连接挡板和堤岸,弹簧系统弹性系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减。本发明可广泛应于堤岸防护,防止波浪冲击堤岸产生飞溅,保护堤岸人员和货物安全,结构简单,易于模块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81678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21162.2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一种航行体入水实验发射装置及其实现连续释放的方法。大型异形物体因体积大,入水速度较低,较难利用现有设备精准地实验研究入水过程。本发明中的装置包括底座、主弹簧、移动座、触发拨杆、弹性释放夹和至少一根光轴,至少一根光轴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移动座套装在光轴上,移动座沿光轴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底座的一端与移动座之间设置有主弹簧,触发拨杆靠近底座的另一端设置,弹性释放夹设置在移动座上,航行体夹持在弹性释放夹上,弹性释放夹与触发拨杆相配合作出释放航行体的动作;本发明还利用航行体入水实验发射装置实现了航行体连续释放方法。本发明用于大型异形物体的入水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41334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345507.0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内孤立波作用力测量方法,包括:S1通过第一连杆上的第一测力计测量内孤立波对其施加的第一作用力F1′,第一连杆沿Z轴方向与水下目标的质心固定连接;S2通过第二连杆上的第二测力计测量内孤立波对其施加的第二作用力F2′,第二连杆沿θ角方向与水下目标质心固定连接,θ角方向为在XZ平面内与Z轴夹角为θ的方向;S3基于第一作用力F1′及第二作用力F2′的测量结果、确定水下目标质心受到的内孤立波对其施加的沿X轴方向的作用力FX,F1′和FX在第二连杆所在方向的分量与F2′平衡。本申请有效减小了复杂的多连杆测力结构因连接点数量过多而造成误差大的问题,且无需高精度的多分力传感器,具有结构精简、成本低、测量结果更精准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08421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26260.0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参数协同优化的自适应液压PTO波浪能发电系统,包括液压蓄释能PTO单元、液压马达、直流发电机、检测单元、寻优单元及控制单元;液压蓄释能PTO单元包括浮子、液压缸及蓄能单元,其中蓄能单元包括两个蓄能器,液压马达利用蓄能器释放的压力势能驱动直流发电机发电;检测单元用于获取浮子的实时运动数据以及蓄能器的实时压强数据;寻优单元使用功率‑平稳性联合最优目标函数搜索得到波浪能发电系统的多参数组合的最优值,控制单元基于多参数组合的最优值调整液压马达的排量和直流发电机的负载电阻,以及切换各个蓄能器的蓄能、释能过程。本申请提供的发电系统能够自适应地在保证发电平稳性的同时实现发电功率的最优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872304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40421.9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船用助推‑发电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主轴、若干个圆弧形叶片、发电机及驱动电机;所述主轴与船只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若干个圆弧形叶片的叶片轴均与所述主轴平行,并围绕所述主轴等间隔地分布;所述若干个圆弧形叶片可以通过绕其各自的叶片轴旋转以围成完整的圆筒,以及可以通过绕其各自的叶片轴旋转以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机的转轴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圆筒绕所述主轴转动。本申请提供的船用助推‑发电装置能够在风力助推形态与发电形态之间灵活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835833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65296.8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B60J5/04 , B60R21/01 , B60R21/00 , B60R16/02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轴装置、车门逃生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一种转轴装置安装于车辆的车门上,包括第一转轴部和第二转轴部,第一转轴部沿竖直方向安装在车门的端部,第二转轴部安装在车门的中部且第一转轴部的轴线与第二转轴部的轴线相互平行,在任意时刻,第一转轴部和第二转轴部有且仅有一个处于第一状态,第一状态为与车体转动连接。本申请中通过第一转轴部和第二转轴部的设置,在车辆落水时,第二转轴部两侧所受的水压相同,力矩相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车门的转动惯量和惯性矩,人员在车内提供推力即可打开。
-
公开(公告)号:CN11816754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160887.4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垂直轴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形的翼及包括该翼的风能‑海流能发电装置。该翼包括主翼,主翼的翼剖面具有翼型轮廓线,翼型轮廓线从前缘延伸到后缘并形成抽吸侧和压力侧,其特征在于:翼还包括前缘板和与前缘板连接的伸缩机构,前缘板和伸缩机构安装于主翼内部的前缘位置,前缘板可在伸缩机构作用下沿主翼的弦长方向伸出或收回主翼。前缘板可以产生对转涡带,抑制主翼前缘的附近的流动分离,可显著改善主翼前缘的涡流结构,从而极大提高翼在海流能中的发电效率,从而使得极端天气的发电装置可继续利用海流能高效率发电,同时还可保证在自启动困难的条件下继续获取风能,具有结构简单、获能效率高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798906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68177.6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垂直轴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能‑潮流能互补发电的翼及包括该翼的发电装置。翼包括主翼,主翼具有流体力学的轮廓,轮廓从前缘延伸到后缘并形成抽吸侧和压力侧,还包括副翼和第一变形机构,副翼安装于主翼外周的后缘位置,副翼可在第一变形机构作用下相对主翼转动以调整翼型;翼具有第一翼型和第二翼型,第一变形机构可实现第一翼型与第二翼型的切换,当翼处于第一翼型时,主翼与副翼贴合形成流线型;当翼处于第二翼型时,翼的外轮廓线变为非流线型。本申请中的第一翼型可提高风能的获能效率,第二翼型可提高海流能的获能效率,使得发电装置通过设置该翼,可选择性地利用风能或海流能发电,实现能源的充分利用,提高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38525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69370.8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实海况波浪载荷的波浪能发电装置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实海况波浪载荷数据选择波浪能发电装置的运动‑功率响应耦合模型;使用所述运动‑功率响应耦合模型计算波浪能发电装置在实海况下的控制参数组合的最优值;基于实海况波浪载荷数据及控制参数组合的最优值对应的浮子单元的运动响应确定对PTO单元及发电单元的控制策略,所述控制策略包括自适应变阻尼控制策略和自保护变阻尼控制策略。本申请提供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能够基于实海况波浪载荷选择最佳的控制策略对波浪能发电装置进行控制。
-
-
-
-
-
-
-
-
-